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羁旅夔州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第一节 乱世飘泊

杜甫在夔州期间,生活窘迫,日渐衰老,忧生意识更加强烈。尽管衰老,杜甫仍然不屈服于命运,积极入世,救济百姓,深切关怀国家与人民的命运。同时在诗歌上更加走向苍劲成熟。这期间他写出了《秋兴八首》《诸将五首》等一系列名作。这些作品与前期不同,更多带有抒情性质。

严武死后,杜甫在成都失去了经济和政治的依靠,不得已离开成都,转向潇湘。他在公元765年五月初乘舟东下,从草堂附近的万里桥上船。不少人前来相送,其中有官绅,也有乡邻。四年客居成都草堂,他已经对草堂,对草堂周围的一草一木,都有了很深的依恋之情。想着这回或许将永远离开成都草堂,从此将像鸥鸟一样四处漂流,度过残生,这使杜甫在离开草堂时更加感到凄惶。

杜甫的这种心情,从他离开草堂时所写的《去蜀》一诗可以看出。

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

如何关塞阻,转作潇湘游。

世事已黄发,残生随白鸥。

安危大臣在,不必泪长流。

年过半百,白发满头,还在因为生计的原因而举家四处漂泊,实在是一件令人悲痛而伤感的事情。

杜甫一家从万里桥走水路不久,就来到嘉州(今四川乐山县)。在这里见到一位行四的堂兄,相见甚喜,欢聚畅饮了几天,接着又解缆赶路,到青溪驿停泊歇息。晚间就在这驿站前住宿,正是月圆之夜,夜里很静,杜甫无眠,于是在月下倚栏而望,见石岸上枫林中的猿与鸟都聚侣栖息,自由自在,而他这个游子却独宿于月明之夜,因畏虎而不敢出声,于是想到自己身世漂泊如转蓬,不知今夕何夕,也不知身在何处,不觉更加怀念朋友了。

杜甫原先是约好和他的朋友严六侍御结伴下峡的,但当他到达渝州(重庆),在那里等了很久,可谁知朋友总是不来,只好留下首诗先走了。诗中他希望严六侍御快点赶上,这样他们的船到达荆州的一柱观时,还可以一同登临观赏呢!严六侍御没有与他结伴而行,显然也增加了他旅途的孤独。

顺水行船,船行得非常之快,下峡之旅可谓惊心动魄,不过两岸的风景倒也十分惬意。夜间船停泊在细草微风岸边,天际星空低垂在广阔的平野之上,大江奔流月光随波翻涌。杜甫望着此境,又不觉有身世之悲、飘泊之叹了。于是作了首《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杜甫在这年的七月到达云安之后,一病不起,无法继续漂泊之旅,只好停留在云安。他这一病还真不轻,因为一路上感受湿气,肺病和风痹又发作了,直到这年的冬天都没有好转。客人来了只能勉强起身相迎,由儿子宗文、宗武搀着还要拄拐杖,头发也越来越少,人也越来越瘦,本来合身的长衣变得又宽又长。

就在杜甫暂留云安,深感愁苦的一段时期,杜甫先后看到朝廷运送严武、房琯的灵柩船只过境,心里不胜悲痛。房琯、严武都是朝廷重臣,他们都在平息叛乱和抗击吐蕃等事业中立下了赫赫功勋。死后自然也受到了朝廷特殊的恩遇,船只过境,地方官员都出城迎接灵柩,人民百姓也焚香跪拜。杜甫想到二人的功绩,想到他们与自己的交情,想到自己的老来一事无成,于是写了《哭严仆射归梓》《承闻故房相公灵梓自阆州启殡归葬东都有作二首》,以抒悼念之情。在悼念房琯的诗歌中,杜甫写道“尽哀知有处,为客恐长休”。他想将来到东都房琯归葬之处尽哀,但又恐怕客死异乡,抱憾终身。

由于有云安县的严县令的帮助,杜甫一家人在冬天移居到了严县令的水阁之中,方才免受了饥寒之苦,终于度过了这个寒冷的残冬。到了第二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杜甫住在水阁中,昼夜不断地听到杜鹃啼叫的声音,又勾起了杜甫的遐想。这种啼哭的鸟传说是杜宇的化身。杜宇是蜀人古代的领袖,曾率领蜀人开荒种地,兴筑水利。一个英明的国王死后却变成这样可怜的鸟,这引起了杜甫无限的同情。他在成都时,听到杜鹃的啼叫,就起身而拜,表示敬意。而今他卧病旅中,不能起立而拜,不觉泪落如泉。可见他内心深处还存在着浓厚的政治情节,至死都不忘有所作为的啊!

开春之后,杜甫的疾病渐渐减轻,晚春时终于从云安迁到了夔州(四川奉节)。经过一年的漂泊之旅,杜甫到夔州后总算有了安居之所,他的心情渐渐好了起来。

这次旅途的经历,使杜甫更增添了无穷的伤感。老来漂泊,本是万分凄凉,又加之旅途艰难,乱世羁旅,无所依托,更生悲戚之感。与五年前从秦地逃到蜀地相比,那一次是逃难,出入生死之境,是无奈之举,容不得有伤感之情绪;这一次是漂泊,年岁老去,因羁病在途中,又闻杜鹃啼哭,见老友灵柩,历峡中之险,不觉动了悲凉之感。这一次在旅途之中的悲凉之感是如此的强烈,明显已经不同于往时。

杜甫在乱世漂泊中所产生的浓厚的悲凉之感,正是他忧生意识的一个反映。杜甫的忧生,与那些纯哲理式的,属于生命觉醒的忧患不太一样。宋玉的“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感叹,是因为天人相感而发,由自然界草木之盛衰、日月之运行,联想到人生的华年易逝,老境将至。阮籍的“中夜不能寐,起坐弹鸣琴”,是因为政治黑暗、精神苦闷,人的自由和尊严与封建礼教产生尖锐的冲突,从而产生无法把握主体命运的悲剧心理。而杜甫的忧生则更像屈原、贾谊式的怀才不遇,流放他乡的处境与曹操式的志在千里的壮心所激荡起的情感波澜,表现为生不逢时、不为所用的忧患。杜甫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危机四伏的时代,这个时代未能给他提供一个施展才干、实现理想的环境和机会。他的诗人的认真的个性也使他难以在这个时代有所作为。但他还是在渴望有所作为,所以他只能不停地漂泊。诗人的生命在战乱中消磨,在羁旅中浪费,怎不为之心忧!艰难的时世,贫病的生活,漂泊无依的旅途,使诗人有太多的愁。杜甫敏感的心灵因沉重的漂泊之旅而变得更加敏感,于是他的漂泊旅途便表现出更加浓厚的感伤情绪和忧生意识。

第二节 不屈服命运

夔州是三峡里的山城,四周山川雄壮险恶,城下的大江滚滚东流,江面汹涌澎湃,最窄处仅仅百米。杜甫所居住的地方,正是以惊险著称的瞿塘峡口,是入蜀的咽喉,两岸绝壁相对,像两扇大门,非常有气魄。杜甫喜欢这峡中的景象,看着这种雄壮奔腾的景象使杜甫心里感觉到好像年轻了不少。

