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城东即事
清溪一道穿桃李,
演漾绿蒲涵白芷。
溪上人家凡几家,
落花半落东流水 ① 。
蹴踘屡过飞鸟上,
鞦韆竞出垂杨里。
少年分日作傲游,
不用清明兼上巳。
【校】
①半,顾可久本作“共”。
【注】
白芷: 《尔雅翼》:“白芷出近道下湿地,处处有之,可作面脂。其叶名蒿麻,可用沐浴。”
蹴踘: 《史记索隐》:“鞠戏以皮为之,中实以毛,蹴蹋为戏也。”《荆楚岁时记》:“按刘向《别录》曰:‘蹴踘,黄帝所造,本兵势也。或云起于战国。’按,鞠与球同古,人蹋蹴以为戏也。”
鞦韆: 刘孝孙《事原》:“《古今艺术图》云:鞦韆,北方戎狄爱习轻趫之戏,每至寒食为之。中国女子学之,乃以彩绳悬树,立架为之。”《韵会》:“鞦韆,绳戏,北方山戎以习轻趫者。”《复古编》云:“词人高无际作《鞦韆赋》,汉武后庭之戏,本云‘千秋’,祝寿词也,后讹为‘秋千’,又为‘鞦韆’。”
上巳: 郑康成《周礼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贾公彦《疏》:“一月有三巳,据上旬之巳而为祓除之事,见今三月三日水上戒浴是也。”《后汉书·礼仪志》:“三月上巳,官民皆絜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絜。絜者,言阳气布畅,万物讫出,始絜之矣。”刘昭注:“谓之禊也。《风俗通》曰:‘《周礼》:“女巫掌岁时以祓除疾病。”禊者,絜也。春者,蠢也。蠢摇动也。《尚书》“以殷仲春,厥民析”,言人解析也。’蔡邕曰:‘《论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自上及下,古有此礼。今三月上巳,祓禊于水滨,盖出于此。’杜笃《祓禊赋》曰‘巫咸之徒,秉火祈福’,则巫祝也。一说云,后汉有郭虞者,三月上巳产二女,二日中并不育,俗以为大忌,至此月日讳止家,皆于东流水上为祈禳自洁濯,谓之禊祠。引流行觞,遂成曲水。《韩诗》曰:‘郑国之俗,三月上巳,溱、洧两水之上,招魂续魄,秉兰草,祓除不祥。’《汉书》‘八月祓灞水’,亦斯义也。后之良史,亦据为正。臣昭曰:郭虞之说,良为虚诞。假有庶民旬内夭其二女,何足惊彼风俗,称为世忌乎?杜笃乃称‘王、侯、公主暨于富商,用事伊、洛,帷幔玄黄’。本传大将军梁商亦歌泣于洛禊也。自魏不复用三日水宴者焉。”
欧阳永叔作《浣溪沙》词,有云“绿杨楼外出秋千”,晁无咎深美之,以为“出”字后人道不到。读右丞“竞出垂杨”之句,则欧公又落第二义矣。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