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是陶渊明辞去彭泽令后所作,“园田居”是陶渊明祖上传下的一座庄园,离城邑较远。陶渊明刻意选择这样一处偏远的祖宅隐居,目的是避开当时士族社会的交际场,彻底地回归自然。田居生活中本是有苦有乐的,但陶渊明的田园之乐颇受关注,相比之下,田园之苦则较为受到忽视。
一、 仕宦之苦、开荒之苦与田居之乐
《归园田居》其一是这组诗中最有名的。这首诗描写的是归田之乐,却以仕宦之苦开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韵”“性”都是魏晋时品藻人物的术语,是指人的本性和气质。“丘山”代指自然。陶渊明从小爱自然,不善于在世俗世界中生存,但生活逼着他出仕。《与子俨等疏》中说:“吾年过五十,而穷苦荼毒,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遗俗患。”为了养家糊口,他不得不得拧着性子出仕,但仕途如同尘网,他被困住其中,过得非常痛苦。鱼儿、鸟儿被网捉住之后都会极力扑腾挣扎,争取重获自由,陶渊明几次出仕,也在想方设法极力挣扎,因此通常出仕之后很快就会回归田园。如是反复,挣扎了三十年(一说是十三年),他对仕宦生活充满了厌恶,且他深知自己刚硬的性格与官场格格不入,照这样下去迟早会惹上大麻烦,不如弃而去之。
陶渊明是认真的,他打定主意“守拙归园田”之后,便与真正的农夫无二,扛起锄头“开荒南野际”。陶渊明出仕在外,家中虽有僮仆帮忙,但无主要劳动力,田地的荒芜情况较为严重,《归去来兮辞》“田园将芜胡不归”也表明了这一点。南亩是陶渊明的古田舍之所在。此刻决定沿着南亩的边际开荒,可能是使新开的土地与原有的土地之间保持紧密的联系,方便劳作。
开荒非常辛苦,但陶渊明并无丝毫抱怨。开荒之余,他开始细细描绘恬静的田园之乐。“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园,桃李罗堂前”。他拥有十余亩宅基地,八九间草屋,虽然不是广厦华屋,但一家人居住也绰绰有余。屋子后面是枝条柔顺的榆柳,或取“余”之意;春季挂满了榆钱,柳絮纷飞,夏季草木郁郁葱葱,“绕屋树扶疏”(《读山海经》);房前是桃树、李树,春天桃李芬芳、蜂飞蝶舞;到了夏天,“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和郭主簿》),投下一片沁人心脾的清凉。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是远景。“暧暧”“依依”是模糊不清、若有若无的样子。这房子是陶渊明的旧宅,是从祖上传下来的,较为僻静。他写过“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表明想跟一肚皮功利心思的宦海沉浮的人保持距离,而跟村民交往时的行为则较为积极主动,“滤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直接取自《汉乐府·鸡鸣》“鸡鸣高树巅,狗吠深宫(《通志》作巷)中”,用在此处,如盐入水中,了无痕迹。在恬静的农村生活中,鸡鸣狗叫之声不但不显得嘈杂,反而更添其静。一如王维所谓“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静写动,更能显出农村生活的静谧。这句诗也暗合《老子》的“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鸡鸣狗吠不但是现实农村生活的剪影,也是生活气息的体现。在秘境桃花源中,它们也是村民亲密的生活伙伴:“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桃花源诗》)
陶渊明的家中“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虚室”源于《庄子·人间世》:“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郭象曰:“吉祥之所集者,至虚至静也。”陶渊明摆脱“尘网”,洒扫“尘杂”,摒绝“尘想”,只留下一颗至虚至静的、无所羁绊的心。陶渊明对这种简单的田居生活感到非常满足。这首诗的最后,他再次用了一个比喻来描述自己的生活:“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二、 孔颜之乐与收成之忧