夔州留下很多关于三国时期刘备与诸葛亮活动的遗迹以及纪念地,如八阵图、武侯祠、白帝庙等。杜甫到达此地后曾多次游览。蜀主和诸葛亮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再次激发起了杜甫的雄心壮志。虽然已经白发苍苍,步履蹒跚,但他觉得自己似乎还有建功立业的希望。

杜甫虽然年老体弱,社交活动的兴头还是不减。夔州属山南东道,设有都督府,在军事与政治上都是一个重要的地方,所以夔州也是名流云集的地方。杜甫到达这里后,常常参加当地名流绅士举行的各种宴饮,虽然已经进入老年,但还是常在宴席上狂歌痛饮,醉后骏马飞驰,仿佛回到了年少时代。在这样的宴会上杜甫不服老,性格的倔强一如往昔。

有一次,杜甫在夔州都督柏中丞的府上宴饮,席上都是些年轻人,谈笑之间,自然有些瞧不起白发苍苍的杜甫,杜甫感觉很没有意思。但他不向这些年轻人服输,为了显摆自己年老尤壮,杜甫经不住劝酒,忘了自己年老体衰,大口大口地喝酒,喝了很多的酒,由于酒精的作用,一时豪兴大发,忍不住向这些年轻人吹起牛来,说你们年轻算什么!想当年我骑马射猎,那才叫英武呢!年轻人都说那是当年,现在你老啦,不中用了。杜甫急了,便找人要了匹马,要向众人显示自己的精力尤壮。他抖擞起当年放荡齐赵间,骑马射猎的威风,纵身上马,在城外陡坡向下驰骋而去,没有提防一下子给马掀下鞍来,伤得不轻。当地官绅闻讯,都带着酒来探视。杜甫说那算什么伤,你们何必小题大做呢!就忍住疼痛装着没有事似的,又随着大伙儿携着酒食去清溪旁宴饮。一时酒肉堆积如山,奏乐开宴丝竹感人,杜甫指着西斜的太阳说可别空过了时光,与众人笑着闹着干了一杯又一杯。喝得豪兴大起,杜甫叫人拿了纸笔,作了首《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解嘲说:

甫也诸侯老宾客,罢酒酣歌拓金戟。

骑马忽忆少年时,散蹄迸落瞿塘石。

白帝城门水云外,低身直下八千尺。

粉堞电转紫游缰,东得平冈出天壁。

江村野堂争入眼,垂鞭亸鞚凌紫陌。

向来皓首惊万人,自倚红颜能骑射。

安知决臆追风足,朱汗骖犹喷玉。

不虞一蹶终损伤,人生快意多所辱。

职当忧戚伏衾枕,况乃迟暮加烦促。

明知来问腆我颜,杖藜强起依童仆。

语尽还成开口笑,提携别扫清溪曲。

酒肉如山又一时,初筵哀丝动豪竹。

共指西日不相贷。喧呼且覆杯中渌。

何必走马来为问,君不见嵇康养生遭杀戮!

这首诗辞藻风流,意兴横飞,虽老而不服老的情状写得很是生动传神,把杜甫的精神世界表达出来,从中可以看到一个倔强不屈,而又好热闹显摆自己的老头儿,结果闹出了笑话。但众人还是对老头很友好,携了酒食来看他,结果他又与他们一起喝酒,喝得酩酊大醉,口出狂言,说什么祸福无常,且尽生前有限杯。还举嵇康著《养生论》却惨遭杀害的例子来证明祸福无常,及时行乐的重要性。显然把醉酒后马失前蹄的事情忘之脑后了。

杜甫的虽老尤倔,在众官绅面前骑马显摆,或许也是迫不得已。身依权门,怎么得也要为权门开心逗乐,于是只好硬将老翁作年少,上马表演了一番,未料坠落马下。这也是杜甫屈辱的寄居权门生活的一个写照吧。但杜甫成了白发老翁,犹敢于骑马表演当年“放荡齐赵间”的雄风,也可以从中看出杜甫的另一番精神世界。

第三节 抨击地方陋习

夔州虽然山水风景很好,但是土地贫瘠,人民困苦,由于峡中与外界交流难通,因此当地沿袭下来的陋习很多,可谓“形胜有余风土恶”。杜甫到达夔州生活一段时间后,就深切感受到了这里风土人情上存在的弊端。

杜甫看到夔州的女人不少已有四五十岁,头发花白了,可还没有找到婆家。因为战乱频繁,男子出征多阵亡,导致峡中男丁缺乏,女子就更难出嫁了,她们只好一生抱恨嗟叹自己的不幸命运。此外,这里男尊女卑的现象很严重。风俗是男坐女立,男子操持家务,女子在外边干活,女人们每天都要爬上险峰,砍了柴到集市上去卖了养家糊口。不顾死活地上盐井贩卖私盐牟利。她们多是老姑娘,到老都垂着双鬟,还将野花山叶同银钗插在一起。她们衣衫单薄,蜷缩在山石根下避寒。

当地的人们和外地人对这些老处女深表鄙夷,说她们相貌丑陋,所以找不到丈夫。但杜甫却不信,如果说巫山这一带的女子是因为长得又粗又丑才找不到婆家,那么这里又为什么会产生古代著名美女王昭君呢?显然这里女子的粗丑并非天生,而是恶俗使然。

杜甫看着那些负薪而行的峡中老处女,不觉为这些乱世山区的寒女深表同情,写下了《负薪行》一诗:

夔州处女发半华,四十五十无夫家。

更遭丧乱嫁不售,一生抱恨长咨嗟。

土风坐男使女立,男当门户女出入。

十有八九负薪归,卖薪得钱应供给。

至老双鬟只垂颈,野花山叶银钗并。

筋力登危集市门,死生射利兼盐井。

面妆首饰杂啼痕,地褊衣寒困石根。

若道巫山女粗丑,何得此有昭君村?

这一首诗里,最主要的是抨击了男尊女卑的地方陋习。杜甫深刻地分析了男尊女卑的社会原因以及现象。主要是战争导致男少女多,人以稀为贵,所以男尊女卑较别处更为严重。由于女子承担了更多的劳动,而且由于当地山水险恶,导致女子容貌的粗丑。这首诗对夔州的地方妇女饱含了同情,而对当地男子的好逸恶劳给予了抨击。看得出诗人内心对于受歧视与压迫的人民是有更多的同情心的。

杜甫是北方人,峡中男子亲南人远北人,想必杜甫在此或许不受欢迎,因此,他对于这一带人的陋习看得更加深刻。

外面的人都说峡中人气量狭小,对这里生活的男子很是不屑。杜甫却为这里的人辩护,他认为不是这里的山水恶造成男子们的如此恶俗,而是生存环境与未受教育使然。若说这一带的男子中没有英俊的人才,那为什么秭归却出过伟大的诗人屈原?

