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诗词原文赏析|名句解读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春望

杜甫

名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导读】

这首诗约写于唐至德二年(757)3月。公元755年11月,安禄山在范阳发动兵变,次年6月就攻陷长安,唐玄宗仓皇出逃西蜀。当时杜甫正护送家眷到乡下避难,中途被叛军俘获押送长安,直到757年4月才逃脱。《春望》写于他逃离长安的前夕。

【原诗】

国破山河在①,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②,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③,家书抵万金④。

白头搔更短⑤,浑欲不胜簪⑥。

【注释】

①国破:指唐安史之乱时都城长安沦陷。国:国都,京城。②时:时事。花溅泪:人见花而流泪。也可解为花似有知,亦感时而流泪。下句的“鸟惊心”同此。③烽火连三月:战争持续了整个春季。烽火,这里借指战争。三月:指公元757年农历正月至三月。④抵:值,相当。⑤白头:白发。搔:用手指轻刮,抓。⑥浑:全然,简直。不胜簪:插不住簪子。簪:古人把头发聚拢后固定在头冠下的一种长针。这里用作动词。

【译诗】

故都失守,山河像在飘零,

草木茂盛,京城一片凄清。

赏花时因感伤国事而落泪,

闻鸟声因想起别恨而伤心。

连绵的战火已烧了三个月,

家书久未见珍贵得如万金。

头上的白发已经越来越少,

稀疏得连簪子也插不上去。

【赏析】

这首诗集中抒发了诗人感伤国家残破、亲人离散的满腔愁情。

全诗以“望”字贯穿始终,开头用“国破”与“城春”形成鲜明对照。一方是国都失陷的残景,一方是春天来临四处生机蓬勃的气象。在这一对比中,突出勾画了长安城沦陷后的破败景象,寄寓了诗人感时忧国的情感。接着以移情于景的手法,写自己感伤国事见花开而掉泪,因别恨闻鸟声而惊心。颈联用“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国忧和家愁使前面“感时”、“恨别”的内容具体化。尾联用寥寥几笔勾画了一位愁绪满怀的白发老人的形象。

诗歌写景抒情浑然一体,叙事写景形象生动,感情抒发沉郁婉转,对仗工整,语言生动传神,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