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年华一瞬, 人今千里,梦沉书远》宋词名句鉴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叹年华一瞬, 人今千里,梦沉书远

名句的诞生

水浴清蟾1,叶喧凉吹,巷陌马声初断​‍‌‍​‍‌‍‌‍​‍​‍‌‍​‍‌‍​‍​‍‌‍​‍‌​‍​‍​‍‌‍​‍​‍​‍‌‍‌‍‌‍‌‍​‍‌‍​‍​​‍​‍​‍​‍​‍​‍​‍‌‍​‍‌‍​‍‌‍‌‍‌‍​。闲依露井,笑扑流萤,惹破画罗轻扇​‍‌‍​‍‌‍‌‍​‍​‍‌‍​‍‌‍​‍​‍‌‍​‍‌​‍​‍​‍‌‍​‍​‍​‍‌‍‌‍‌‍‌‍​‍‌‍​‍​​‍​‍​‍​‍​‍​‍​‍‌‍​‍‌‍​‍‌‍‌‍‌‍​。人静夜久凭阑,愁不归眠,立残更箭2​‍‌‍​‍‌‍‌‍​‍​‍‌‍​‍‌‍​‍​‍‌‍​‍‌​‍​‍​‍‌‍​‍​‍​‍‌‍‌‍‌‍‌‍​‍‌‍​‍​​‍​‍​‍​‍​‍​‍​‍‌‍​‍‌‍​‍‌‍‌‍‌‍​。叹年华一瞬,人今千里,梦沉书远。

空见说鬓怯琼梳,容消金镜,渐懒趁时匀染3。梅风地溽,虹雨苔滋,一架舞红都变。谁信无聊,为伊才减江淹4,情伤荀倩5。但明河影下,还看稀星数点。

——周邦彦·过秦楼

完全读懂名句

1、清蟾:清澈的明月。神话传说月中有蟾蜍,故以蟾蜍指代明月。2、立残更箭:站立到夜阑更尽之时。更箭,意指漏壶,古代以铜壶盛水,壶中立一箭,上有刻度,滴漏水时箭会往下移动,借以计算时间。3、匀染:擦施脂粉,即梳妆打扮。4、江淹:南朝作家江淹梦人授五色笔,文思敏捷。后梦郭璞索去五色笔,自此诗才退减。故人称江郎才尽。此处指词人情思无聊,无心撰述。5、荀倩:指三国魏荀奉倩娶妻曹氏,情意专笃。妻亡,叹曰:“佳人难再得。”不久奉倩亦神伤而亡。

倒映的明月沐浴在水面,凉风习习,树叶飒飒喧响,街巷里车马嘈杂声已断。闲来倚着露井围栏,看她嬉笑扑打流萤点点,碰破轻罗彩画的小扇。我一个人面对着静夜凭栏凝望,满眼尽是寂寥,但我宁可一直听那滴漏的声响继续回忆,也不愿回房睡去。我不断地感叹光阴似箭、一去不返,更感叹身处故乡之外的千里荒野之处,竟连一封书信都未曾收到,而梦境更是一场空茫。

突然听人传言她相思恹恹,害怕玉梳将发鬓拢得稀散,对铜镜怕看见消瘦了玉颜,渐渐懒得赶时新打扮。黄梅季节的风吹得遍地潮湿,夏日阵雨滋润苔藓,满架翩翩起舞的红花已雕残。谁能言我情思无聊,全是为她才思消减,像荀奉倩为佳人伤痛。只有银河云影之下,还能辨认几颗稀疏的点点星光。

名句的故事

周邦彦的《过秦楼》是一首怀人之词,词人借追忆昔日欢乐,对比今日凄情,利用今昔转换,将对缅怀之人的思念之情表现得丝丝入扣,引人神伤。在其间,“叹年华一瞬,人今千里,梦沉书远”三句,虽用字浅白,但却将“时间”、“空间”与“人情”三者恰如其分地融合在一起,难怪周济会感叹不已地说道:“美成思力,独绝千古。”

在这组词句中,“一瞬”又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字词,因为虽然“瞬”本为汉字所有,但后来在佛教传入中国后,人们在翻译佛经时便将之融入佛教教义,而与“刹那”、“一念”、“一瞬”、“弹指”、“须臾”一起列入“时之极微者”。“刹那”、“一念”、“一瞬”、“弹指”、“须臾”,在佛经中都有定量;当然,在佛经里,这些所规定的量大多为“虚化”之词,表示极短暂的时间。《不退转法轮经·序品》中曾道:“于一瞬顷、刹那中间佛坐已定。”而将“一瞬”与“刹那”连用,则共同表示佛坐狮子座的动作之快。

也许人们在看到“一瞬”这个词句时,总会联想到佛教经典,毕竟“佛云:一瞬便是永恒”之语早为人所知,但其实中国文人在感慨时光飞逝之时,便经常使用这个词语,例如陆机的《文赋》:“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以及苏轼的《赤壁赋》:“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都是极好的范例。

历久弥新说名句

“一瞬”的原意是指眼睛一开一合,与“弹指”、“刹那”一样,都是用来比喻时间的短暂与快速。而“一瞬”、“弹指”与“刹那”之间又互有关系,如“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名一弹指”,“壮士一疾弹指顷,六十五刹那”。

今天,有些人认为在白话文之中使用“一瞬”,不免显得有些过于文绉绉,因此便开始用“一瞬间”或“瞬间”来替代“一瞬”。但尽管如此,“一瞬”这个词组所带的独特“意”还是极受文人青睐,例如席慕蓉女士的现代诗《盼望》:“如果能在开满了栀子花的山坡上/与你相遇/如果能/深深地爱过一次/再别离/那么/再长久的一生/不也就只是/就只是/回首时/那短短的一瞬。”便将“一瞬”的意思表达得精美绝妙。

正因为“一瞬”所带来的浓厚诗意,因此“一瞬加一瞬等于永远消失的过往”、“一瞬、一逝、一世”等包含着自我情感释放的语句,也还是经常出现在人们眼前。

尽管在今天,像“叹年华一瞬,人今千里,梦沉书远”这类的组合性词组已较为少见,不过取而代之的却有“叹年华一瞬,情事如尘”、“叹年华一瞬,往事如烟”、“叹年华一瞬,岁月如歌”之类的新兴句子在文章中此起彼落。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