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黄州快哉亭记》译文与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黄州快哉亭记

黄州快哉亭记

北宋·苏辙

【题解】

快哉亭,是苏轼友人张梦得在黄州寓所西南修建的供游览之用的亭子,“快哉”为苏轼所命名。当时苏辙正居官河南,应张梦得之请写了本文。文章描述了快哉亭上所见的景物,赞扬了亭主人能够随遇而安的旷达胸怀,以及豁达开阔的心境。

【原文】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68],南合湘、沅,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69],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注释】

[68]奔放:水势迅急。肆大:江流不受阻遏而水势浩大。

[69]浸灌:浸透灌注。形容水势又大又猛。

【译文】

长江从西陵峡流出,开始进入平坦的地势,水势奔腾浩荡,在南面汇合了湘水、沅水,在北面汇合了汉水、沔水,水势显得愈加盛大。流到赤壁之下,江水浩荡,犹如无际的海洋。清河张梦得先生贬官后住在黄州,就在他住宅的西南方修建了一座亭子,用来观赏江流的胜景。而我的兄长子瞻给这座亭子取名叫“快哉”。

【原文】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70]。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71],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72],周瑜、陆逊之所驰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注释】

[70]风云开阖:阖,同“合”,消失。形容云时而散开,时而聚合,变幻不定。

[71]倏忽:转眼之间,非常快的样子。

[72]睥睨(bì nì):侧目窥视。

【译文】

在亭子里能看到的,从南到北有上百里,从东到西有三十里。江面波涛汹涌起伏,江上风云变幻。白天有船只在亭前出没,夜晚有鱼龙在亭下悲鸣。景色瞬息万变,使人惊心骇目,不敢长久地观赏。如今却可以在亭子里的茶几旁、座位上欣赏这些景色,一抬头就可以看个够了。向西眺望武昌一带的群山,只见山陵起伏,草木成行成列,烟云消散,阳光普照,渔翁和樵夫的房舍都可以一一指点出来。这就是取名“快哉”的原因。至于那沙洲的岸边,古城的遗址,曾经是曹孟德、孙仲谋窥视谋夺的地方,是周瑜、陆逊纵横驰骋的所在,那些遗留下来的传说和英雄事迹,也足以使世俗之人称为快事。

【原文】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雄雌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73]。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74]?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

【注释】

[73]变:演变,引申为境遇不同。

[74]病:这里指忧愁。

【译文】

从前,楚襄王跟随着宋玉、景差在兰台宫游玩。一阵凉风吹来,飒飒作响,楚王敞开衣襟迎着风,说:“痛快啊,这阵风!这是我和老百姓共同享受的吧?”宋玉说:“这只是大王的雄风,百姓怎么能共享它呢?”宋玉的话含有讽刺意味。风并没有雄雌之别,而人却有走运和不走运的不同。楚王之所以感到快乐,而百姓之所以感到忧愁,这就是人们的境遇不同,跟风又有什么相干呢?士人生活在世间,如果他的内心不能自得其乐,那么到什么地方才能没有忧愁呢?如果他心中达观坦荡,不因外物的影响而伤害自己的情绪,那么到什么地方去才会不愉快呢?

【原文】

今张君不以谪为患,收会稽之余[75],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76],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挹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77],乌睹其为快也哉!

【注释】

[75]收:这里是结束的意思。会稽:同“会计”,指管理钱财、赋税等事务,这里泛指公务。

[76]蓬户瓮牖:用蓬草编成的门,用破瓮做的窗户,指贫苦人的住所。

[77]胜:经得起。

【译文】

如今张君不因为被贬官而忧愁,在办完了公事之后,让自己放任于山水之间,这说明他心中有一个超过常人的地方。即使是用蓬草编门,用破瓮做窗,也没什么不愉快的,更何况是在长江的清流中洗涤,面对着西山的白云,尽情让耳目享受美妙的胜景,来使自己舒畅呢?如果不是如此,那么,连绵的峦峰,幽绝的沟壑,辽阔的森林,参天的古木,清风在其间回旋,明月高照,这些景色都会使失意的文人士子感到悲伤痛苦,以至难以忍受,哪里看得出它们是令人畅快的呢!

【评析】

“快哉”二字贯穿本文的核心,而在内容上则各有侧重。文章描述了快哉亭上那足以使人快意的景物,说明了快与不快决定于心胸是否旷达;只有像亭主人一样胸怀坦荡,才能从壮丽的自然中得到生活的乐趣,可见作者有与现实抗争之意。

文章在开头交代快哉亭的地理位置、命名由来。次段着力描写快哉亭所见长江奇观,自然而然地说明了将这个亭子命名为“快哉”亭是切合实际的。第三段介绍其历史古迹,从观赏自然与凭吊历史两方面写出“快”的缘由,说明人生之快,既不在身边景物的优劣,也不在遇与不遇的不同。

文章最后一段分析“快哉”与否取决于人的心境。既赞扬了张梦得,也抒发了自己不以贬谪为怀、随遇而安的思想感情,使一篇写景文章有了更深刻的意义。确实,有些人整天处于郁闷的状态中,他们缺少的就是作者这种自得其乐的心态,这才是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

文章委婉曲致,一波三折,充分体现了作者“汪洋澹泊,一唱三叹”的文章风格。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