《归园田居》其一所写的是宦海沉浮之苦与闲居之乐,其二的苦与乐则与当下田居生活息息相关。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表明陶渊明的住处少有人来。“鞅”是安在马脖子上的颈套,“轮鞅”是借部分指代整体,代指马车。村民步行即可前来拜访,用不着乘马车、牛车,因此“寡轮鞅”并不是指村民不来,而是他曾经结交的那些官场中人很少来。“穷巷”是狭窄的小巷子,这个词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论语·雍也》中孔子对颜回的评论:“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与“贤哉”的颜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小人哉”的樊迟。樊迟问学农、学稼之事,孔子表现出极其冷淡的态度,待樊迟出,则毫不客气地说:“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孔子认为士人只需劝说君主克己复礼,即可解决政治民生的一切问题,化民自四方而至,士人何须躬耕。在春秋时期,躬耕往往是农家或是那些隐居的道家人物所为。孔子认为君子当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他不主张学生学习躬耕,像颜回这样的好学生,居陋巷之中而不改其师的主张,纯粹地满足于精神追求之乐,受到他的肯定;而樊须想要学农学圃,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放弃精神追求,从事“鄙事”,是他所鄙弃的。孔子是宋国贵族的后代,虽然少时因家贫从事过“鄙事”,但始终怀着贵族思想。陶渊明早期完全服膺孔子的看法,但在混乱的世道之下,他既不能够出仕,又不能眼睁睁地饿死,“忧道不忧贫”实在瞻望难及,所以他虽然与颜回一样居于陋巷之中,享受着箪食瓢饮的简单生活乐趣,但他对孔颜之乐并非全盘吸收,而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修正,打算“秉耒欢时务”,以躬耕自给。
居于陋巷之中,本就无人来往,陶渊明还刻意关着门:“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这是陶渊明刻意发给外界的信号:不要来打扰我。他不仅拒绝俗人来访,也提防心中世俗的念头闯入。“虚室绝尘想”中“虚室”表示内心,“尘”字代表世俗,“尘想”指世俗的念头。他不与人交接,关着门,让自己的心灵闲静下来,不去动任何世俗的念头。如果说“白日掩荆扉”是为了“息交而绝游”,拒绝处世,那么“虚室绝尘想”是为了“丧我”而刻意进行的自处之道。过去的日子他在官场中周旋,实在太累,要好好静下来。但这静没有持续下去。他推开虚掩的荆扉,随意地披着衣服走到墟曲(村民聚居的地方)中去,跟那些日日在田间劳作的人们聊天:“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在其他诗中,他也表达了与农人交往的乐趣。如“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等。陶渊明所幻想的理想世界桃花源中既不存在饥荒,也没有政府征税,老人小孩皆有所养,其乐融融:“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但现实生活中的世界并非如此。风灾、蝗灾、火灾,皆有可能毁灭农民辛辛苦苦经营的一切。《归园田居》中陶渊明虽然没有写到收税的小吏,但桑麻是否能如期成熟,引起了他提前的担忧。“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随着南亩的开荒工作顺利进行,土地一天天扩大,桑麻一天天地长大,他的担心也一天天地膨胀起来,他希望自己种植的作物能够抵抗住自然的侵袭,茁壮成长,直到收割的那一天。但此刻“霜霰”有可能会将人工种植的桑麻在一夜之间摧毁殆尽,只剩下零落的草莽。万一没了收成,一家人的生计将成为令人头疼的大难题。
三、 耕种之苦、忧生之苦与顺性之乐、邻里之欢
《归园田居》其三具体地描绘了陶渊明从早至晚的具体耕种画面:“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这是他的躬耕生活的真实写照。颜延之《靖节征士诔》说他辞彭泽令之后“遂灌畦鬻蔬,为供鱼菽之祭;织纬萧,以充粮粒之费”,表明他归田之后的生活开销主要由耕种、编织提供,因此需多渠道开源。大豆即菽,是五谷之一,可作菜、榨油,亦可当主食。陶渊明到底是一介文人,种地耕田本非其强项。尽管他黎明即起,夜半方归,如此长时间的劳作与巨大的体力消耗,其所得的不过是淹没在茂盛的杂草丛中稀稀疏疏的豆苗罢了。若是一普通老农,每日扛着锄头去种豆,所得如此之微,难免产生抱怨,陶渊明则对此毫不挂怀。跟耕种之苦相比,他更强调“带月荷锄归”的美妙。虽有“夕露沾我衣”,在浓重的夜色中,寒冷的露水带来冰凉的体感,湿漉漉地黏在身上,并不舒服,但陶渊明更愿意强调“但使愿无违”的顺性之乐。
