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赋文·登报恩寺浮图》原文与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诗词曲赋文·登报恩寺浮图》原文与赏析

王又曾

人天八万四千塔,谁其造者阿育王。

江南经始康僧会,舍利爪发传萧梁。

永乐制九级,海藏同辉光。

天风扶我一登眺,长干万户连千樯。

岷峨之脉气葱郁,四面屏障森堵墙。

大江一线逝东北,前淮后湖环阴阳。

虎龙蟠踞虽得地,英雄割裂无完疆。

岂若隋唐大一统,直以弹丸当荆扬。

如来涅槃矧千劫,灵物薶瘗诚荒唐。

黄旗紫盖俱已矣,空余金地供翱翔。

安得神僧捧刹入云去,无令承平士女悲沧桑!

这是一首触景生情之作。诗人登临南京中华门外报恩寺琉璃塔,叙佛塔兴建之盛事,咏世事之沧桑。感情深沉,意蕴深长。全诗以内容绎之,当分三段。

“人天八万四千塔”到 “海藏同辉光”为第一段。叙佛塔兴建之盛事,颇多用典。印度国君阿育王,始即位时,施暴政,杀兄弟,后受沙门感化,皈依佛教,于各地建立八万四千塔,将弘宣正法之诰文,刊刻于石,又派遣宣教师于四方说法劝导,佛教遂始传至国外。此为前两句所本。康僧会,三国时高僧,世居天竺。十余岁时父母双亡,遂出家为僧。吴赤乌十年 (247) 康至建业 (今南京),孙权为之建塔,名建初寺。康遂翻译佛经多种,江南自此佛教始兴。第三四两句,源出于此。舍利,指佛骨。萧梁,指南北朝时梁武帝萧衍,毕生笃信佛教,曾于天监三年(504) 宣布佛教为国教,使梁代佛教大兴。“舍利爪发传萧梁”,意寓此事。明成祖朱棣,在永乐年间于此处建大报恩寺,寺之左近建宝塔,塔高33丈,九层八面,故曰 “永乐制九级”。“海藏”,指佛土。由于历代王朝建塔无数,使佛学弘扬,故曰 “同辉光”。古诗之作,以浅显晓畅的语言叙事者,多有上乘佳篇。而此诗开篇,几乎是句句用典。此为何耶?仔细想来,诗人实是用心良苦。诗中历数诸人,有弃恶从善者,阿育王也; 有信佛善为者,康僧会也;有建塔而专横者,萧衍、朱棣也。萧衍为巩固帝位,大杀南齐宗室;为阻魏军南下,曾动员20万民众修筑淮堰,因不久倾倒,缘淮河城寨村庄十多万口,被洪水漂流入海。萧衍不恤民苦,而沉溺于佛事,终在公元548年,降梁的东魏军阀侯景勾结梁贵族萧正德,攻占台城。萧衍被软禁,困饿而死。明朱棣称帝后,实行极端君主制,设锦衣卫和东西厂,残酷镇压人民。永乐十八年,山东浦台县民妇唐赛儿,聚众数千人起义,虽仅60天,而参加民众,多达数万。诗人列举之人,虽皆信佛建塔,然其后果不一。施暴政者,终难免灭亡的下场。诗人数典而警时,用意深长。

从 “天风扶我一登眺”到 “直以弹丸当荆扬”为第二段。诗人咏史怀古,历数世事沧桑。先写金陵(南京)地势,由 “眺望”而出: 这里有 “岷峨之脉” 的群山,形成的“四面屏障”; 有东流而去的长江天堑; 城北有秦淮河环护,城南有后湖相卫。据此,诗人论史议实:六朝的“英雄”,指帝王,均曾拥有过金陵,但只能割踞一方。而隋唐却以荆州、扬州的“弹丸”之地,完成了统一大业。诗中把金陵的“虎龙蟠踞”和荆、扬的“弹丸”地势相比;把六朝的“无完疆”和随唐的“大一统”对举,意在说明一个真理:“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唐刘禹锡《金陵怀古》)险要的山川地形并没有给六朝的“英雄”们提供长治久安的保障,国家的兴亡,全决定于人事。隋能统一天下,是因为“大崇惠政,法令清简,躬履节俭”,而“天下大悦”(《隋书·高帝纪》);唐可统一天下,是最高统治者懂得“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而“赏赐给用,皆有节制,征敛赋役,务在宽简”(《旧唐书·食货志》)。诗人在此,并非是追怀一朝一帝,而是把社稷的存在,是“在德不在险”的卓越见解,寄寓于咏史之中,意蕴深长,耐人回味。

从“如来涅槃矧千劫”到全诗结束,为第三段。诗人抒情寄慨,镂出肠肺。“如来”二句,涅槃,或称“般涅槃”。佛经说,信佛之人,经过长期“修道”,即能“寂灭”一切烦恼,具备一切“清净功德”。这种境界,称为“涅槃”,后来常指僧人死去。矧,又。灵物,指舍利。薶瘗,同埋葬。两句说如来仙逝已久,世事又几经更迭,那佛骨埋藏在报恩寺的说法,实在荒唐。“黄旗”两句中的“黄旗紫盖”,旧时以为出现黄旗紫盖的云气,为将出皇帝的征兆。“金地”,指佛寺。此写诗人临塔而伤怀,抒发了“英雄事往人何在,寂寞台空草自生”(宋吕定《戏马台》)的喟叹!最后“安得”两句写来,乞愿悲怆,撼人心扉:还是让神僧把佛塔捧到天上,不复存在于人间吧,免得世上的人们,徒生世事剧变的感慨。

这首诗的构思,颇具匠心。引典寓意,咏史抒怀,议社稷存亡之根由,虑黎庶生存之欢哀。情真意挚,含蕴深闳。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