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天子传》《穆天子游舂山》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穆天子传》:穆天子游舂山

《穆天子传》

丁卯,天子北升于舂山之上,以望四野,曰:“舂山是唯天下之高山也。”孶木□华畏雪,天子于是取孶木花之实,持归种之。曰:“舂山之泽,清水出泉,温和无风。飞鸟百兽之所饮食,先王所谓悬圃”。天子于是得玉策枝斯之英。曰:“舂山百兽之所聚也,飞鸟之所栖也。”爰有□兽食虎豹如麋而载骨盘□,始如麕,小头大鼻。爰有赤豹白虎,熊罴豺狼,野马野牛,山羊野豕。爰有白鸟青雕,执犬羊,食豕鹿。曰:“天子五日观于舂山之上,乃为铭迹于悬圃之上,以诏后世。”

周穆王是我国西周时期最大的旅行家。在他之前,虽然有黄帝、舜、禹等旅游的记载,但都大半是传说中的事情。而《穆天子传》所记叙的姬满西游则是真实的旅游活动。其中虽也有些神话色彩,但主要活动情节都是有史实依据的。《左传·昭公十二年》载左史倚相语云:“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史记·秦本纪》则谓穆王“西巡狩,乐而忘归。“《拾遗记》在援引《史记》之后说:“考以《竹书》蠧简,求诸石室,不绝金绳,《山经》、《尔雅》及乎《大传》,虽世历悠远,而记说叶同。名山大川,肆登路之极;殊乡异俗,莫不臆拜稽颡。……自开辟以来,载籍所记,未有若斯神异者也。”从这些记载看来,可以说,周穆王这次率七俊之士,驾八骏之马的大规模旅游活动,在世界旅游史上也堪称是一次伟大的壮举。

这里节选的一段文字是描述周穆王登上舂山游赏的情景。舂山,《山海经》作钟山。舂山究竟是今天的哪一座山,迄今仍无定论。四十年前刘师培先生在《穆天子传补释》中考证说,舂山即今喜马拉雅山之最高峰。穆王登上珠穆朗玛峰,在今天看来,似乎有点不可思议。三千多年前的喜马拉雅山,气候和今天是有很大差别的,胸怀大志,想使天下皆有其车辙马迹的周穆王,凭着泱泱大国元首的特殊条件,登上这世界屋脊也不是不可能的。但是这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我们所要鉴赏的是这段文字的景物描写。春山是“百兽之所聚”、“百鸟之所栖”、“清水出泉、温和无风”的所在,虽然只有简单的几笔,却深刻地反映了三千多年前的旅游者对自然美的强烈追求。

比较起来,《山海经》和《禹贡》,虽然叙事谨严有法,科学性也很强。但作为旅游记叙文学,在上述两书中却很难看到引用历史人物的原话。而《穆天子传》则大量记录、引用周穆王观赏景物的谈话,留下了上古时代人们山水审美活动的真实记录。从中国山水旅游文学发展史一的角度来看,应该说这是一次重大的突破,也是它在语言上的一大特色。如本节文字中的“舂山是为天下之高山也”。“舂山之泽,清水出泉,温和无风,飞鸟百兽之所饮食,先王所谓悬圃。”“舂山百兽之所聚也,飞鸟之所栖也。”或出于赞山,或出于释山,洋溢着对舂山的赏爱之情。同时还记录了穆王“取孳木花之实,持归种之”,“得玉策枝斯之英”,“观于舂山之上”,“铭迹于悬圃之上”的活动。或取奇花之实移植中土,或取美玉以供把玩,或刻石以垂后世,写来具体真实,展示出周穆王无限欢悦的心情。

三千多年前的周穆王已经懂得登高望远,观赏游览,并将活动铭刻下来,说明他有相当深刻的审美观念,这是十分可贵的。

本文在记叙上,先述天子升舂山之顶以望四野,然后分别记述与山有关的泽、泉、花、鸟、兽等景物,和观赏活动,最后写天子刻石纪念。有首有尾,有言有行。前后呼应,章法井然。

用字简炼也是本文特色所在。如说兽则用“聚”,说鸟则用“栖”。描写白鸟青雕的凶猛,只用了“执犬羊,食豕鹿”六个字,而其猛烈的品性已经呼之欲出了。本篇虽因脱简缘故,残缺数字,但从总体上看并不妨碍我们欣赏。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