于是杜甫写下了《最能行》一诗,其诗云:“峡中丈夫绝轻死,少在公门多在水。富豪有钱驾大舸,贫穷取给行艓子。小儿学问止《论语》,大儿结束随商旅。欹帆侧柂入波涛,撇漩捎濆无险阻。朝发白帝暮江陵,顷来目击信有征。瞿塘漫天虎须怒,归州长年行最能。此乡之人气量窄,误竞南风疏北客。若道世无英俊才,何得山有屈原宅?”

诗中对峡中男子的驾船本领进行了赞赏,对他们好逸恶劳、压迫女性、轻生逐利、气量狭小有所不满,但杜甫最后还是高度评价这里的男人中的俊杰之士,如屈原等。表明他对外界舆论的反驳态度,对峡中人民的聪明与智慧进行了维护。

地方民风习俗是一个地方长期的文化积淀。这种文化积淀优秀的多,但其中也会有糟粕。比如杜甫所讲的夔州人的几大突出缺点:男尊女卑、重利轻生、气量狭小、亲南人远北人等,都是一些很严重的风俗陋习。它是长期的历史积淀形成的。如重男轻女上千年来都是如此,亲南人远北人的原因之一是当时北方发生严重战乱,如安史之乱等,而南方相对受到的冲击较小,所以南方要比北方经济上富裕些,而且夔州地处三峡之端,处于南北文化的交汇点,北方人多从此处下峡浪迹入南方,而南人由此溯江而上的少,自古如此,因此会发生重南人轻北人的社会思潮。

夔州处崇山峻岭,地僻人稀,缺乏与外界文化的必要交流,因此千百年遗留下来的传统风俗陋习很难得到根治,这种风俗形成了社会痼疾,如男尊女卑导致女人四五十岁找不到夫家,这些严重影响了当地人们的生活。杜甫写诗揭露这种不良的地方习俗,目的是以他的新文化思想对当地的传统民风陋习进行教化与斧正,他为当地移风易俗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第四节 秋天的感伤

杜甫在夔州,起初并没有久居于此的意思,他是要南下潇湘的,只是羁旅于此,所以被迫在夔州定居下来。这样,在夔州的生活无疑就要增加些悲凉与感伤的色调了。

即便是羁旅于夔州,杜甫也不得不作居家在此的生活打算。他像当地的山民一样,在山坡上架木盖起简易的房屋。这些房屋散布在山腰,好像是鸟巢一般。房子建好后,他又按照夔州人民的习惯,用竹筒把水从山泉引到他所居住的地方。夔州的山区盘绕着无数引水用的竹筒,有的长几百丈,其中就有杜甫的。夏天里这些竹筒可派上了大用场,杜甫有口渴的毛病,一到夏天需要喝大量的水解渴。可偏偏在这个时候水筒损坏了,是被山上的石头掉下来砸坏的。杜甫渴得要命,忙命仆人阿信去修补。仆人早晨去的,爬山越岭,修好竹筒回来已经是黄昏。杜甫对他感激不已,忙拿出自己最好的东西来给他吃,以报答他的功劳。

杜甫听说乌鸡能够治疗风湿麻病,秋天还可以吃蛋,就养了一大群乌鸡,连母鸡带雏鸡共约五十只。还让仆人砍了些竹子,做了鸡栅栏。可是这些鸡中的一些聪明者想方设法从栅栏的缝中穿过去,弄脏屋子。杜甫忙让儿子宗武把鸡栅栏加密。这年夏天他每次从武后祠古柏下乘凉回来,总要问宗文这群鸡的表现。后来,由于都督的允许,杜甫还接管了一片约四十亩的柑林。这些琐碎的事情花去了杜甫不少精力。为了像当地人一样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生存下去,杜甫是煞费苦心。

不久杜甫又迁入了西阁客堂,大概是夔州都督茂柏林借给他的一处地方。搬迁过后不久,下了一场雨,一雨便成秋,秋天很快就到来了。“自古逢秋悲寂寥”,诗人杜甫也不例外。羁旅夔州,寄居西阁的杜甫,想到自己在此的一番艰难的生存经历,想到前途缈缈,国事飘摇,看着外边渐渐生起的秋意,更加增添感伤,免不了做悲秋之诗。于是作了《秋兴八首》,借秋来伤逝叹老,缅怀旧事,表达自己内心的悲国情怀。

《秋兴八首》其一借秋而伤羁旅:“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意思是说,秋露摧残了枫树的林子,巫山巫峡一派萧森气象,江间白浪涛天,塞上风云接地,旅途两见菊花开,我还是照样在洒往日洒过的悲秋之泪,真没想到船一系缆就滞留此间,仿佛连我的思乡之心也一起系得死死的松不开,天冷了到处都在赶制寒衣,高高的白帝城傍晚响起了急促的砧声,虽说我的妻子儿女都在身边,依然惹起我羁旅天涯、客子无衣的哀伤。

其二写夔州暮景和望长安不见、缅怀旧事之情:“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查。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意思是说,夔州孤城落日西斜时分,我总是凭着北斗星眺望正北的京城。听到猿鸣声禁不住落下泪来,才知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是实情。我想随节度使入朝的打算落空了,客中伏枕卧疾,沉思间,忽被隐伏在山城楼上女墙边的笳声惊醒,那石头上藤萝梢头的月亮,已照到芦荻花了。诗人百感交集,不觉时光流逝的心情依稀可见。尤其是在夔州北望长安路迢迢,千山阻隔,这种对沉浮不定的故都的思念之情就更加显出一种悲剧感。

其三写清晨登临西阁楼头的所见所感:“千家山郭静朝晖,一日江楼坐翠微。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诗的意思是说,这千户人家的山城,在朝阳的照耀下静悄悄的。群山环抱着江楼,我天天都要到这楼上来,坐在这翠微的山色中。可羡那在江边停一两宿的渔人还是泛舟而去,即将南翔的秋燕,又何必上下翻飞,故意跟我这个羁旅之客告辞。汉朝的匡衡向皇帝直谏,他把功名看得很淡薄,刘向传授经学,怎奈事不遂心。古人尚且如此,我更是不必说了,我少年时代的同学们,他们现在都已发迹,住在长安附近豪室聚集的五陵。表达了国家遭难,自己怀才不遇,漂泊异乡而不得展其才的悲哀。

其四慨叹长安政局的多变和边境的战乱频繁:“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迟。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意思是说,听说长安的政局像棋局般变化不定,人生百年仅就我所经历的事情就已经很可悲的了。王侯府第都已经换了新主人,现今的衣冠人物可完全不是以往的一批了。近年来吐蕃回纥相继入寇,京城正北的关山金鼓震天响,征西戎马倥偬羽檄飞驰。《水经注》记载说,鱼龙以秋日为夜,秋分而降,蛰寝于渊。当此鱼龙蛰伏,秋江寂寞之时,我不禁想起我过去蛰居长安的种种经历来。展示了自己心忧国家政治的悲情。

