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患当明理顺受》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忧患当明理顺受①

【原典】

人生世间,自有知识②以来,即有忧患不如意事。小儿叫号,皆其意有不平。自幼至少,自壮至老,如意之事常少,不如意之事常多。虽大富贵之人,天下之所仰羡以为神仙,而其不如意处,各自有之,与贫贱人无异,特③所忧虑之事异耳,故谓之缺陷世界。以人生世间无足心满意者,能达此理而顺受之,则可少④安矣。

【注释】

①忧患当明理顺受:事详《袁氏世范》中卷。原题为“忧患顺受则少安”。②知识:指辨识事物的能力。③特:只不过。④少:同“稍”,稍微。

【译文】

人自打出生来到人世,只要有了意识智慧,就有了忧虑和不如意的事情。小孩叫嚣哭喊,就是因为感到不如意。从幼年到少年,从壮年到老年,如意的事情总是很少,不如意的事情总是很多。即使是大富大贵之人,天下人仰慕他们,像对待神仙一样,可是不如意的事一样有,与贫贱的人没有什么两样,只不过所忧虑的事情不同罢了,所以说世界本就是有缺陷的。人生在世不可能事事心满意足,如果能够理解这个道理,并能坦然接受,那么就可以心安了。

【延伸阅读】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讲信用的时代,又是一个欺骗的时代;这是一个光明的时代,又是一个黑暗的时代。”若干年前狄更斯在《双城记》中说的一段话,至今仍然能引发巨大的共鸣,可见人们对于世界乃至于自身,实在是充满着爱恨交织的复杂心情。这个世界是美好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充满了诗意;这个世界又是残酷的,“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弥漫着雾霾。在中国人的观念中,万事都是好坏二分的,正如钱币的两面,相辅相成。“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老子》)所谓缺陷的世界,好中有坏,坏中有好,不存在完美无缺的东西。现实大抵就是如此,现状大抵也是如此。在一个原本就不完美的世界中,硬是要去追寻完美的话,必然是徒劳无功的悲剧。达观的人能够看淡,而拘谨的人却放不开,所以前者知足常乐,后者总是郁郁寡欢。“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这是北京潭柘寺的弥勒佛两边的楹联。佛之为佛,在于佛跳出了凡俗的人世,从一种至高的角度,俯视芸芸众生。佛的超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拥有极为宏大的参照系,而凡人的渺小正在于始终跳不出狭小的名利场。所以借佛道劝世,无非是教人变换思考的坐标,从新的角度来审视自己,以便幡然醒悟。很多佛道度人的故事,都是这样的模式。不过看淡世事固然好,若一旦看破红尘,想必不是很多人的初衷。处在缺陷的世界,我们该何去何从?孔子说:“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中庸》)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