陶渊明喜欢游山玩水,虽然除庐山之外所居之处并无名山大川,但他依然乐得其中,并常常组织子侄、邻人同游。《归园田居》其四所讲述的正是由山泽之游引发的感慨。
年过半百的陶渊明与一群毛头小孩在林野、荒墟之中行走,发现累累丘垄之间依稀能看到昔日有人做饭汲水的井灶与种下的桑麻的朽株。丘垄,即墓地,陶渊明《杂诗》其四“百年归丘垄”可为其证。按照古代的丧葬习俗,人死之后通常会埋到一个较为集中的地方,如《拟古》其四:“一旦百岁后,相与还北邙。”何孟春注《洛阳志》:“汉晋君臣坟多在此。”井灶的遗迹、桑麻的朽株表明这里曾是人的居所,而非正常墓地。陶渊明不禁开始好奇,谁曾经住在这里?他们为什么突然死去,空留辛苦建成的家业、种好的桑麻?他向偶遇的樵夫询问。樵夫告诉他,此人已死了多时。陶渊明的问题实际上并没有得到完美的解答。樵夫虽未多言,或者陶渊明刻意未将此人的死因写出,但我们不妨推测一下。依常理,一个人若正常死亡,家人应当还在,昔日的居所不至于只剩下井灶的遗处与桑竹的朽株,其墓地也不会修在居所之上。而且诗中所言“丘垄间”也表明这并非一人之坟墓,而是许多人的坟墓,或许是全家人。他们并非正常死亡,而是因某种不可抗力而暴毙。乱世之中,造成集体死亡、出现大量废墟的原因,除了瘟疫,就是战争。陶渊明很少在诗中写到战争对百姓带来的伤害,但从大量有待开垦的荒地、“荒墟”“废墟”中,不难看到在各派强权势力的倾轧之下,百姓的生命犹如转蓬、飘尘一般毫无保障。陶渊明不由得感叹,俗言“一世异朝市”,三十年间,封爵之朝堂与交易之市场已默默迁改,而人生转瞬即逝。“俗网易脱,死关难避”,他由此感悟:“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生与死是人生最大的矛盾。对于死亡的思考,实乃人生之大觉悟。这空无的觉悟,实际上激发了陶渊明的忧生之嗟。
《归园田居》其四和其五在叙事上似乎有种前后联系。在乘兴而来的郊游过程中,陶渊明因与樵夫的对话领悟到生命的虚幻,情绪突然低落,他“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让天真的子侄辈继续游玩,独自一人怀着惆怅的情绪策杖踏上了崎岖的归途。在归途中,他偶遇山涧,“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由此,诗歌的情感发生了明显的转折:山涧濯足涉及《楚辞·渔父》的典故。渔父劝说屈原当“不凝至于物,而能与世推移”,屈原并没有听从渔父的劝告,决绝地表态:“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五臣注曰:“清喻明时,可以修饰冠缨而仕也……浊喻乱世,可以抗足远去。”世道昏暗,可是陶渊明不是晋室的宗亲,并无殉国之义务;他的性格也不如屈原一般决绝,而是更加坚韧。再次,他已经远离了官场这个是非之地,这条潺潺流过的清流,激不起陶渊明出仕兴趣,只是让他想起了历史上的片段,因此他并不打算像屈原采取决绝的政治姿态,而是更加坚定了归隐的选择。他将双脚伸进清泉之中,任清凉的泉水透过脚底,慢慢凉透全身。这次郊游,不仅使他意识到生命短暂,世事无常,更让他再次确认洁身自好,抗足远去,高栖隐遁是目前唯一的、最好的出路。想清楚了这一切,他忧伤的心情也慢慢平复下来,感到无比轻松。“滤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回到家中,他欣然杀鸡置酒,款待邻居。在这组诗的末尾,我们仿佛听到了汉末诗人的吟唱之声:“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陶渊明已然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喝酒喝到天黑,在无烛的窘迫之中,以荆薪代明烛,通宵达旦地行乐。虽然喝得酩酊大醉,但他跟汉末人同样清醒:“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他用与邻人饮酒的快乐,来冲淡死亡的苦涩之情。不过对快乐的追求,并未让他真正地了悟。他的“怅恨”之情并未消失,死的恐惧只是暂时被遗忘罢了。欢乐的日子总是过得太快,他以“苦”来表达时光易逝的感伤。“欢来苦夕短”这句话值得玩味。“欢”与“苦”并存。虽然竭尽全力忘掉死亡的恐惧与由此带来的人生空幻之感,通宵达旦地饮酒,及时行乐,但时光流逝本身对“欢”就是一种极大的威胁。无论如何想要快乐,都只是徒劳地抗争罢了。
四、 苦与乐的源头
