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满西楼凭阑久, 依旧归期未定》宋词名句解读鉴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月满西楼凭阑久, 依旧归期未定

名句的诞生

篆缕1消金鼎。醉沉沉、庭阴转午,画堂人静。芳草王孙知何处?唯有杨花糁2径。渐玉枕、腾腾春醒。帘外残红春已透,镇无聊、殢3酒厌厌病。云鬓乱,未忺4整。

江南旧事休重省,遍天涯、寻消问息,断鸿5难倩6。月满西楼凭阑久,依旧归期未定。又只恐、瓶沉金井。嘶骑不来银烛暗,枉教人、立尽梧桐影。谁伴我,对鸾镜。

——李玉·贺新郎

完全读懂名句

1、篆缕:指香烟缭绕像篆书的环曲​‍‌‍​‍‌‍‌‍​‍​‍‌‍​‍‌‍​‍​‍‌‍​‍‌​‍​‍​‍‌‍​‍​‍​‍‌‍‌‍‌‍‌‍​‍‌‍​‍​​‍​‍​‍​‍​‍​‍​‍‌‍​‍‌‍​‍‌‍‌‍‌‍​。2、糁:散落。3、殢:沉迷、困扰。4、忺:愿。5、鸿:喻指信使。6、倩:托。

铜鼎香炉的烟缕像篆书般缭绕升腾。醉意沉沉中,见庭院树荫转了正午,那人在画堂里好寂静。芳草天涯,不知王孙何处留踪影?只有暮春杨花柳絮洒满小径。春光渐去,将我从枕上惊醒。帘外是凋残的落红,春色已熟透,终日百无聊赖,总借酒消愁,弄得倦怠如病。满头如云鬓发乱纷纷,想梳理却无心修整。

不愿再回想过去的江南旧事,只愿走遍天下去寻访消息,只可惜能寄书信的鸿雁却再也不捎来消息。月光洒满西楼,我一直倚栏远望,可是却依旧盼不到他的归期。又怕像银瓶沉落金井。昏暗了银座烛灯,也不见骏马嘶叫着归来,教人枉然伫立在月下梧桐暗影里。还有谁陪伴我,对着鸾镜画眉描容?

词人背景小常识

李玉,生平不详。《全宋词》录其词一首。

名句的故事

李玉的这首《贺新郎》,别题作“春情”,写的是一位多情女子因思念远方情人而百无聊赖、情伤不已的心情。其中“月满西楼”一词虽然不是李玉首创,但却极为脍炙人口。

我们可以发现,在古人的诗词之中经常喜欢使用“西楼”二字,例如李后主的“无言独上西楼”,以及李清照的“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也许有人要问,为什么文人们不爱“东楼”、“南楼”、“北楼”,可却偏偏独爱“西楼”?对此,有人曾试图加以解释,认为在古代,“西楼”乃是人们约定俗成的欢宴之地,也就是人们通常举行相会、别离的宴会所在,因此怀念“西楼”,也就是怀念过去与友人、恋人在一起相聚甚或别离的场景与时光。

无论古人独爱“西楼”的原委是否真是如此,但由于此二字经常在文学作品中出现,因此也就承袭一直以来的用法,继续“独上西楼”,然后在西楼上缅怀已逝去的亲情、爱情与友情。而“凭栏”的用法,其实也与“西楼”如出一辙。

但归根结底,文人们喜爱使用某些词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作诗与填词都有一定的规范,也就是相当讲求“句式”与“平仄”,特别是词。人们常说填词,“填”词,这个“填”字极有可能便是造成文人们将旧有词句“移为己用的”一个原因,毕竟独创不是件容易的事,如能巧妙地将已存在且符合平仄的句子用于自己的作品之中,也未尝不是一个省时省力的妙招。

历久弥新说名句

虽然“西楼”的存在由来已久,但相信不少人之所以对“西楼”二字留下深刻的印象,全是由于邓丽君小姐所演唱的那一首《独上西楼》;这首歌不仅让我们体会到演唱者轻柔悠扬的嗓音,也了解到原词作者南唐后主李煜的满腔情思。

而若说及“月满西楼”的普及,当然不能不提到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其次,又不得不归功于琼瑶女士,毕竟她不仅写作了一本同名小说,并且还自己填词,谱就一曲《月满西楼》,将这四个字的内在意蕴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正是月圆时候/明月照满西楼/惜月且殷勤相守/莫让月儿溜走。”

或许有人会认为,将古代诗词中优美的词句抄下,时时吟哦、回味,不免有些“强说愁”的感觉,但古人说的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只有多看、多读、多写,才能让自己下笔时不至于死咬着笔杆,肠枯思竭了半天依然脑袋空空。学习将古诗词转化为自己笔下文字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极有可能会流于“东拼西凑”的窘境。或许我们现在便可以开始尝试,试试看是否能效法“月满西楼凭阑久”的方式,将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情意内化为自己的文字,然后以新时代的笔法,创造出几个属于自己的句子。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