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伤哀婉朦胧美的晚唐诗的唯美倾向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晚唐社会混乱,政局逐渐走向崩溃。李商隐凄艳典丽的诗歌,于感叹身世、忧时悯乱中流露出浓厚的感伤气息,善于表现忧伤哀婉的心绪,具有引发联想和暗示情味的朦胧美。晚唐诗坛流行追随前人诗风的小家数,除杜牧还能独自树立外,有追随贾岛、姚合的“苦吟”诗派,也有皮日休、陆龟蒙等人的愤世嫉俗而隐逸遁世的诗派。各家各派的共同倾向除了致力于艺术形式的精工细琢外,还用苦闷象征代替功利目的,集中于感觉和情绪的抒发,追求韵外之致。晚唐诗表现出带有浓郁伤感情绪的唯美倾向,以哀怨悱恻为美,以高华圆融为美,以清幽奇峭为美,以淡泊情思为美。

一、忧伤哀婉的朦胧美

一样风流情不同,魏晋人物晚唐诗。李商隐是唐诗发展到晚期最有成就的诗人,以感伤气息浓郁的唯美诗篇登上了晚唐诗歌创作的艺术最高峰。

李商隐(约811—约859),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但祖辈已移居郑州荥阳(今河南荥阳县)。因其父任获嘉县令,他三岁左右随父赴浙,不到十岁时父亲去世,只得随母还乡,过着艰苦清贫的生活。大和三年(829)移家洛阳后,他结识了白居易、令狐楚等前辈。令狐楚欣赏他的文才,亲自授以骈体的章奏之学,让他与其子令狐绹等交游,后又聘他入幕为巡官,曾先后随往郓州、太原等地。大和七年(833),令狐楚调任京职,李商隐自太原返乡,曾入王屋山学道。开成二年(837),经过长期刻苦学习,并由于令狐绹的延誉,李商隐得中进士,然后一度赴兴元(今陕西汉中),入属于牛党的令狐楚幕。但令狐楚死后,他转入属于李党的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还娶王女为妻,这引起令狐绹等人嫉恨,说他“背恩”、“无行”。开成三年(838),他应博学宏词科试,先被录取,吏部报中书省复审时被刷落,理由是“此人不堪”。开成四年(839),李商隐出仕秘书省,为校书郎,不久调弘农尉,因触忤上司受到申斥,他愤而辞职。会昌二年(842),他再应书判拔萃试,授秘书省正字,但很快因母丧去职。在他重入秘书省后不久,唐宣宗即位,牛党得势,李党纷纷被贬逐,李商隐也于大中元年(847)随郑亚远赴桂海,任掌书记之职。在生命的最后十余年间,他曾三次离家远游去做幕僚,大中十二年(858)方因病去职还乡,就在这年岁尾或下年初,他逝世于郑州,享年不足五十。

在诗歌创作方面,李商隐开始时醉心于李贺那种奇诡冷艳的风格和南朝轻倩流丽的诗体,有意加以综合而写了一些歌唱爱情的诗篇。但大和九年(835)的“甘露之变”,使他目睹朝官大量被杀、宦官擅权的黑暗政局,思想和创作都发生了转变。他写下了《有感二首》、《重有感》等诗,批判血淋淋的腐朽政治已相当深刻有力。在刘蕡抨击宦官乱政而被贬谪并死于非命后,他忧伤不已,写了多首诗为之申冤。其《哭刘蕡》云:于叹夕阳中表达迟暮之感和沉沦之痛,个人生活的不幸,使他的感伤情绪逐步发展为颓唐乃至颓废,可这时他的诗艺已臻炉火纯青的境地,尤其是以七言律绝为主体的大量无题诗和咏史诗,成为他最具独特风格的代表性作品。李商隐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可以说主要是由咏史诗和无题诗创作的成功而奠定的。