总的来说,陶渊明的乐来源于两个方面:处世与自处。他辞去彭泽令,并决心从此不再出仕,一劳永逸地摆脱“尘网”“樊笼”的羁绊,如释重负,身心重获自由。身居野外穷巷,无贵人到访,处世变得非常简单。他到村人聚居之处与之交谈,扛着锄头去耕种,与子侄郊游,与邻人喝酒;他刻意摒绝“尘想”,保持内心的闲静。这些简朴的村居生活,天趣盎然的躬耕场景,关切融洽的邻里关系,醇厚的乡间风俗,都令他由衷地感到快乐。
人生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陶渊明的归田当然不仅有诗情画意,但他刻意淡化归田之苦。尽管开荒、种豆都是较为耗时耗力的体力劳动,但他并没有大书特书,甚至甘之如饴。收成问题关系到一家人的生计,他与邻人交谈的话题也主要集中在这一方面。收成虽受“霜霰”影响,非人力所能控制,但毕竟只是涉及一年之生计,不像生死问题那样,引起他内心如此之大的震动。从这组诗来看,陶渊明最大的苦是对死亡的恐惧与无奈。鲁迅说:“陶潜总不能超于尘世,而且……也不能忘掉‘死’,这是他诗文中时时提起的。用别一种看法研究起来,恐怕也会成一个和旧说不同的人物罢。”《归园田居》其五“怅恨独策还”,与邻人作长夜之饮,实际上内心中还是充满了对时间流逝的恐惧感。这种恐惧一方面源于对未知的死亡的恐惧(如“人生实难,死如之何”),更重要的原因,是源于年岁老大而一事无成的恐惧。陶渊明实际上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他的确有爱自然的天性,这可能得益于他的外祖父大名士孟嘉、外叔祖孟陋对他的熏陶;另一方面,他少年时也有强烈的经世致用的情怀,这种情怀可能源于他的曾祖父陶侃。《晋书·陶侃传》:“(陶侃)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杂诗》其五“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时光流逝,这种因年岁老去而一无所成的恐惧感在陶渊明心中不断发酵,他感到遗憾、痛苦却又无能为力,常常彻夜不眠:“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陶渊明再怎么不愿意与世俗之人交往,也豁出去在尘世中辛苦挣扎了三十年(或曰十三年),该做的努力也做了,在彭泽县做了八十多天县令后,他已下定此生不再出仕的决心,年少时欲有所作为的抱负已然成空,时光匆匆而过,死关渐渐迫近,他无能为力,只能“于醉乡日月,另辟一新世界”,彻底将自己的命运交给不可知的大化。尽管他对于死亡,哪怕是邻人的非正常死亡也有所怅恨,但他在诗中也从不避讳死亡,他在生死问题上表现出极大的关切,正好说明他乃一多情之人,具有诗人的敏感与哲人的情怀。多情,也是他的诗歌感人的力量所在。魏晋人对于死亡的态度本来就是很直接的,伤心就伤心,不必掩藏。陶渊明有“人生实难,死如之何”(《自祭文》)的感慨,但他并不刻意美化死亡,虽精于释理,却并不相信佛教所说的生死轮回;他对死亡虽然有着敏锐的认识,却并无抱怨,而是慷慨面对,尽力化解死亡带来的苦涩之情。陶渊明显然并未忘怀生死、彼我,但他在面對生死问题时,也有属于自己的达观,甚至有些幽默,如“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陶渊笔下的开荒、桑麻、种豆、收成之忧、山泽之游、忧生之嗟、饮酒作乐,皆田园中实事,真实地呈现了苦乐交织的生活,“真致旷然”。不论“夕露沾我衣”“常恐霜霰至”“怅恨独策还”“欢来苦夕短”有多少辛酸苦涩,陶渊明笔下的田居生活依然是充满着快乐:“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带月荷锄归”“相见无杂言”“荆薪代明烛”中的和平宁静、素心之谈,皆令人心生向往。陶渊明之所以能够超越于同时代人,创作出“元气自然,悬象著明”的田园诗,在于他能透过平凡的日常生活,挖掘到生命生生不息的本质,无论是苦是乐,是忧是喜,皆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大境界,洋溢着浓浓的人情味,感人至深。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讣告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大家,唐诗研究一代宗师,著名的诗人、书法家霍松林先生于2017年2月1日遽归道山,凤凰出版社全体同仁不胜悲痛。霍先生是《古典文学知识》的老作者,老编委,曾在我社出版《唐诗精选》、主编《辞赋大辞典》等著作。多年以来,先生对我社、我刊关爱有加,屡有呵护,我们将永远铭记,谨致深切哀悼。
本刊编辑部
2017年2月守卫大唐西域将士的一曲悲歌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