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苏东坡之密州:老夫聊发少年狂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密州:老夫聊发少年狂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

诗庄词媚,自五代以来,词所盛行的是“花间派”的离愁别恨和风花雪月。南唐后主李煜,曾扩大了词的表现力,将词的内容扩展到国仇家恨。北宋初年的范仲淹也曾用词写出了慷慨悲凉的边塞风光,如《渔家傲·秋思》《苏幕遮·怀旧》,但词的表现内容还很狭小,人们不敢对此做出更大胆的尝试。到了苏轼的时候,他对词做出了大胆改革,让词和诗歌、散文一样,也能反映现实和时代精神。

熙宁七年(1074年),苏轼任密州太守。当年密州蝗灾,盗匪四起,老百姓举家以食草木为生。灾难中的民众,家家养不起幼儿,为了活命,他们都将幼儿抛弃到城外、路边,为人父母者如果不是日子过不下去,谁又会将亲生骨肉抛弃呢?在上任密州的路上,苏轼沿途看到这样惨绝人寰的场景很痛心。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可当地官员却对朝廷瞒报灾情,以致朝廷以为密州太平。苏轼到任后,一面努力想办法组织群众抗灾,一面上书朝廷请求减免贫困人户的赋税,同时还机智地剿匪。除此之外,他还从官仓中移出部分粮食,专门收养弃儿。为了彻底解决弃婴的问题,他上表朝廷,给愿意收养弃婴的家庭补助粮食。

当年密州下了一场暴雪,苏轼以为蝗虫会被冻死,第二年不会再爆发蝗灾,结果来年密州大旱。带着为密州人民求得风调雨顺的美好愿望,苏轼带领民众祭山神求雨。熙宁八年(1075年),苏轼在求雨的归途中与同僚举行了一次小猎。这次郊外打猎活动激发了苏轼的雄心壮志,他联想到了西北边陲大宋和西夏的战事,于是他用豪放的笔触,用词的形式,表达了他的爱国主义情怀。这首《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公认的第一首豪放词。

“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写此首词时三十八岁,正值盛年,他却自称“老夫”自嘲,与“少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苏轼之所以有这样的心态,是因为他反对王安石变法,在朝堂之上备受排挤打击,最后不得不自请外放。苏轼读书万卷,心中有济世经国的理想和抱负,却得不到施展,所以他一直郁积于心,自觉年华老大,就自称“老夫”。这句词,流露出了他内心郁积的情绪。一个“狂”字,一吐胸中块垒,抒发了雄健磊落的豪放之气。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他左手牵着猎狗,右手擎着猎鹰,头戴锦帽,身着貂皮猎装,英姿飒爽,气宇轩昂。一个“卷”字,表现了他所率领的队伍万马奔腾的磅礴气势。全城的百姓倾城而动,来看他们爱戴的太守行猎。这样壮观的情景,不由得激发了他气冲斗牛的豪情。为了报答百姓们随行出猎的情义,他决心像孙权当年那样亲自射杀老虎,以表谢意。

“亲射虎,看孙郎”这句有个典故,《三国志》记载,孙权在一次行猎中,所骑的马被虎所伤,他镇定地在马前用长矛击毙了老虎。苏轼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射虎,以展现自己的少年狂气。

词的上阕气势雄壮豪迈,读后令人酣畅淋漓。狩猎结束后太守和他的同僚们一起“酒酣胸胆尚开张”。联想到自己虽然已人到中年,两鬓微霜,但是仍然豪情满怀,雄风不输少年。因此他说“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此句的典故是:汉文帝对冯唐感慨自己没有遇到廉颇、李牧那样的好将领,他想要是有,就不会忧虑匈奴了。冯唐直言不讳地告诉汉文帝,即使他得到廉颇、李牧,也不会任用他们。

