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一生漂泊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杜甫的性子是执拗的,从年轻时便是如此,科举失利,就一定要参加制举,制举不中,就选择献赋,每次失败,反倒提高难度,难免总是碰壁。等他老了,执拗的性子反倒变本加厉。

他在夔州住着,管着大片的果园和稻田,手底下还有一批奴仆,隔三岔五还有个饭局,日子过得相当滋润。然而,他执拗的性子,让他不愿意住下去。

他一直想回长安、洛阳,去实现他那些远大的抱负。

而夔州呢,只是个十几万人的小城。柏茂琳虽对他不薄,但只将他视为门客,偶尔借用下他的文笔而已。在这里,杜甫根本是难以施展抱负的。所以,和这个小军阀周旋,只是他的权宜之计,并不是长久的打算。此外,夔州的气候和风土,也让这个北方老人难以适应。

“我老了,就算不能建功立业,也得落叶归根。唉,就算不能回洛阳,去年轻时游历过的吴越,也强过留在夔州啊。”

这就是他的真实想法。

可是,他想走,却走不了,身体又多病,心情自然是抑郁的,于是

他走在江边,看着风急浪高,落叶纷纷,就写出了这样的名诗: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

可怜的杜甫,因为身体缘故,终于连酒都戒了。那么愁闷钻入心扉的时候,又靠什么来解忧呢?幸好,他在夔州,得到的也不全是坏消息,偶尔有点喜讯从京城传来,让杜甫的生活也增添一点兴奋。

766年,唐代宗生日,节度使们纷纷入朝祝寿。河北一带的节度使本是安禄山、史思明的旧部,虽然臣服,但个个都是无冕之王,自行其是,并不将软弱的朝廷放在眼里,不料这回竟然也主动入朝了。这让杜甫觉得欣喜,认为全国真的统一了。

767年九月,吐蕃率众数万,围攻灵武,结果被朔方节度使路嗣恭结结实实地打败了。杜甫又因此觉得快意,认为北方已经安定,回家的路,应该更为畅通了。

这时,他的弟弟杜观正在长江下游的江陵,不断地写信来,希望哥哥出三峡,去江陵,再做进一步打算。

战乱之中,江陵成了好地方,因为相对平静,北方人大量逃难至此,于是空前繁华。而且,这也是个交通枢纽。从江陵出发,往北可以去洛阳,往南可以到潭州(今湖南长沙),往西可以去川蜀,往东可以到吴越。

有这多方的原因,杜甫决心已定,经过了一些准备,将果园、稻田、草堂都做了交接,带领着家人,于768年正月离开夔州,开始了他的漂泊生涯。

这一年,他五十七岁。距离他去世,仅剩下两年时间。

figure-21

清代王时敏所绘《杜甫诗意图•落木江帆》

此画题款“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为《登高》中的诗句。杜甫在夔州年老多病,希望回洛阳、长安,心境忧愁。

而在这最后的两年里,他抱着虚弱的病体,沿着长江、湘江,基本上只在做两件事情:投奔亲友,不成功,继续投奔,不成功,继续投奔……直到生命的尽头,真是惶惶如丧家之犬。

很快,他们就到了江陵,暂时安顿了下来。于是,又有许多朋友来接风洗尘,饭局不断。然而,杜甫却发现,这帮朋友大都贫寒,请他吃一两顿饭可以,吃几个月就力不从心了。他也不想久留,只想稍微休整一下,继续北上,前往阔别十年的洛阳。

可惜,杜甫的运气实在不好,这年二月,商州(今陕西商县)又乱了,兵马使杀死了防御使,起兵叛乱了,让六百里商於地区(今河南淅川县西,但此处所指还包括当今陕西商县东南地区)陷入战乱,交通自然也就堵塞了。等到八月,叛变稍微平息,可吐蕃又开始进攻凤翔,长安受到威胁。这些事变,让杜甫断绝了北上的念想。

那么,去哪儿呢?去吴越?那里完全没有朋友,他去倚靠谁呢?

他只好留在江陵。

可是,他在江陵得到的帮助越来越少。弟弟杜观,虽然一再请他来江陵,但经济条件有限,也不能保证哥哥的生活。几个朋友原本时常请他出席酒宴,但随着杜甫身体越来越坏,耳朵聋了,右臂肌肉萎缩了,这样丑陋的老人,难免会让酒宴败兴,所以他受到的邀请也越来越少。

然而,为了生计,他不得不主动前去拜访一些官员朋友,去讨得一点钱粮,一杯浊酒。这样的生活,是万分屈辱的,再次让他感觉自己是条狗,整天摇尾乞怜,却只遭来别人的鄙视。

因为难以生存,于是,杜甫又再次乘船出发,沿着长江,来到了公安县。但很快这里发生了战乱,他在冬末逃往岳阳。在这里,他登上了岳阳楼,面对着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淼,一望无际,长风猎猎,让人衣袂飞扬,老诗人激动万分。然而,身世的飘零,国家的命运,让他的激动增加了悲凉的成分。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岳阳楼》

杜甫说,他早就听说过洞庭湖,对这里的典故烂熟于心,从来都是极其向往的,而今天,他终于亲自登临岳阳楼,那份激动难以言表。这一片浩大的湖水,就是吴国和楚国的国界线啊,曾经上演过多少兴亡更替。起伏的波涛,映照着天光云影,就像是天地都在湖中动荡,何其壮观啊。

唉,动荡,动荡,整个大唐国土,不也是动荡不安吗?自己颠沛流离,不更是如此?亲戚朋友没有一字往来,自己既老且病,连安身之所都没有,只能寄身于一叶扁舟。唉,青年的壮志,中年的奔波,最后竟一事无成,一无所有。而这些,不正是因为身逢兵荒马乱的年代吗?想到自己的命运,想到天下人的命运,他靠着轩窗,情难自禁,不由涕泪交流。

这就是杜甫,命运再困苦,身体再痛楚,内心再悲戚,他对于国家民族的关心,却始终没有磨灭。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