其五记殿前景象和早朝情事:“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诗的意思是说,汉时蓬莱宫阙对着终南山,承露盘的铜柱很高,矗立于云霄之间。西边可望见西王母住的瑶池,东边是老子入关时紫气东来的函关。开元中,每月朔望,皇帝受朝于宣政殿,众人不得见之,其遮蔽皇帝身影的雉尾扇如云在移动,直到日出时才能看清天子的容颜。这会儿卧病沧江边上惊叹时光已是深秋,人生已到晚年,却想起以前上朝时传呼点名按顺序入朝的事情来了,其悲国之情隐含其间。

其六写远眺峡口而思曲江,慨叹玄宗的游乐致乱:“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朱帘绣柱围黄鹤,锦缆牙樯起白鸥。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意思是说,瞿塘峡口和曲江池相隔万里,而风烟遥接,同一萧森。这样,诗人的遐思就从瞿塘峡飞到了曲江,更飞到了开元盛世,想起了曲江的繁华景象。回首当日的繁华,不能不使人可怜现在的没落。这首诗由秋天里的瞿塘峡的萧瑟联想到曲江此刻的荒凉,而由此想到曲江过去的繁盛之景。两相对比,很自然地得出对玄宗荒淫误国之悲。

其七忆长安昆明池,而兴漂流之叹:“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诗的意思是说,那昆明池是汉时开凿的大工程,武帝水军楼船的旌旗仿佛仍在眼前招展。岸边织女的机丝空负了清宵明月,石鲸的鳞甲倒真是闪动在秋风里。水波上漂着累累的菰米,黑压压的好似下层的乌云,冷露沾湿莲蓬,花瓣坠落,犹如红粉凋零。这高入云天的关山要塞,只有鸟才能飞到那令人神往的地方去,可叹我浪迹江湖,回不了家乡,就像个到处漂泊的渔翁。

其八思长安京畿胜地,忆旧游而叹衰老:“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意思是说,行经昆吾,御宿道路弯弯曲曲延绵不绝,那紫阁峰的影子遮蔽斜坡,那里有鹦鹉啄剩的香稻米,也有凤凰经常栖身的碧梧枝。游春的佳人来采拾鲜花翠羽,天黑了,神仙般的伴侣还在乘船游览,想当年我的彩笔曾经渲染过盛世的山川气象,到如今白头吟望而苦苦低垂。《秋兴八首》以此诗作结,诗人曾经描绘过的盛世景象已经不复存在,只是苦苦的追忆而已。一切都像梦似的,来去无踪,空留下白头追思之人,令人哀惋叹息。

秋天是伤感的季节,在《秋兴八首》这些诗歌中,诗人都抓住了秋天最具有伤感意韵的景物,很自然地产生各种悲凉的情感,由此而生发出思乡之情,忧国之思,怀才不遇之叹等,构成诗人悲秋悲国的主题,全方位地展示了诗人的忧生意识、对祖国无限关怀的爱国情感等。这些诗歌表现出诗人高度的艺术成就,以及他的高贵人格。

第五节 忧国忧民

杜甫在西阁客堂居住了一段时间之后,不久就在暮春时节搬迁到了灢西草堂。草堂附近有果园四十亩,果园中有枣,杜甫常骑着马到果园巡视。邻居一穷苦老妇人,常以杜甫果园的枣来充饥,杜甫对其非常怜悯,于是任其采摘而不加管束。这一故事被传为佳话。

由于生活上有了保障,杜甫的心情相对好了一些,写了大量的诗歌。而且,这时又有几件令杜甫喜出望外的事。一是他得知其弟杜观准备来看他,已经到达了江陵;另外一件事是听说河北诸节度使入朝,为代宗庆贺生日。杜甫被这一表面现象鼓舞,认为国家的复兴与统一有望。家事与国事都令他激奋,所以杜甫特别高兴,对自己所住的灢西草堂也竟然生出了很多感情来,表示要终老于此。

这一时期中,杜甫与元结的诗歌唱和,最能反映杜甫忧国忧民的苦心,也是最为人所称道的。

杜甫与元结,在抗击叛军和拯救这个时代的诗歌探索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出于共同的进步理想,相互欣赏,相互吸引,成了一种特殊友谊的典范。

元结(719—772),字次山,号漫叟。河南人。天宝六载,玄宗诏征天下士有一艺者到京师就选,他和杜甫皆应诏而入长安。但都因权奸李林甫从中作梗,不得录取。天宝十二载,元结中进士。曾参加抗击史思明叛军,立有战功。后历任道州刺史、容管经略使,因遭权臣妒忌,辞官归隐。明人辑有《元次山文集》,又曾编选《箧中集》行世。散文多涉及时政,风格古朴。作诗注意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

广德元年(763年)冬,道州被当时称作“西原蛮”的少数民族统治者占领五十余日。这年元结授道州刺史,次年到任,有感而作《舂陵行》。序说:“道州旧四万余户,经贼已来,不满四千,大半不胜赋税。到官未五十日,承诸使征求符牒二百余封,皆曰:‘失其限者,罪至贬削’……此州是舂陵故地,故作《舂陵行》以达下情。”

作为道州刺史,元结同情人民的疾苦,上书朝廷减免人民的赋税,因而作《舂陵行》一诗。

军国多所需,切责在有司。有司临郡县,刑法竞欲施。

供给岂不忧?征敛又可悲。州小经乱亡,遗人实困疲。

大乡无十家,大族命单羸。朝餐是草根,暮食仍木皮。

出言气欲绝,意速行步迟。追呼尚不忍,况乃鞭扑之!

邮亭传急符,来往迹相追。更无宽大恩,但有迫促期。

欲令鬻儿女,言发恐乱随。悉使索其家,而又无生资。

听彼道路言,怨伤谁复知!“去冬山贼来,杀夺几无遗。

所愿见王官,抚养以惠慈。奈何重驱逐,不使存活力!”

安人天子命,符节我所持。州县忽乱亡,得罪复是谁?

逋缓违诏令,蒙责固其宜。前贤重守分,恶以祸福移。

亦云贵守官,不爱能适时。顾惟孱弱者,正直当不亏。

何人采国风,吾欲献此辞。

这首诗开头即直言述说了人民的惨状,屡经战乱后,民生凋敝,绝大多数人死亡,遗民早吃草根,暮食树皮,无力说话,说话就像要断气的样子。接着陈述自己对待他们的怜悯之心,不忍追索他们,更不忍鞭笞他们。但邮亭的符牒一封接着一封,只有催促,丝毫没有因为人民遭难而减赋的意思。因此只能想让他们卖儿鬻女,但又恐怕命令一下变乱相随。想派人搜刮他们的家,但他们又无生活下去的必要物资。他们在道路上哀怨,但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痛苦。去年冬天山贼打劫,人民死亡殆尽。他们希望能够见到朝廷派出的官员,能够以仁慈恩惠给予他们以安抚。为什么要驱逐他们而不给他们活下去的机会呢?安民是天子的使命,我持有天子给予的符节,当然应该尽到责任。如果州县因乱而亡,获罪的是谁呢?前贤重安守本分,而不以祸福改变自己的态度。贵在守住为官的准则,不爱自己的身家性命,只怜惜那些孱弱的人民的生命,正直而无所污。如果朝廷有人下来采国风,我将以这首诗相献。

