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715—770),江陵人。30岁举进士,授兵曹参军。前后两次在边塞生活六年,罢官后客死成都。其诗题材除一般感叹身世、赠答朋友外,出塞以前曾写了不少山水诗。自出塞后,在鞍马风尘的战斗生活里,诗境空前开阔,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成为他边塞诗的主要风格。岑参的诗歌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其基本特征,与高适一致。所不同的是他更多地描写边塞生活的丰富多彩,而缺乏高适诗中那种对士卒的同情。这主要是因为他的出身和早年经历和高适不同。他最擅长七言歌行,有时两句一转,有时三句、四句一转,不断奔腾跳跃,处处形象丰满。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qīn)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着(zhuó)。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yin)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chè)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注释】1.武判官:名不详。唐代节度使委任的协助判处公事的幕僚,称判官,是节度使、观察使一类的僚属。2.白草:西北一种牧草,晒干后变白。3.胡天:塞北的天空。4.梨花:春天开放,花作白色。5.珠帘:以珠子穿缀成的挂帘。6.罗幕:用丝织品做的幕帐。7.狐裘:狐皮袍子。8.锦衾:锦缎做的被子。9.角弓:用兽角装饰的硬弓。10.不得控:天太冷而冻得拉不开弓。控,拉开。11.都护:镇守边镇的长官此为泛指,与上文的“将军”是互文。12.铁衣:铠甲。13.“犹着”一作“难着”。14.瀚海:沙漠。15.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16.“百丈”一作“百尺”。17.惨淡:昏暗无光。18.中军:古时分兵为中、左、右三军,中军为主帅的营帐。19.饮归客:宴饮回去的人,指武判官。饮,动词,宴饮。20.胡琴琵琶与羌笛:胡琴等都是当时西域地区兄弟民族的乐器。羌笛,羌族的管乐器。21.辕门:军营大门。古时行军扎营,以车环卫,在出入处用两车的车辕相向竖立作为营门,故称辕门。22.掣:拉,扯。23.冻不翻:旗被风往一个方向吹,给人以冻住之感。24.轮台:在今新疆米泉县。25.满:铺满。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串译】北风席卷大地,白草都被刮断了,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飞起大雪。忽然好像一夜春风吹来,千树万树的梨花斗艳盛开了。雪花飘散进入珠帘,沾湿了罗幕,穿上狐裘都感觉不到温暖,织锦做的被子也觉得单薄。连将军和都护都拉不开弓,都觉得铁衣太寒冷,难以穿上。在大沙漠上纵横交错着百丈厚的坚冰,愁云暗淡无光,在万里长空凝聚着。军中主帅在营帐里摆设酒宴,给回去的客人饯行,胡琴琵琶与羌笛奏出热烈欢快的乐曲。傍晚,纷纷大雪飘落在辕门外,红旗被冰雪冻硬,强劲的北风也无法让它飘动。在轮台东门外送您离去,离去的时候大雪铺满了天山的道路。山岭迂回,道路折转,看不见您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行马匹走过的蹄印。
【赏读提示】此诗是一首咏雪送人之作。天宝十三载岑参再度出塞,充任安西节度使的判官。武某或即其前任,为送他归京写下此诗。诗中写的是军幕中的和平生活。一开始写塞外八月飞雪的奇景,出人意表地用千树万树梨花作比喻,给人蓬勃浓郁的无边春意的感觉。以下写军营的奇寒,写冰天雪地的背景,写饯别宴会上的急管繁弦,处处都在刻画异乡的浪漫气氛,也显示出客中送别的复杂心情。最后写归骑在雪满天山的路上渐行渐远地留下蹄印,更交织着惜别和思乡的心情。
此诗把依依送别的诗写得如此奇丽豪放,诵读时就应体现岑参于艰苦边塞环境中的浪漫乐观的本色。远景应表达得舒展,近景应表达得细腻,语气遒劲苍凉,沉得住,撒得开,声音的高低强弱、浓淡明暗自如得体。
【推荐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