杨晓敏《锻造文字的筋骨》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一位小小说作家,写出一篇好作品不难,难的是摇曳生花妙笔,在各个时期都留下“雪泥鸿爪”。刘建超数度获奖,一路走来,把自己的写作步伐,迈得坚实而稳重。除了天赋之外,更多的是勤奋。细究起来,刘氏笔下的主人公,大都具有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为社会、家庭和责任勇于担当,即使是市井人物,也多是疾恶如仇、侠肝义胆的角色。这种挟带着人性、尊严、道义的永恒题材,所营造出来的艺术氛围,本身就契合着读者的阅读期待。

试看作者的成名作《将军》中“哥”的形象塑造:因当兵政审不合格,进工厂又逢企业破产,这位心怀憧憬的少年,15年后却当上了爸爸。“哥给女儿起了个响亮的名字:上将。”然而造化弄人,命运不相信眼泪。女儿因车祸丧生,妻子坠楼残疾。当厄运接踵而来,饱受磨难的“哥”,对生活愤而不怨,处之泰然,坚持以积极的心态,主宰着自己的人生。

雄心未泯,豪气如昨,真乃是三军可夺其帅,匹夫不可夺其志的典型写照。如此沉郁、硬朗的文风,时运多舛而血性内敛的人物,岂不令人荡气回肠?读这样的文字,所受到的心灵熏陶,会让有关空泛抒情的励志格言相形见绌。常有人问我,当代小小说的传世经典篇都有哪些?我想,无论如何,《将军》是应该名列前十的吧。

当过兵的刘建超,有着浓郁的军人情结,每每在笔下,流露出对于军营生活的深切眷恋。《老兵》《海边,有一位老人》《被子》《将军树》《将军印》等,主人公身上都激荡着凛然的忠勇献身精神。通过感人肺腑的故事,鲜活的细节,剔尽一切矫揉造作之态,彰显着中华民族精英团队的浩然正气。

刘建超长期执着于“洛阳老街”题材的经营,“老街”系列小小说既有历史的厚度,又融进和散透出浓烈的地方文化气息;“老街”的人物既有鲜明的个性,又有能概括进时代变迁和人性善恶的厚重底蕴。在故事叙述和人物描写的过程中,其小小说情节的叙述方式和小小说人物的塑造方法鲜明地形成了“刘氏风格”。他选择、提炼的“老街人物”既有抓人眼球的传奇感,又有入情入理的真实性,让人物的个性和命运承载着时代的意蕴和人性的内涵。

刘建超的小小说创作,大多写得文风硬朗和个性张扬,也比较注意诸如伏笔、照应、留白等小小说的写作技巧。用质朴的素材让人心动而沉醉,用白描使语言趋于流畅,用纯客观的叙述与描写让你咀嚼与体味,而作者的主观意向在这些篇什中被深深地藏了起来,达到了一个较高的境界。另外一点也需要我们注意,就是这些作品的指向。因为作者不动声色的描述基本上是很生活化的,作者并不表达自己的主观好恶,你甚至不知道作者要“表达什么”,因而这些作品便滋生着趣味性。

开掘深层次的生活内涵,聚焦特定环境中的人物个性,凸现其人格魅力,是刘建超作品的一大亮点。小小说在有限的篇幅里,极难写得大气磅礴,头角峥嵘。尤其塑造时代人物,不易把握的,其实也是一个“度”数。稍一过,便概念化了。然而支撑小小说文体,却非得有此文字筋骨才行。如果小小说只能写生活浪花、人物素描和幽默讽刺之类的小品,无形中就缺乏了文学作品应有的厚重感和使命感,那么,小小说文体和专事小小说写作的作家们,还能从真正意义上“立”起来吗?刘建超的小小说创作秉承现实主义的传统写作道路,在直面人生的同时,有着苦心孤诣的艺术追求。在成千上万的小小说写作者中,精心构建出属于自己的文学世界。其作品构思缜密,多有神来之笔,体现着难能可贵的开拓精神。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