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惠连《雪赋(节选)》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谢惠连:雪赋(节选)

谢惠连

相如于是避席而起,逡巡而揖。曰:臣闻雪宫建于东国,雪山峙于西域。岐昌发咏于来思,姬满申歌于黄竹。曹风以麻衣比色,楚谣以幽兰俪曲。盈尺则呈瑞于丰年,袤丈则表沴于阴德。雪之时义远矣哉!请言其始。

若乃玄律穷,严气升,焦溪涸,汤谷凝,火井灭,温良冰,沸潭无涌,炎风不兴。北户墐扉,裸壤垂缯。于是河海生云,朔漠飞沙。连氛累霭,掩日韬霞。霰淅沥而先集,雪纷糅而遂多。

其为状也,散漫交错,氛氲萧索。蔼蔼浮浮,瀌瀌弈弈。联翩飞洒,绯徊委积。始缘甍而冒栋,终开帘而入隙。初便娟于墀庑,末萦盈于帷席。既因方而为珪,亦遇圆而成璧。眄隰则万顷同缟,瞻山则千岩俱白。于是台如重璧,逵似连璐;庭列瑶阶,林挺琼树;皓鹤夺鲜,白鹇失素;纨袖惭冶,玉颜掩姱。

若乃积素未亏,白日朝鲜,烂兮若烛龙,衔耀照昆山。尔其流滴垂冰,缘霤承隅,粲兮若冯夷,剖蚌列明珠。至夫缤纷繁鹜之貌,皓皔皦絜之仪,回散萦积之势,飞聚凝曜之奇,固展转而无穷,嗟难得而备知。

若乃申娱玩之无已,夜幽静而多怀。风触楹而转响,月承幌而通晖。酌湘吴之醇酎,御狐貉之兼衣。对庭鹍之双舞,瞻云雁之孤飞。践霜雪之交积,怜枝叶之相违。驰遥思于千里,愿接手而同归。

这篇清美鲜丽的咏雪名作,采用汉人假设客主陈说事物的方法,虚构出梁孝王与文士赏雪兔园,命司马相如赋雪故事,从而展开对雪的种种描写。这里节选的,是全文最精彩的部分。

假托中的相如赋雪,发端就扣住题意,铺陈与雪有关的典故及大雪的深远涵义。然后渐次展现雪从酝酿、飘洒到积聚的种种图景,以多变的笔法,把飞雪的万千仪态、雪景的奇异多姿、雪中世界的素光炫耀写得逼真欲现,美不胜收。

其一是上下相映之美。大雪酝酿之际,溪流干涸,汤谷水凝,火井火焰不生,温泉水滴成冰。大地千里冰封,空中则阴云密布,飞沙弥漫,氛霭迭起。天上地下自然景物的各种变化,交织成大雪产生前的特有图景,令人强烈感受到大雪欲降之时的自然氛围。大雪终于飘然而下,从空中洒向大地。此刻,空中白雪飞舞,漫天皆白;大地则经雪妆点,银装素裹。天上人间,同此一色。作者借视角的俯仰变化,使上下相映成趣,构成一幅奇特清美的绝妙图景。

其二是动静变化之美。文中描写雪景,由动及静,富于变化。“散漫交错”十句,极力铺写飞雪婀娜多姿的动态。雪花纷纷扬扬,联翩飞洒,时而氛氛氲氲,时而散散落落,起初沿着屋脊覆盖栋梁,继而透过帘幕进入室内。飞雪的千姿百态和浩大动势,经体物入微的描写,历历如在目前。接着由动及静,再现雪后大地晶莹而静谧、端庄而纯洁的景象。白雪覆盖下的山林、阡陌、台榭、林木,似白玉,似素绢,广袤、壮丽之中显得那样悄然,那样静谧,静得令人感到高洁、淡泊和空灵。如此动静相间地描摹雪景,既使读者对大雪从飘洒到积聚的过程获得具体的感受,又引导读者开拓视野,展开联想,在或浩大飞动,或壮丽静谧的雪景中获得审美享受。

其三是远近交织之美。作者笔下,诸般景物纷至沓来,依次展现,既各尽其美,又有层次的远近变化。“万顷同缟”、“千岩俱白”是极目眺望中的远景,“万顷”、“千岩”极言雪后大地“白”的宏阔。“于是台如重璧”以下是近景,那洁白如玉的台、逵(路)、阶、树,尤如巨幅画卷中的一个个精彩细部,点缀于广阔的白雪世界中。笔墨由远及近,把远近景物编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富有纵深感和层次感的全景图。

其四是色彩对比之美。本文描摹雪景,以素白为画面的主色调,但作者又不囿于静态的素白,而是用红日炫耀加以衬托。旭日东升,阳光灿烂,尤如巨龙衔烛而照。白雪在鲜红的朝阳照耀下,呈现光彩夺目的一片鲜艳。画面色彩冷暖相间,在色彩对比中,整个境界更觉洁白、通明,这是文中又一处精彩的奇笔。

其五是虚实相间之美。作者赋咏雪景,不仅骋目八方,而且思接千里,文中既实写雪的风采,又展开联想,由雪及人,构想出雪天对人的生活和情绪的影响。风雪之夜,明月高悬,人们穿重裘,饮美酒,观鹍鸡舞于庭中,望孤雁飞向远方,他们踏着积雪,不由遥望思念起远方的亲友。这里,雪是实景,而人们的活动和情思则是作者缘景而生的联想,它包含着作者的生活情趣和心理体验。如此由实而虚、虚实相间的描写,使雪景不仅只是人们的认识对象,而且也是联系着某种人的思想感情的审美对象,从而更能唤起读者审美经验中的种种联想,去体察其中的深邃意境。

统观全文,绘景手法多变,语言清新流畅,而无气势阻塞之病,《文选》孙批称此赋已“脱尽前人浓重之气”,诚属的评。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