这是元结的一首经典名作,诗中既有对百姓苦难命运的描叙,又有对各级官吏的横征暴敛的批判,还有作者正直的表白。这首诗所反映的深广内容,与杜甫的《三吏》《三别》等经典名诗一样,同样具有史诗式的特征。在唐诗中,如此集中地反映人民的苦难生活,使人触目惊心的作品,是不多见的。

元结后来又作了《贼退示官吏》。序言说:“癸卯岁,西原贼入道州,焚烧杀掠,几尽而去。明年(广德二年,764年),贼又攻永破邵,不犯此州边鄙而退。岂力能制敌欤?盖蒙其伤怜而已。诸使何为忍苦征敛?故作诗一篇以示官吏。”其诗中既有回忆往昔太平岁月的盛世景象。如:“昔岁逢太平,山林二十年。泉源在庭户,洞壑当门前。井税有常期,日晏犹得眠。”又有人民的战乱之苦:“今来典斯郡,山夷又纷然。城小贼不屠,人贫伤可怜。是以陷邻境,此州独见全。”更有诗人对百姓的同情与怜悯以及对朝廷命令的反抗:“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今彼征敛者,迫之如火煎。谁能绝人命,以作时世贤?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将家就鱼麦,归老江湖边。”

这首诗对人民在战乱中遭受的苦难进行了形象的描叙,对能够抗拒征敛命令的人给予了高度赞扬,称之为贤人,表明了作者为民请命的思想。最后说自己想把朝廷符节交给别人,自己归老江边。这是对朝廷压榨百姓政策的一种抗拒,同样有深广的社会内涵。

元结的《舂陵行》和《贼退示官吏》这两首诗经过多方周折,历时二三年,好不容易邮送到杜甫的手里。杜甫读后十分感动,想不到在这时又读到了继承《诗经》传统,合乎比兴体制的诗,他立即便写了《同元使君舂陵行》以表达感慨。并在序言中高度评价了元结等人。序说:“览道州元使君结《舂陵行》兼《贼退后示官吏作》二首,志之曰:当天子分忧之地,效汉朝良吏之目。今盗贼未息,知民疾苦,得结辈十数公,落落然参错天下为邦伯,万物吐气,天下小安可得矣。不意复见比兴体制,微婉顿挫之词,感而有诗,增诸卷轴,简知我者,不必寄元。”诗云:

遭乱发尽白,转衰病相婴。沉绵盗贼际,狼狈江汉行。

叹时药力薄,为客羸瘵成。吾人诗家流,博采世上名。

粲粲元道州,前圣畏后生。观乎《舂陵》作,欻见俊哲情。

复览《贼退》篇,结也实国桢。贾谊昔流恸,匡衡常引经。

道州忧黎庶,词气浩纵横。两章对秋月,一字偕华星。

致君唐虞际,淳朴忆大庭。何时降玺书,用尔为丹青?

狱讼永衰息,岂惟偃甲兵!凄恻念诛求,薄敛近休明。

乃知正人意,不苟飞长缨。凉飙振南岳,之子宠若惊。

色沮金印大,兴含沧浪清。我多长卿病,日夕思朝廷。

肺枯渴太甚,漂泊公孙城。呼儿具纸笔,隐几临轩楹。

作诗呻吟内,墨淡字欹倾。感彼危苦词,庶几知者听。

杜甫的这首和诗,不是一般的应酬之作,而是借元结作一榜样,来表明自己的治乱之道。朝廷只要征诏像元结这样的爱民轻税的州郡长官为公卿大臣,就能平息战乱,天下大治。此外,杜甫的这首和诗,也在诗歌上提出了自己的创作观点,即想在同道者中提出一种“知民疾苦”和“忧黎庶”的“比兴体制”。这在客观上开了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先声。杜甫在序言中说“简知我者,不必寄元”,这说明杜甫和元结之间并非仅仅只是私谊深,而且在政治与诗歌改革等方面都有着相似的观点。

杜甫和元结的交往,与杜甫和李白等人的交往不一样。杜甫与李白等人的交往,主要是诗歌艺术和个人友情之间的交往,从中能够彼此感受到一种古往今来伟大文豪在文化上的惺惺相惜,是彼此在文化上的认同。而杜甫与元结的交往,虽也因为文化的缘故而有深交,但这种交往却是因为彼此有着相似的政治见解,彼此引为同道。这是文化、政治多种交流所产生的共同好感,在与杜甫同时代的文人中,这是仅有的一个特例。因此杜甫与元结的交往,对杜甫的人生来说也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他们之间可以说是一种神交。

像元结这种具有高度的爱国主义、忧国忧民情怀,拥有拯救民族灾难的大智慧的爱国主义诗人,在杜甫那个时代,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因此,杜甫格外珍惜与元结之间的友谊。在儒家仁政思想中,轻刑、薄敛是一个重要内容。安史之乱以来,唐朝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统治者为了战争和享乐的需要,加重了人民的赋税。诛求多门,赋税过重,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杜甫对此弊政也多有批判。在国步艰难、民不堪命之时,作为统治者一员的道州刺史元结能够忠于职守,为民着想,减轻民众负担,抑制巧取豪夺的贪官污吏,这是很不简单的。杜甫与元结的相互唱和之诗,以仁者的真诚和勇者的胆识,在反诛求问题上持之以恒地呼吁、警告、批判,以期引起执政者的注意,拳拳的爱民忧国之心是很宝贵的。

第六节 重视农事,救济百姓

到了秋天,杜甫携带家人搬迁到了东屯。之所以移居东屯,是因为这里有一百顷公田,夔州都督茂柏林委托他代为管理。这东屯原是当年公孙述屯田之所,他为了解决军粮,才开垦了这片土地。这一百顷地从汉到唐一直是官有土地。代管这么多的公田也是很大的责任,而代管土地的行官张望又很不负责任,所以杜甫只好迁来此居住。

这时,杜甫的生活更加忙碌起来,而且这时他身边的仆人也多了。他常到农田里巡视,指挥人忙这忙那,生活很是不闲。杜甫对于农田管理极为重视,因为他认识到粮食关系到民生疾苦。

杜甫代管这片田地之后,管理得特别的认真。插秧时,他亲自吩咐布置,没几天就插好了。大江北岸的东屯,万亩水田平得像桌面。六月里青青的禾苗一片,千畦稻田中碧泉历乱。秧刚刚插完,就要引水加以灌溉,杜甫又轮番更替地派遣仆人到附近的方口塘去,疏通沟渠挖开塘岸,使水田得到充分的灌溉。行官张望回来对杜甫说,公家私人的田地都安置好了,水灌得很足不怕天旱。杜甫怕张望说的话不真实,又问家童们田地灌得怎样,他们说这不是明摆着的嘛。杜甫瞧着东边溪畔,听着行官张望与仆人们的汇报,眼前就不自觉地浮现出那里的美丽风光:茂密闪亮的秧田像青翠的羽毛,又像挺秀地生在这地上的银镜,鸥鸟飞到了镜里来,关山映在明净的水中仿佛是在雪边看。杜甫又想象着丰收时的景象:秋天的黑米成熟时稻谷也成熟了,舂出的上等精米白粲粲。这么多的白米真够煮早饭了,那种红米就任凭它像云霞飘散。杜甫始终希望这丰收的田土能增添客旅的口粮,能够使受苦的田家增加收成。杜甫还想,到收获时节得多掉些稻穗让众人捡,官府和我的仓库不准装得满登登的往外漫。