上帝深宫闭九阍,巫咸不下问衔冤。黄陵别后春涛隔,湓浦书来秋雨翻。只有安仁能作诔,何曾宋玉解招魂?平生风义兼师友,不敢同君哭寝门。

借上帝九门深闭,指责统治者的昏庸和冷酷,对师友凛然身死异乡的“风义”深表悲恸,这也表明了李商隐的政治态度。从开成三年(838)起,他谋求京职以实现政治理想,想做一个“中禁词臣”,以文才为唐王朝服务,可由于碰壁甚多,他对官场、文场和朝廷政治的观察和思考趋于深刻,对前途不免失望。他在《安定城楼》中说: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抒写“欲回天地”的抱负和忧愤国事的情怀,以及被当权者猜忌的无奈,诗风已表现出从悲愤向哀婉感伤过渡的趋势。与此同时,他的诗歌艺术,特别是五、七言律绝的写作技巧越发精进,逐渐形成哀婉情思与凄艳朦胧意境相结合的成熟风格。大中元年以后,李商隐的政治理想濒于破灭,思想上产生了日益严重的危机感和幻灭感,他在《乐游原》中说: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擅长写政治讽喻诗和咏史诗。由于陷于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中,进退失据的忧伤常围绕着他,使他想得更深,对时局有清醒认识。他在《重有感》中说:

玉帐牙旗得上游,安危须共主君忧。窦融表已来关右,陶侃军宜次石头。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昼号夜哭兼幽显,早晚星关雪涕收。

直接对“甘露之变”发生后的政局表示不满,斥责宦官专权,但更多的时候,李商隐是通过个人身世遭遇的歌咏,表现对现实重大政治问题的肯定或批判,把政治上的感触和生活里的抒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其二:

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愁人。玉盘迸泪伤心数,锦瑟惊弦破梦频。万里重阴非旧圃,一年生意属流尘。前溪舞罢君回顾,并觉今朝粉态新。

托物寓怀而暗含比兴讽喻,透露出政治上不得意的忧伤和苦闷。再如《曲江》:

望断平时翠辇过,空闻《子夜》鬼悲歌。金舆不返倾城色,玉殿犹分下苑波。死忆华亭闻唳鹤,老忧王室泣铜驼。天荒地变心虽折,若比伤春意未多。

通过曲江畔夜鬼悲歌、华亭唳鹤的隐喻性描写,曲折地反映“甘露之变”中宦官大量屠杀朝士的政治事变。诗的重点在抒发“伤春”之情,慨叹国家将有荆棘铜驼之悲,曲吐隐微无尽的隐忧。李商隐的政治讽喻诗多忧危凄苦之词,在精深、婉丽的翰藻中含有丰富的感情和爱憎,弥漫着浓厚的感伤气息。

李商隐咏史诗也具有政治讽喻性质。他在《咏史》中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其咏史诗的深刻性,在于能够从政治的角度来看待一些历史现象,把封建帝王的荒淫恶习同政治上的祸国殃民联系起来思考,忧国忧民,以古讽今。如《梦泽》:

梦泽悲风动白茅,楚王葬尽满城娇。未知歌舞能多少,虚减宫厨为细腰。《隋宫》: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李商隐的咏史之作,大都是借托史事,寄其吊古伤今之意,注意构思的凝练和取材的精当,具有较强的讽刺性。如: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贾生》)

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咏史》)

龙池赐酒敞云屏,羯鼓声高众乐停。夜半宴归宫漏永,薛王沉醉寿王醒。(《龙池》)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马嵬二首》其二)

这些咏史诗,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融合在一起,想象生动,感觉逼真,将历史陈迹和传闻写活了。在发思古之幽情时,要么用假想之辞描绘虚构的场景,以便更深刻地揭示讽刺对象的本质;要么抓住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深入开掘,使之具有更丰富的思想蕴含。李商隐将自己的伤感和议论自然地渗透进诗歌意象里,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和深长的韵味,从而增强了咏史诗的艺术表现力。

无题诗是李商隐最为人传诵的作品,包括以“无题”为题的诗十五首,和以句首二字为题的“准无题”诗近三十首。一般认为,这些作品是作者抒写不愿明言的生活遭遇和思想感情的诗篇,具有情思隐秘、意旨朦胧的特点。

李商隐无题诗的性质和内容并不单一,有的香草美人的寄托痕迹比较明显,有的则纯粹是恋爱相思的凄美绝唱。他在《有感》中说:“非关宋玉有微辞,却是襄王梦觉迟。一自《高唐赋》成后,楚天云雨尽堪疑。”因其所抒写的是交织着希望与失望的爱恋心理,总是隐约和诗人的不幸身世及人生体验有着某种联系,不能截然排除其中含有更深的隐痛,云雨情中或许真有某种寄托。如其《梓州罢吟寄同舍》所说:“楚雨含情皆有托,漳滨卧病竟无憀。长吟远下燕台去,惟有衣香染未销。”他的一些无题诗,在爱情吟咏中融入对社会人生的凄凉体验,表现进退失据时那种恍惚不定、总是若有所失的情感,既可以理解为单纯的情诗,但又不仅仅只是爱情诗。如《无题二首》: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其一)