汉文帝听了冯唐的话,感觉受了侮辱,勃然大怒。冷静后,他又召见冯唐,问他为什么当众侮辱自己?怎么知道自己不会任用廉颇、李牧的呢?冯唐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李牧在赵国边境统率军队时,赏赐由将军在外决定,朝廷从不干预,所以李牧才能够充分发挥才智,那时的赵国几乎成为天下的霸主。当今的魏尚担任云中太守,他把军市上的税金全部用来犒赏士兵,还拿出个人的钱财,宴请宾客、军吏、亲近左右,因此匈奴人远远躲开,不敢靠近云中边关要塞。但魏尚只犯了错报多杀六个敌人的罪过,就被削夺爵位,判处一年的刑期​‍‌‍​‍‌‍‌‍​‍​‍‌‍​‍‌‍​‍​‍‌‍​‍‌​‍​‍​‍‌‍​‍​‍​‍‌‍‌‍‌‍‌‍​‍‌‍​‍​​‍​‍​‍​‍​‍​‍​‍‌‍​‍‌‍​‍‌‍‌‍‌‍​。冯唐由此判断,汉文帝即使得到廉颇、李牧,也是不会重用。其实,冯唐这段话是用激将法,激汉文帝放了魏尚。

汉文帝听了冯唐的话,悟出了其中的深意,就立刻让冯唐拿着节杖前去赦免魏尚,让魏尚重新担任云中太守。

苏轼在此以魏尚自比是有深意的,他因反对新法而被贬谪,但是他的报国雄心还在。他希望有一天,朝廷也能派遣像冯唐那样的义士,来为自己请命,希望自己也能像魏尚一样受到重用,戍边卫国。

宋朝自太祖赵匡胤以来,一直以文官制约武官,以致“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北宋名臣范仲淹就是一介文官,但是他屡次镇守边关,和西夏对峙。他的那首著名的《渔家傲·秋思》写的就是边塞情景。其词云: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因为宋朝祖制如此,所以苏轼作为一介文人,有像魏尚那样镇守边关的想法,也就不足为奇了。

因北宋重文轻武,导致国力不振,国势羸弱,国防力量薄弱。到了宋仁宗、宋神宗时代,主要边患是辽和西夏。虽然签过屈辱的和约,可是军事上的威胁还是很严重的,边境时常受到他们的侵扰,著名的评书《杨家将》说的就是那段历史时期的事。因国家积贫积弱,北宋朝廷不得不称臣纳贡,以换取暂时的和平,因此令许多有气节之士义愤难平。

此时,苏轼想到国事,又联想到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处境,于是就抒发了“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夙愿。全篇词气势雄伟,大有“横槊赋诗”的气概。把词中历来香艳的吴侬软语,变成可报国立功的黄钟大吕之声,一扫五代十国时期的旖旎、靡靡之音。拓展了词的表现范围,提高了词的意境。

苏轼此词写的是“密州出猎”,表达了自己报国的雄心壮志。但是不知他在表达自己“西北望,射天狼”的愿望时,会不会想到国家屡遭侵犯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南宋度宗的宠妃王清惠,在被蒙古人俘虏向北,路过故都汴京时,曾写下一首《满江红》。她在词中写道:“对山河百二,泪盈襟血。”深居后宫的女流,都知道国家衰亡的原因是边关没有士兵驻守,导致大好河山拱手让人。难道整个大宋只有王安石一个人看出了朝政的弊端?

如果苏轼明白了此中道理,还会反对王安石变法吗?如果王安石能放慢脚步,耐心等待,得到大家的支持,那么变法还会失败吗?毕竟反对变法的司马光、欧阳修、苏氏父子等人,都是朝中君子、人中龙凤呀!如果这些有为君子不被贬谪下野,让那些投机小人有机可乘,变法又怎会失败?

苏轼的这首词开创了宋词豪放派的先河,这是苏词的意义所在。只是读到这首词,便会让人想到另一个豪放派词人辛弃疾,以及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还有写出了宋词最后光辉的文天祥。如果所有人都意识到“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那么又怎会有后来的“靖康耻”呢?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