怀着劳动与丰收的喜悦心情,杜甫写下了《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一诗,记述六月灌溉东屯稻田事。诗云:

东屯大江北,百顷平若桉。六月青稻多,千畦碧泉乱。

插秧适云已,引溜加溉灌。更仆往方塘,决渠当断岸。

公私各地著,浸润无天旱。主守问家臣,分明见溪伴。

芊芊炯翠羽,剡剡生银汉。鸥鸟镜里来,关山雪边看。

秋菰成黑米,精凿传白粲。玉粒足晨炊,红鲜任霞散。

终然添旅食,作苦期壮观。遗穗及众多,我仓戒滋蔓。

劳动是欢乐的,田地是美好的。杜甫在这首诗里即表达了这样的情感。这是一首很生动传神的劳动诗歌,也是一首丰收诗,对丰收的景象给予了高度的赞美,喜悦之情溢于诗外。在战乱频繁的年代,杜甫对丰收在望的仿佛世外桃源的景象的铺陈描叙,表明了他在内心里对结束战乱,人民过上安居丰收生活的渴盼。因此,这首诗可谓丰收诗,是与人间的战乱景象完全相反的。

夏末初秋,快到收获的时节了,杜甫对农田更加充满期望。这时杜甫又派了女仆阿稽、小厮阿段去向那位监工的行官张望询问工作进展情况。女仆回来说,这些天老天爷长眼,东屯下了一场很足的雨水,使粟稻都快成熟了,好像可以闻见了它们发出的香味。女仆还说只是雨水也促使青蒲、稗子都旺盛地生长,不过大伙儿争着三下两下就把野草拔完了。杜甫听完了汇报,虽然高兴,但也不敢有丝毫的马虎,想到五谷是万民的命根子,农人们开春便从事农务,辛勤垦植,费了吴牛喘月的力气拉起犁耙来犁地耕地,好不容易才使秧苗茁壮成长,要是水多草长,滋生蔓延,就会毁了一年的收成。杜甫想这是千万不能大意的事情,尽管仆人们都说除了草,但杜甫还担心行官疏忽职守,遇事未必尽心思量,于是又派遣婢仆捎话,向行官张望解释他之所以这么重视的原因:秋后粮食丰收后要拿出部分来救济百姓,并不独指望堆满官家和他自己的仓。杜甫说他这不是想邀个仁里善人的声誉,他真的觉得乱世人民的景况凄凉,因此希望多收获一些,好使百姓获利更多。

杜甫作《秋行官张望督促东渚耗稻向毕清晨遣女奴阿稽竖子阿段往问》说:

东渚雨今足,伫闻粳稻香。上天无偏颇,蒲稗各自长。

人情见非类,田家戒其荒。功夫竞榾榾,除草置岸旁。

谷者命之本,客居安可忘!青春具所务,勤恳免乱常。

吴牛力容易,并驱动游场。丰苗亦已穊,云水照方塘。

有生固蔓延,静一资堤防。督领不无人,提携颇在纲。

荆扬风土暖,肃肃候微霜。尚恐主守疏,用心未甚臧。

清朝遣婢仆,寄语逾崇冈。西成聚必散,不独陵我仓。

岂要仁里誉,感此乱世忙。北风吹蒹葭,蟋蟀近中堂。

荏苒百工休,郁纡迟暮伤。

农业为国民经济之根本,是国家的命脉所致,“民以食为天”,古人生存所必须的粮食,全部依赖于农业,因此任何人都不可忽视农业劳动。杜甫虽为官僚家庭出身,与农业的耕作等劳动相去甚远,以他的身份,按理是可以远离农业,但杜甫并没有如此,他还是亲自参与代管田地、灌溉、秋收等,这体现了他对农业的重视。不稼不穑者非君子,杜甫的参与农业劳动,写出赞美农业劳动的优秀诗篇,从劳动中发现了美与快乐,他与劳动者的情怀是相通的。

第七节 对外来文化的态度

这一年的秋天,一个落叶飘飘的日子,风吹着每一个客子的衣襟。杜甫到夔州别驾元持的府邸赴宴。这是一次别宴,有客人要南下江淮。离别在即,大家都喝了些酒,杜甫想到早年在江淮漫游时的情景,便因悲秋伤世乱而倍感伤感。杜甫想到自己羁绊于此不得北归,伤感自然更多。

宴会后有乐队及戏班子助兴表演,杜甫老眼昏花,自然很难看清什么表演。所以,前边几个节目都一晃而过了,只是隐隐约约看到几个年轻女子在舞台上摇摆着,一会儿就消失了。到了最后的一幕,却见其中一个穿红衣的女子手里拎着一柄寒光闪闪的宝剑走上舞台,这女子手里的剑的光芒仿佛使杜甫的老眼一下子闪亮了起来,心也霍地一下子变得激荡开来。啊,这就是久违的剑器舞。

女子落落大方,自报家门说是临颖的李十二娘,表演剑器舞。李十二娘很年轻,长得很美,身材窈窕,简直就像杜甫六岁时见到的公孙大娘一样,杜甫不由得从末座走到最前边坐下了。他看见一阵寒光过后,李十二娘年轻而轻柔的身子如凤凰一样飞腾了起来,她高超的表演令杜甫回想起童年时代看到的公孙大娘的剑器舞。看到眼前李十二娘的身影在他眼前飞舞,杜甫心中早已经产生了浓厚的怀旧情绪,想到开元盛世的情景。那是怎样一幅美丽的图景啊!而今国破山河碎,杜甫心里禁不住一阵悲凉与叹息。

等李十二娘表演完后,杜甫就将她招来,给了些赏钱,招呼李十二娘坐下。李十二娘怯生生地说:“谢谢杜大人赏赐!”杜甫便说:“你的技艺高超,就像当年的公孙大娘表演剑器舞一样,只不过那时是开元盛世,观舞的人人山人海。而现在,就府邸上参加宴会的这么几十人。”李十二娘听了,脸上忽然闪出一丝笑容来,说:“公孙大娘是俺师父,俺是公孙大娘的嫡传弟子。”杜甫禁不住“哦”了一声,说:“啊,难怪你的表演如此精彩,原来是名家公孙大娘的弟子啊!”

