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二子说
名二子说
【原文】
轮、辐、盖、轸[218],皆有职乎车,而轼[219]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220]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221],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222]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223]辙者,善[224]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
【注释】
[218]轸(zhěn):车箱底部后面的横木;一说为车箱底部四周的横木。
[219]轼:设在车箱前面供人凭倚的横木。
[220]外饰:粉饰外表。
[221]辙:车轮碾过的痕迹,也指车行的一定路线。
[222]与:通“预”,干预,参预。
[223]是:指示代词,这个。
[224]善:副词。好好地。
【译文】
车轮、车辐、车盖、车轸,在车上都各有职能,而车轼,唯独好像是没有用处的。虽然这样,如果去掉轼,那么我们看见的就不是一辆完整的车了。轼啊,我担心的是你不会掩饰自己的内心。天下的路没有不从辙上碾过的,而谈到车子的功劳,辙从来不参与。虽然这样,遇到车翻马死的灾难,祸患也从来波及不到辙。这辙啊,是善于处在祸福之间的。辙啊,我知道你是可以免于灾祸的。
【解析】
庆历六年(1046),苏洵赴京赶考落榜,由此对科举失去了信心,转而把希望寄托在两个儿子身上。第二年返乡后,苏洵写了一篇寄寓深重的《名二子说》。当时,苏轼十一岁,苏辙八岁。本文说明了苏洵为二子取名的缘由,揭示了取名的内涵所在。
苏轼性格外露开朗,容易招惹是非,因此担心他不善于粉饰自己而遭受迫害,勉励他处事谨慎;苏辙沉稳大气,善于处世,因此预知他能够免于大灾大难,终保其身。
正所谓“知子莫若父”,结合后来苏轼和苏辙的兄弟俩的命运来看,苏洵对两个儿子的“判词”可谓异常精准。本文短小而不失意蕴,饱含了苏洵对两个儿子前途和命运的期望及担忧。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