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景华
这一个心跳的日子终于来临!
你夜的叹息似的渐近的足音
我听得清不是林叶和夜风私语,
麋鹿驰过苔径的细碎的蹄声!
告诉我,用你银铃的歌声告诉我,
你是不是预言中的年轻的神?
你一定来自那温郁的南方
告诉我那儿的月色,那儿的日光,
告诉我春风是怎样吹开百花,
燕子是怎样痴恋着绿杨。
我将合眼睡在你如梦的歌声里,
那温暖我似乎记得,又似乎遗忘。
请停下,停下你疲劳的奔波,
进来,这儿有虎皮的褥你坐!
让我烧起每一个秋天拾来的落叶,
听我低低地唱起我自己的歌。
那歌声将火光一样沉郁又高扬,
火光一样将我的一生诉说。
不要前行!前面是无边的森林,
古老的树现着野兽身上的斑纹,
半生半死的藤蟒一样交缠着,
密叶里漏不下一颗星星。
你将怯怯地不敢放下第二步,
当你听见了第一步空寥的回声。
一定要走吗?请等我和你同行!
我的脚知道每一条平安的路径,
我可以不停地唱着忘倦的歌,
再给你,再给你手的温存。
当夜的浓黑遮断了我们,
你可以不转眼地望着我的眼睛。
我激动的歌声你竟不听,
你的脚竟不为我的颤抖暂停!
象静穆的微风飘过这黄昏里,
消失了,消失了你骄傲的足音!
呵,你终于如预言中所说的无语而来,
无语而去了吗,年轻的神?
何其芳
《预言》是何其芳第一部诗集《预言》中的第一首诗,写于1931年,当时诗人正在北京大学学习。
何其芳多次谈到他受法国象征主义的影响,《预言》便是用象征手法创作的诗篇。“通篇都是象征,交织着瓦雷里长诗《年青的命运之神》的典故,迷离恍惚,闪烁不定,一片朦胧”。(蓝棣之:《现代派诗选·前言》)
全诗共六段,第一段从声音展开想象,诗人将他的朦胧的希望和理想塑造成一个动人的、美丽的“年轻的神”的形象。年轻的神象征着爱情、理想。诗的意境虽然是朦胧的,但不晦涩。看,那年轻的神的细碎的蹄声、银铃的歌声、叹息似的足音等虽然朦胧,却给人以华美含蓄的艺术感受。诗人借助象征性的“年轻的神”表达了他真挚热烈的情感。
“年轻的神”是一个象征,它并非存在于生活之中,而是虚无缥缈的想象物。第二段通过梦境写出诗人处于寂寞、孤独的境遇,对于幻想的美好的梦的追求。《预言》意象的指向主要是诗人的寂寞和梦幻。这种指向在这段里明显地体现出来,尽管诗人懂得春风怎样吹开百花,燕子怎样痴恋着绿扬,仍然要向“年轻的神”发问,诗人深深懂得现实生活中这些美好的东西都是虚无的,所以诗人唱到“我将合眼睡在你如梦的歌声里,那温暖我似乎记得,又似乎遗忘”。
第三段写诗人对“年轻的神”的隆重的接待。不仅为它准备有虎皮的褥,还为它烧起每一个秋天拾来的落叶,同时还为它唱起动听的、诉说自己一生的沉郁而又高扬的歌。这里写出了诗人对它全神贯注的期待。
在对它隆重的接待后,第四段诗人又对她恳切地挽留。劝她不要前行,因为前面是无边的森林。半生半死的藤蟒一样交缠着,密叶里漏不下一颗星星。诗人不愿让它步入可怕的境界,因而挽留她,从中可看出诗人对她的一往深情。
这种一往深情在第五段中表达得更为深挚,诗人唱到“一定要走吗?请等我和你同行!”诗人为它不停地唱着忘倦的歌,还再给他“手的温存。”最后诗人又推心置腹地向她倾诉:“当夜的浓黑遮住了我们,你可以不转眼地望着我的眼睛。”
但是,这“年轻的神”,只是诗人的虚幻的心象,并非眼前出现的实景,因而具有惆怅之情,最后一段就是写这种惆怅之情的。这段透露出诗人的短暂的欢乐之后的失望与寂寥,竟“无语而来”又“无语而去”,诗人失望了,“我激动的歌声你竟不听,你的脚竟不为我的颤抖暂停”,诗人的惆怅之情由此可见。
《预言》具有秾丽、繁密的意象。“古诗之妙,专求意象”,(明代胡应麟:《诗薮》)可见意象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作用。现代派诗用意象来暗示,以简洁追求丰富,以有限追求无限。境界朦胧。《预言》中的意象大多为自然(包括植物、动物、天体等)意象,如麋鹿、月色、春风、落叶、森林、微风、足音、蹄声、歌声等。诗中所出现的意象都是感情化了的,如“你夜的叹息似的渐近的足音”,诗人用带感情的字眼“叹息似的”将不表情的意象“足音”感情化了。这样就使“足音”这个听觉意象感情化了。
《预言》的意象的指向主要是诗人的寂寞和梦幻。这首诗中的“我将合眼睡在你如梦的歌声里”一句,是处于寂寞、孤独的境遇对幻想的美好的梦的追求。“寂寞”是《预言》中反复出现的字眼,诗人曾说过“我时常用寂寞这字眼,我太熟悉它所代表的那种意味、那种境界和那些东西了。”(何其芳:《一个平常的故事》)这首诗的最后一段,虽然没有“寂寞”字眼出现,却有“寂寞”的意境。“年轻的神”、“无语而来”又“无语而去”,竟使“我激动的歌声你竟不听,你的脚竟不为我的颤抖暂停。”表现了诗人的惆怅、失望、寂寞之情。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