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石钟山记
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渊,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然,余固笑而不信也。至其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宵间;又有若老人颏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声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这是一篇令人折服的考辨文字,一篇引人入胜的游记,也是一篇发人深省的哲理篇章。
首先,它是一篇令人折服的考辨文字。石钟山,座落在江西省湖口县,位于著名的鄱阳湖的东岸。它为什么名为“石钟”?有心人不免要在脑子里打一个问号。北魏地理学家、旅行家郦道元在其《水经注》中就曾有过记载,苏轼引他的话说:“下临深渊,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以为这就是“石钟”之名的由来。唐人李渤,任江州刺史时,曾到石钟山进行考察试验,他从山南、山北各选一块声石头敲击,山南的石头声音浑厚而模糊,山北的石头声音清脆悦耳,余音袅袅,认为这就是“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所在,并写了一篇《辨石钟山记》。后人对郦道元、李渤的说法有怀疑,善于思考的苏轼更存疑窦。他曾把钟磬放到水里,即使有大风大浪也发不出声音,以此证明郦道元“水石相搏,声如洪钟”之说语焉不详。而对于李渤的说法,他认为击石出声,乃是常理,为什么惟有此山名之为“石钟山”呢?为解开石钟山之谜,苏轼趁到河南临汝县并送儿子苏迈经过湖口县之机,亲自去石钟山进行实地考察。明月之夜,他与儿子乘一小船,来到绝壁之下,不畏艰险,细心探究,终于发现,这里山石林立,水势湍急,尤其是石头多空洞,“与风水相吞吐”,因而发出钟鼓齐鸣一样的声响,终于揭开了千古之谜,弄清了“石钟山”得名的真正原因。
其次,它还是一篇引人入胜的游记。石钟山,本不象“五岳”那样著名,对游客的吸引力并不大。然而,由于对山名的探究,作者在考察中发现了石钟山美的价值。他把出游时间安排在晚上,月光之下,只见山石林立,大者“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夜栖的鹳鹤,听到人声,从巢中惊鸣飞起,上冲云霄。它那种象是老人咳而且笑的鸣声,令人怦然心动,不敢久留。此刻忽听有“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有窾坎镗鞳之声”。通过这些生动形象的语言,将月光朦胧之下的视觉、听觉形象和内心感受一一描绘出来,勾绘出一个清冷森然的境界。而这多少有些恐怖神秘之感的山水夜景,又是最容易吸引游客的。在这段写景文字中,作者笔墨极为清峻。写山石之状,谓之“如猛兽奇鬼,森然如搏人”,写栖鹘惊鸣高飞,则用“磔磔云霄间”形容之;写鹳鹤鸣叫,则喻为“有若老人颏且笑于山谷中”;写两种不同的水声,则以“噌吰如钟鼓不绝”,“窾坎镗鞳”描绘,又补上一句“如乐作焉”,以突出水声交杂。所有这些山形、水声、鸟鸣等景物,都在作者的生花妙笔点染下,栩栩如生绘声绘色,生动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油然而生向往之情。
再次,它还是一篇发人深省的哲理篇章。通过对石钟山的实地考察,作者得出的结论与郦道元、李渤截然不同,郦道元的说法虽然基本正确,但由于他未能实地考察,所以说得不详细,留下了令人怀疑的空白;李渤虽然实地考察,但因为考察的不深入不仔细,得出的结论简单可笑。在这些议论中,作者说明了一个道理:“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强调指出,要认识客观事物,必须深入实际,而且必须实实在在地深入,掌握第一手材料,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仅凭主观臆断,或者浅尝辄止,是不能认清客观事物真面目的,一篇游记,能生动地描绘出景观之美已经是难得的了,再深入一步进行考察,得出科学结论,并总结出具有深刻哲理的论断,便更是难能可贵的了。正是这个缘故,这篇《石钟山记》才成为千古传诵不绝的名篇佳作。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