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其二)

前一首写青年女子与对方邂逅,渴望相见而不得的心情,可能寄寓了作者仕进机缘稍纵即逝后落拓不遇的感伤。后一首写幽居未嫁女子遭猜忌的不幸,寄寓自己遭朋党排斥的身世之感,属寄托痕迹较明显的作品。此类无题诗中表现的爱情心理,可以说是追忆令人渴望的恋情,又可以说是一种茫然失措的心理体验,是人在窘途时忧伤心绪的形象化表现。

李商隐的无题诗大部分应属于纯粹的情诗,作者用象征和暗示手法写爱情生活中的种种感触,情感细腻而意象鲜明,能引起读者由此及彼的丰富联想。如《无题二首》其一: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两心相应一点通,但徒留艳羡不已的回忆和有缘无分的忧伤,非常失意怅惘。再如《无题四首》: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其一)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其二)

两首诗都是写相思苦恋的,前一首所思念的人远在天边,只能寄意于渺茫的梦境和梦醒时的追忆;后一首言相思的春心无法抑制,可春心的萌动总是让人失望。又如《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描写执着于苦恋的怨旷之情,明知别后会合无望,仍痴心不改、生死不渝,伤别复伤春,已近于极度忧伤的爱情绝唱了。这种交织着希望与失望而带有感伤情调的情诗之美,令人心醉神迷。

无题诗展现了李商隐善于传达隐秘难言的心理感受、善于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来抒发幽情孤绪的高超艺术本领。他并不注重情爱事件的交待与勾勒,而是着重营造和渲染含凄美情致的意境氛围,抒写可望而不可及的忧伤,创造出惝怳迷离的朦胧诗之美。李商隐的“准无题”诗也写得相当出色。如《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关于此诗的题旨,有恋情说、悼亡说、听瑟曲说、编集自序说、自伤身世说等多种解释,真是“一篇《锦瑟》解人难”。因诗中所咏是作者当时已“惘然”的情事,属于别人无法知晓的个人情感体验,是经过人生沧桑之后,诗人“思华年”时藏于内心深处的惘然无端的忧伤记忆,只可意会而难以言传,可以想象而难以落实。

李商隐灵心善感而一往情深,近体律诗写得很好,如果说杜甫是唐代七律发展史上的第一座丰碑,那么,李商隐的七言律就是第二座里程碑。他继承了杜诗格律谨严、沉郁顿挫的作风,又融合了齐梁诗的浓艳色彩和李贺诗的修辞技巧,形成了深情绵邈、绮丽精工的独特艺术风格。如《重过圣女祠》:

白石岩扉碧藓滋,上清沦谪得归迟。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

将“长吉体”诗的奇艳移入律体,语言绮丽而对仗工整,音律圆美婉转;爱用冷僻的典故,故诗中的意象特别美丽,而整体意旨却较为朦胧以至隐晦。再如《春雨》: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于写景中融合比兴象征,藉爱情遇合寄寓困顿失意的身世之感。诗中充满了迷茫与悲凉的体验,人生感慨的抒写向更深细隐微方面发展。

可以说,李商隐诗歌是忧伤心灵的象征,是一种内在生命体验的表现。他的绝句蕴含身世之感较多,深刻地反映了衰败时代的士人心态,写得深情绵邈、沉博绝丽,可以在精工富丽的辞章中,体会到他的婉转情思,而且很伤感。如: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夕阳楼》)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

李商隐善于用艳丽精致的艺术形式表达怅惘落寞的情绪,其作品多深婉精丽、韵味深厚之作,得“近而不浮,远而不尽”之趣,富于象征暗示色彩和朦胧美。

李商隐的“义山体”诗,特别是他的无题诗,对后代有很大的影响,从晚唐韩偓等人、宋初的西昆派诗人,直到清代的黄景仁、龚自珍等,都在创作风格上受过他的影响。李商隐那些表现感伤情调的歌,于凄艳哀婉中融入身世、时世之感,追求一种细约深幽的美,诗而词化的特征比较显著,如题材的细小化、情思的幽微化、声调的婉柔等,这样便在诗与词之间搭起了一座过渡的桥梁。宋代的婉约派词人,以及元、明、清许多爱情戏曲的作家,都曾虚心向他学习。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