杜甫眼前回忆起开元时代六岁那年看公孙大娘剑器舞时的情景来,觉得公孙大娘舞剑的场景尽管在他的脑海里尘封了近五十年,但现在突然之间就复活了起来。他禁不住拿起笔,写下了《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其诗中有: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

这些精妙的描写,足见剑器舞的艺术魅力。不但如此,杜甫还在序言中说,“昔者吴人张旭,善草书书帖,数尝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即公孙可知矣。”意思是说张旭因看了公孙舞剑而在书法上生顿挫之势,草书大进,这也是对公孙大娘剑器舞的艺术魅力的褒扬。

李十二娘轻声念着诗歌,激动得热泪满眶,说:“师父能得到您这样的赞誉,足可以含笑九泉了,您是她的大知音。”

杜甫回忆说:“你师父公孙大娘表演的剑器舞,本是西域的胡舞,还经过一番波折,才传到大唐来的。公孙大娘为使这种舞蹈在大唐盛行开来,可是立下了功绩的。她以表演这种舞蹈的高超技艺,使得这种舞蹈为大唐所接受并流行开来。”

李十二娘说:“这段历史我听公孙师父说起过。想来我师父公孙大娘为传播这种舞蹈还经历了很多艰辛的。”

原来,剑器舞在唐代流行还经历了一番波折。因为它和其他胡舞一样是外来的艺术,胡舞与南北朝所传袭下来的柔歌曼舞,像旧日的《采莲曲》《后庭花》《胡旋舞》《胡腾舞》相比,有着天壤之别。因此一开始胡舞就引来了当时一部分稳重之士的非议,有很多人指责这种舞蹈与南北朝所承袭下来的艺术存在着巨大的对立与冲突,还有人认为西域文化是一种“野蛮落后”的文化,多被汉人瞧不起。因此,当时公孙大娘的剑器舞虽然好看,观者如云,但士民在心理上一下子还是很难适应的。后来经过公孙大娘等人的卓越努力,才使得这种优秀的舞蹈在大唐逐渐流行开来。

杜甫创作此诗,很明显对这种剑器舞给予了由衷的褒扬与赞誉,含有希望汉民族能够接受胡人的文化并发扬光大的意思。

杜甫一生创作了上千首诗歌,然而直接描写歌舞的,似乎仅此一篇,写得如此生动出色,以致千百年后的读者读到这首诗时,公孙大娘舞剑的情景都历历在目。杜甫一生惜墨如金,他写这首独此一篇的长诗来描写从胡人那里传入的舞蹈,显然是别有深刻用意的,即告诫人们要善于吸收一切外来的先进文化,学习他们的先进东西,借外民族的文化使国力强盛,通过复兴文化来达到复兴国家的目的。这也许是杜甫处心积虑地写作此诗的真实目的之一。因为安史之乱是胡人给唐王朝带来的最大灾难,导致这场灾难的除了政治与军事的原因之外,还有汉民族与胡人在民族文化心理等方面相冲突的原因,这正是对外民族文化缺乏了解与交流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因此,杜甫从民族间和平相处、复兴民族的高度出发,对吸收外来文化给予了高度重视,良苦用心可见一斑。

但对于同是外来文化的糟粕如泼寒胡戏,杜甫却表达了截然不同的态度。

所谓泼寒胡戏,这种戏要在寒冷的季节里,在大街上浑身赤裸着向行人挥水以取乐。这在胡人那里正好满足了他们粗犷的游猎民族的风习和心理,但对于讲究仁义与教化礼仪的大汉民族来说,恐怕就有伤风化了。但昏庸的唐中宗复位以后,耽于嬉戏,曾御洛阳城南楼观泼寒胡戏,导致这种戏在大唐曾经风行一时。

泼寒胡戏这种胡舞与剑器舞这种精美绝伦的舞蹈艺术相比,就显得粗俗不堪。浑身赤裸着在大街上向路人挥水,这简直是乡村孩儿的耍闹,有何艺术可言?传言安禄山在假惺惺地拜杨贵妃为母而举行净身仪式时,就浑身赤裸着用手向母后杨贵妃等一群宫妃挥水,以资取闹,那场景既荒唐又淫荡。经历了安史之乱的杜甫,自然对安禄山的这一幕丑陋行为铭刻在心。对泼寒胡戏这种糟粕的艺术就更不存好感,因此杜甫对泼寒胡戏的态度是明显反对的。

由于上层社会的一些礼仪之士的一致反对,泼寒胡戏在开元元年(713年)被禁止,而剑器浑脱舞还是在唐朝流行起来了。

鲁迅先生对外来民族的文化倡导“拿来主义”,这与杜甫对外来民族文化的态度是一脉相承的。一个民族,要想使自己快速繁荣,就必须善于取舍外民族的东西。杜甫在对外来民族文化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在当时是很具有进步意义的。

第八节 魂牵梦萦故土

杜甫的一生漂泊如转蓬,他的脚步好像无法停留,始终都在奔劳的旅途中。从家乡巩县到洛阳,到青年时代的壮游天下,然后是困居长安十载;从长安出来,又至凤翔、羌村、长安、华州、秦州、同谷、成都、梓州、夔州……开始了一生更加艰辛的流离生活,一直到死,他都没有能够回到故土。古时人们重“落叶归根”,而他四海为家,居无定所,与故土无缘,但生活的艰辛与政治的失意并没有使他失去对故土的怀念。恰恰相反,正是这种无法与故土终相守使得他魂里梦里都是故土,形成了他一生精神的内核之一。这使他在羁旅异乡的时候比常人更加的痛苦,更加的思念故土。

杜甫心中的故土有很多处,包括出生地老家巩县瑶家湾,还有青少年时代曾经生活的洛阳。除此之外,推而广之,可涵盖杜甫曾困居的长安,曾经短暂生活过的羌村、秦州、成都等地。凡是杜甫曾经生活过的地方,都流下了他深刻的生活的印记,这些都可以算是杜甫精神上的故土。他在离开这些地方后,都对这些地方充满了怀念之情,写下了许多描写故园生活的诗歌。

杜甫一生中,有很多的诗歌是关于对故土的怀念的。如《大麦行》中有“安得如鸟有羽翼,脱身白云还故乡”,这是很笼统地表达了对故土的深切怀念;在《阆山歌》中有“中原格斗且未归,应结茅斋看青壁”,表达了对中原故土的深切思念;在《冬至》诗中有“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在《愁》中有“渭水秦山得见否?人今罢病虎纵横”等诗句,表达了对秦地的思念和对故土的深情。

对故土的怀念,尤其是对京都洛阳与长安的怀恋,是杜甫怀念故土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洛阳与长安在杜甫的精神世界里,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洛阳是杜甫成长的地方,也曾在此参加过科举考试,还是他与大诗人李白初次相遇之所,洛阳留下了他许多人生的美好回忆。长安是他政治上的失意与苦痛之所在,是他忧君忧民的寄托之所。因此,洛阳与长安对杜甫来说意义重大。所以杜甫一生中多有怀念长安、洛阳的诗句。如《遣兴三首》中有:“昔在洛阳时,亲友相追攀。送客东郊道,遨游宿南山。烟尘阻长河,树羽成皋间。回首载酒地,岂无一日还?丈夫贵壮健,惨戚非朱颜。”写出了对往昔在洛阳快乐生活的怀念。对长安,杜甫主要是对政治上求索的失败的怀念。杜甫有一颗极为敏感的心,长期的干谒生活深深地刺伤了他的自尊。杜甫晚年还总是回忆起在长安时的情景:在《狂歌行,赠四兄》中说:“兄将富贵等浮云,弟切功名好权势。长安秋雨十日泥,我曹鞴马听晨鸡。公卿朱门未开锁,我曹已到肩相齐。”说的正是干谒的屈辱。这种屈辱感一直伴随着诗人,久久不能忘怀。在夔州期间作的《秋兴八首》中有:“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表达了对长安的思念。杜甫对洛阳、长安所拥有的比常人更浓厚的故土情怀,更是因为一种壮志未酬的情愫在驱使,那里是他忧国忧民的情感的寄托之所。他只有在那里,才有可能施展政治才华,实现政治理想与抱负。

