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根《元史》中国名著简介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 吴志根

《元史》二百一十卷,明朝宋濂、王祎等撰,是一部按本纪、志、表、列传的体例编纂的纪传体史书。它比较系统地记载了元朝的兴亡历史和文物典章制度,是学习和研究元代历史的主要史书。

本纪四十七卷,纪太祖、太宗、定宗、宪宗、世祖、成宗、武宗、仁宗、英宗、泰定帝、明宗、文宗、宁宗、顺帝等十四朝的历史。其中多载诏令奏疏;除顺帝纪外,多取材于实录。世祖纪和顺帝纪共二十四卷,占本纪的一半以上,而蒙古前四汗,即太祖、太宗、定宗、宪宗的本纪又过于简略;太宗、定宗合一卷,定宗死后三年之间竟未记一事。前四汗本纪,特别是太祖本纪,记述了十三世纪初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国家,并东征西讨、向外扩张的情形。但由于前四汗时期蒙古国家制度草创,注重军事而不注重文化历史,未设史官,疏于记载,所以明初修史时限于史料而失于简略。特别是关于几次西征,语焉不详。幸有波斯人拉施德丁撰《史集》和志费尼撰《世界征服者史》可资补正。世祖本纪详述忽必烈率兵南下,逐渐采用汉法,建立元朝,灭金灭宋,统一中国,各种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封建制度的建立,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斗争等,是本纪中最详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元朝中期,由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相对地比较安定,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手工业生产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商业、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城市经济空前活跃,这些,在元朝中期诸帝的本纪中都有一定程度的反映顺帝本纪也较详,有十卷,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元太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的加剧以及元末农民起义等情形。

《元史》志五十八卷,其中《选举》、《百官》、《食货》、《兵》、《刑法》等志,取材于元朝虞集主修的《经世大典》,内容比较丰富、充实,详记了元朝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各项典章制度,是研究元朝政治、经济制度的重要资料。《天文》、《历》两志,多取材于郭守敬的《授时历》,反映了元朝天文历算的进步,有的已居当时世界各国的前列。《地理志》反映了元朝辽阔的疆域和地理建置,特别是行省的设立,开我国行省制的先河。《元史》表八卷,记后妃、宗室世系、诸王公主、三公、宰相,其中,元初世系比较简略,宰相表或有姓无名,诸王表或有封号无人名,甚为粗陋。列传九十七卷,取材于历朝实录、《元朝名臣事略》、《元文类》等,材料比较丰富。有些事件的记述可与本纪相参证,例如,《察罕帖木儿》传、《答失八都鲁》传等关于元末红巾军起义的记载,可补顺帝本纪之不足。

该书同其它“正史”相比,具有其鲜明的特点。首先,编修该书的时间特别早。元朝灭亡的当年,即公元1368年(明洪武元年),明太祖朱元璋就下令编修《元史》。第二年就组成了以李善长为监修,宋濂、王祎为总裁,赵埙等十六人为纂修的修史班子,立即开局编修。其次,该书编修的速度特别快,时间特别短。前后两次开局编修,总共只用了三百三十一天的时间就全部完工。刻印也很快,洪武三年编修完毕,十月就刻版成功,仅用了三个月左右的时间。朱元璋等人如此急于编修前朝的历史,无非是想通过修史来说明元朝的灭亡和明朝的建立都是奉天承运,天命所归。同时想以元亡为鉴戒,巩固自己的统治。

正因为《元史》仓促编成,所以就不可避免地产生较多的错误和缺漏。例如,元初开国功臣中,木华黎、博尔忽、博尔朮、赤老温等四人号称“四杰”,但《元史》中赤老温缺传,列传中虽有博尔忽之名,却无史实,也等于无传。号称“开国四先锋”之一的大将哲别也没有立传。元世祖忽必烈时代的名相和礼霍孙等重要宰辅大臣也没有立传。这些都是重大的缺漏。又如,列传中有速不台传,又有雪不台传,有石抹也先传,又有石抹阿辛传,都是同名异译,一人二传。有完者都传,又有完者都拔都传,“拔都”是忽必烈赐给完者都的雅号,意为勇士,而修史者把完者都拔都误作另一人,致使一人二传。重喜已附传于塔不已儿传,又另立传,如此等等,重复立传的例子还有好几个。再如,把扬州附近的瓜洲误作甘肃的瓜州,把南平王秃鲁误作兀鲁,此类地名人名的错讹就更多了。过去旧史家批评《元史》不合史例,失于疏漏和冗繁,是有一定道理的。

尽管《元史》有这些错误和缺点,但它仍然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宋濂等修史时对全书各篇都不作论赞,“但据事直书,具文见意,使其善恶自见”(《凡例》);加上时间仓促,对史料来不及进行较多的修饰,基本上是照抄照搬,只是略有删节而已。因此旧史家批评《元史》多碑志之语、案牍之文;因仍旧文,“并无溶范”,等等。现在看来,这并不是缺点,而是一个优点,因为它基本上保留了元朝原始史料的本来面貌,比较接近实际。公元1368年(洪武元年)八月,元朝末代皇帝顺帝北遁沙漠,明徐达军进入大都(今北京),尽得元朝“金匮之书”,成为编修《元史》的主要史料来源。《元史》本纪除顺帝纪外,基本上是照抄元代各朝实录,而这些实录早已失传。志、表,除顺帝朝部分外,绝大多数取材于元文宗时修的《经世大典》,这部书现已大部分散失,它的许多内容唯赖《元史》各志保存下来。列传除取材于实录外,还取材于元代历朝的后妃功臣列传,这些官修传记是根据家传、神道碑、墓志等编撰的,所以也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元史》于洪武三年刻印的本子称洪武本,也就是祖本。此后,明嘉靖年间南京国子监编刊《二十一史》时,依洪武旧版修补重刻《元史》,称为南监本。明万历年间北京国子监重刻《二十一史》时,重刻《元史》,称为北监本。到了清代,又有乾隆时依北监本重刻的武英殿本,道光年间重刻的道光本等。1935年商务印书馆影印的百衲本,以残洪武本和南监本合配在一起影印,最接近于祖本。1976年4月,中华书局以百衲本为底本,参照各种版本进行校勘,出版了新标点本,是目前最好的版本。

《元史》错讹和缺漏较多,即使是明初受命编修《元史》的人也感到不满意。例如,曾参与史局编修《元史》的朱右,在编完《元史》后就曾作《元史补遗》一书。此书虽已散佚,但从书名也可看出,《元史》缺漏太多,修史者自觉遗憾,所以要来补遗了。有明一代,尽管许多学者对《元史》不满,但因为是太祖朱元璋下令修的,所以谁也不敢推翻重修,而只是做些正误、续编、补遗的工作。明永乐年间胡粹中编了一部十六卷本的《元史续编》,就是一例。

《元史》多错讹疏漏,人名不划一,与《金史》、《宋史》不符处也甚多,所以,清人汪辉祖撰有《元史本证》五十卷,专论《元史》缺点。另有《辽金元三史同名录》,也可供参考。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