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散文·战国策·邹忌讽齐威王纳谏(齐策一)》原文鉴赏
邹忌修八尺有余①,而形貌映丽②。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③?”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④,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⑤,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⑥;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注释】 ①修:长。 ②昳(yi,音义)丽:光艳。 ③孰:谁。 ④旦日:明日。 ⑤孰:同“熟”,仔细。 ⑥私:偏爱。
【今译】 邹忌身高八尺有余,容貌长得很漂亮。清晨,他穿戴好衣冠,望着镜子,对妻子说道:“我和城北徐公相比,哪个漂亮?”他妻子回道:“您漂亮极了,徐公怎么能赶上您!”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本人不大相信,就又问他的小老婆:“我与徐公哪一个漂亮?”小老婆答道:“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呀!”第二天,从外地来了位客人,邹忌在和他坐下来谈话时,向他问道:“我与徐公哪个漂亮?”客人道:“徐公不如您漂亮。”
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观察他,自以为赶不上他;朝着镜子观看自己,更觉得比他差得远。晚上睡觉时,邹忌思索了一阵后说道:“我妻子说我漂亮,是偏爱我;我小老婆说我漂亮,是畏惧我;客人说我漂亮,是想求助于我。”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①。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②!”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③,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④,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⑤;期年之后③,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注释】 ①以:以为。 ②蔽:(身受)蒙蔽。 ③面刺:当面指摘。过:错误。 ④谤讥:评议。市朝:公共场所。 ⑤间:间或,偶尔。 ⑥期(ji,音基)年:满一年。
【今译】 于是,邹忌上朝去见齐威王,说道:“为臣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为臣的妻子偏爱为臣,为臣的小妾畏惧为臣,为臣的客人想求助于为臣,她(他)们都认为臣比徐公漂亮。如今齐国的领土纵横千里,城池一百二十座,妃嫔仆从没有一个不偏爱大王的,满朝臣子没有一个不畏惧大王的,天下的百姓没有一个不有求于大王。由此看来,大王可太受蒙蔽了。”齐威王听后,说道:“讲得有道理。”
接着就下达命令:“所有大臣、官吏、百姓,能当面指出寡人过错的,受上等奖赏;上书劝谏寡人的,受中等奖赏;能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并使寡人听到的,受下等奖赏。”命令刚下达时,群臣纷纷进言劝谏,朝廷门院之内犹如集市一般;过了几个月后,断断续续地有人偶尔进谏一下;一年之后,有人即使想说点儿什么,却没有可以批评的地方了。燕、赵、韩、魏诸国听说以后,都到齐国来朝见威王。这就是所说的在自己的朝廷上战胜外部敌人。
【集评】 清·金圣谈《天下才子必读书》:“一段,问答孰美;一段,暮寝自思;一段,入朝自述;一段,讽王蔽甚;一段,下令受谏;一段,进谏渐稀。段段简峭之甚。”
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邹忌将己之美、徐公之美,细细详勘,正欲于此参出微理。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从闺房小语破之,快哉!”
清·张星徽《国策评林》引茅鹿门语:“通篇俱用三迭,凡七层,而文法变换,令人不觉,如水水波纹,回合荡漾,只一水耳。文章之妙极矣。”
清·张星徽《国策评林》引俞宁世语:“闺门起,朝廷结,小中见大。思议不到,写来却成名理。”
清·张星徽《国策评林》:“现身说法,绝妙美谈。”又云:“先是邹忌自己事,次是讽谏威王事,终是威王发愤为雄事。看他远远写来,全与进谏无涉;突入进谏,如天外奇峰,劈面飞到。此种落想,脱化人间烟火尽矣。”又云:“暮寝而思之四句,先勘破三种蔽端,字字关着威王。须知不是结上,正是生下。渡入威王,神鬼搬运,全亏此三句坐实得力耳。”
【总案】 兼吸则明,偏听则暗,这是邹忌进谏齐威王的主题。齐威王从谏如流,下令广开言路。一年之后,齐国“战胜于朝廷”,不战而使燕、赵、韩、魏俯首来朝。
一条好的意见或建议往往能引出好的结果。但是,如何把意见或建议说得当权者心悦诚服,并且心甘情愿地去身体力行,却很要一点儿语言艺术。本篇即表现了邹忌进谏的高超艺术。邹忌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择取蕴含哲理的琐事,以此设喻作比,讽劝齐王纳谏。说的是家常,落脚点却在国事;听起来浅显,思索一下却意味深长。他妻妾客人在各自微妙心态的驱使下说出的不实之论,正凝缩着朝廷中阿谀奉迎的病态现象。邹忌通过这种切身感受,分析朝政的弊端,既具启发性,又具说服力。因此,齐王才听得点头称“善”,并且迅速动手革除偏听之弊。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