由于杜甫后半生的漂泊,使他产生了客寓意识。无论是秦州,还是成都、夔州,还是后来的江湘,杜甫都没有一种家的感觉,都有那么一种人在旅途的漂泊凄凉之感。他在后半生的漂泊生涯中更加怀念洛阳与长安,这种客寓意识伴随着他的后半生。

杜甫在他的晚年,浪迹两湖,知道自己行将不久于人世,曾迫切地要回到自己的故乡河南,然而在从长沙赶往岳阳的途中,不幸病故,死于湖南岳阳,死于匆匆赶往故乡的途中。他曾经那么热爱着他的故土,然而却没有实现他的落叶归根的愿望,这是杜甫的一大遗憾。

任何一个人都有故乡,这个地方是无法选择的。无论贫穷还是富裕,衰败还是美好,都深深地刻在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它如同一个人的出身父母一样无法选择,也无法回避,像自己的父母一样无法让人不热爱与怀念。父母给予了生命,故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同样给予了人们生命的养分,哺育了人们的成长。所以一个人对故土的爱应如同对父母的爱一样绵长持久,永不消失。无论故土给予了杜甫怎么样的待遇,无论那里留下了他多少苦痛,杜甫都对故土充满深情。

杜甫的故土情怀,是他质朴精神的一种外在表现。虽然他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但在他的世界里,终究有与平常人相通的地方。他对故土、对亲人等充满的寻常情感,也是劳动人民普遍所具有的。

杜甫作为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把对故土的爱融入到对整个国家的爱当中去。因此,他对故土的爱在爱国主义、忧国忧民情感的范畴中得到了升华。对故土的爱,也反映了他高尚的爱国之情,以及浓厚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第九节 铅华洗净见真淳

杜甫在夔州期间,虽然只有两年多,在杜甫的生命中并不算漫长的时光,而且他这期间一直身体不好,年老多病,但这一时期所作的诗歌却有四百六十多篇,占杜甫一生诗歌创作总数的三分之一。可见在夔州期间迎来了杜甫诗歌创作的一个高潮,也是他一生诗歌创作最后的一个高潮。

杜甫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表现得比以往更加成熟,而且诗歌的内容更加广泛,创作诗歌往往顺手拈来,不加修饰,却下笔如有神。杜甫的七律诗在音律、内容深度等方面达到最高水准的作品《登高》一诗,即创作于这个时期。这一时期杜甫诗歌创作的内容丰富多彩,手法变化多端,哪一时期的创作都赶不上夔州诗。

杜甫在夔州时期创作的诗歌,在诗的内容的博大精深上也达到了极致。《壮游》《遣怀》《昔游》等诗是为自己立传,《八哀诗》是为他人立传。这些诗不但见个人遭遇,亦见时代变迁,方面深广,感情亦深。刘克庄说:“杜《八哀诗》,崔德符谓可以表里雅颂,中古作者莫及。韩子苍谓其笔力变化,当与太史公诸赞方驾……”仇兆鳌评《昔游》诗说:“此诗长短适中,浓淡合节,整散兼行,而摹情写景,已觉兴会淋漓,此五古之最可法者。”不止此诗,就是《壮游》《遣怀》《昔游》等诗,也无不如此。可见,兴会淋漓,挥洒自如,为这一时期杜甫诗歌的特色。

杜甫在夔州期间的创作,是他一生爱憎等情感的真实流露,毫不矫饰和隐讳,也不必忌讳。他痛陈军政弊端,如《诸将五首》等,如“独使至尊忧社稷,诸君何以答升平?”诗人的责难正确而尖锐,鞭辟入里,振聋发聩。甚至对往昔的朋友也毫不加掩饰地进行责难,如对高适的批评等,这种率真而大胆,为以前所没有的。这反映了诗人愈到老年,人愈加显得真诚,不掩不隐,挥洒自如,显示出一种史家的风骨。

杜甫作为一位敢于探索、突破常规的文学家,到了晚年,由于见多识广,艺术纯熟,经验丰富,感受深刻,在诗歌创作上突破寻常法度,信手拈来,随意挥洒,又能裁减得当,内涵丰富。在夔州时的五律如《洞房》《宿昔》《能画》《斗鸡》《历历》《洛阳》《骊山》《提封》八首和《鹦鹉》《孤雁》《鸥》《猿》《鸡》等,或因事咏史,或藉物寓言,莫不挥洒自如又不违格律,铅华洗净更见清真。

这一时期的诗歌中也有很多苍老率真之作。如《白帝城最高楼》中有“杖藜叹世者谁子?泣血迸空回白头”,《白帝》中有“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等,出语“横逆不可挡”,显示出真诚感人,颇见筋骨的力度。

与王昌龄、王维、李白诸诗家比较,杜甫的绝句就写得更加自由了。比如《三绝句》中的“前年渝州杀刺史,今年开州杀刺史”,“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都写得极其自由而且口语化程度很高,显示了杜甫老年时在艺术上不拘绳墨,挥洒自如之妙。

夔州诗中的五古大都写得恣意汪洋,如《客堂》《课伐木》《雷》《火》《毒热寄简崔评事十六弟》《贻华阳柳少府》《信行远修水筒》《驱竖子摘苍耳》《催宗文树鸡栅》《种莴苣》《听杨氏歌》《西阁曝日》《园官送菜》《园人送瓜》《柴门》《槐叶冷淘》《上后园山脚》等,这些诗歌,写得很散漫,在日常生活的描叙中展示了生活的真意。

夔州诗的七古中《缚鸡行》《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别李秘书始兴寺所居》《大觉高僧兰若》《久雨期王将军不至》《夜归》《晚晴》《复阴》《前苦寒行二首》《后苦寒行二首》等,生活气息也很浓,诵之仿佛见老杜的身影。《古柏行》气势磅礴,《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抚事慷慨而词气纵横,皆臻老境却无颓丧之病,很是难得。

苏轼曾评价杜甫说:“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张戒说:“子美在山林则山林,在廊庙则廊庙,遇巧则巧,遇拙则拙,遇奇则奇,遇俗则俗,或放或收,或新或旧,一切物、一切事、一切意,无非诗者。故曰:‘吟多意有余’。又曰:‘诗尽人间兴’。诚哉是言!”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