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雁》原文与鉴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 韩文奇 【本书体例】

【原文】:

鸿雁于飞(1),肃肃其羽(2)。之子于征(3),劬劳于野(4)。爰及矜人(5),哀此鳏寡(6)

鸿雁于飞,集于中泽(7)。之子于垣(8),百堵皆作(9)。虽则够劳,其究安宅(10)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11)。维此哲人(12),谓我劬劳。维彼愚人(13),谓我宣骄(14)

【鉴赏】:

本诗选自《诗经·小雅》,写周宣王派遣使臣救济难民的事。旧说多以为“美宣王也。”历王衰乱,万民离散,难安其居。宣王兴复先王之道,派遣使臣安集流民,以至于鳏寡孤独,各得其所。诗之咏之颂之。

朱熹《诗集传》云:“比也,流民以鸿雁哀鸣自比而作此歌也。”比又兼“兴”意,引领下文。诗中鸿雁以比难民,后世“哀鸿”一词得之于此。

第一章以“鸿雁于飞,肃肃其羽”比喻百姓四方逃难的情状,歌咏使臣风尘仆仆,奔走劳累,安集万民,并惠及了鳏寡孤独可哀怜的人。

第二章以鸿雁“集于中泽”喻百姓回归其居住地,歌咏使臣督促之建房垒墙,并悉心劝慰百姓:如今虽病劳尚多,生活尚苦,但终有安居之所了。

第三章言使臣为百姓未得安居嗷嗷哀鸣而痛心,感叹只有明智之人才知自己的辛劳,知自己通过辛劳而获得的成果,而不明事理的人,反说自己骄侈。

全诗每章以鸿雁作比而兼起兴,将百姓与使臣连成一体,对照叙写。百姓逃亡,使臣安集之,百姓安居,使臣欣悦之。头两句虚写百姓困苦之状,后四句实述“之子”工作业绩,虚实结合,互相映衬,愈见百姓之苦,愈见使臣难得。诗中的“之子”忠心耿耿,为国效力,不辞辛劳,终日奔波,恩惠及于最可哀怜的人,真是兢兢业业,鞠躬尽瘁,堪为一代风范。这一形象很朴实,的确又是感人的,在鸿雁“肃肃其羽”、“哀鸣嗷嗷”的烘托渲染下,“之子”的形象十分高大醒目,光辉照人。通篇即事成诗,三用“劬劳”一词,意在歌颂“之子”安抚流民的辛劳和真挚,深化了诗歌的主旨。从结构上看,前两章着重叙写使臣的工作实绩,末章以使臣的口吻申述其工作的价值,表明清白的心迹,更见出其精神之难能可贵,着实可歌可颂。

全诗兼有叙事抒情之长。音调徐缓凝重,情感深沉,与所述内容甚为合拍。颂咏之词,朴实真切,颇具感人力量;比兴兼用,意味悠长,耐人咀嚼;对比叙写,文意明晰又有力度。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