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送李判官赴江东》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者:王维 栏目:王维诗集 2022-03-28 13:06:56

送李判官赴江东

【原文】

闻道皇华使①,方随皂盖臣②。封章通左语③,冠冕化文身④。

树色分扬子,潮声满富春。遥知辨璧吏⑤,恩到泣珠人⑥。

【注释】

①皇华使:皇帝的使臣。《序》:“《皇皇者华》,君遣使臣也。”

②皂盖:古代官员所用的黑色蓬伞。《后汉书·舆服志上》:“中二千石、二千石皆皂盖,朱两轓。”

③封章:言机密事之章奏皆用皂囊重封以进,故名封章,亦称封事。左语:异族语言。

④冠冕:古代帝王、官员所戴的帽子。

⑤辨璧吏:此处将李判官比喻为东汉朱晖。《后汉书·朱晖传》载:“骠骑将军东平王苍闻而辟之,甚礼敬焉。正月朔旦,苍当入贺。故事,少府给璧。是时阴就为府卿,贵骄,吏慠不奉法。苍坐朝堂,漏且尽,而求璧不可得,顾谓掾属曰:‘若之何?’晖望见少府主簿持璧,即往绐之曰:‘我数闻璧而未尝见,试请观之。’主簿以授晖,晖顾召令史奉之。主簿大惊,遽以白就。就曰:‘朱掾义士,勿复求。’苍既罢,召晖谓曰:‘属者掾自视孰与蔺相如?’帝闻壮之以晖为卫士令。朱晖受到东平王刘苍的礼遇。刘苍在正月朔旦入宫朝贺,少府应该依惯例给王子玉石,外戚阴就竟然不给,导致刘苍在朝堂上有些尴尬。后来刘苍的属官朱晖把璧骗到手拿走并找人为刘苍送到了朝堂上。阴就佩服他是义士,没有追究他。

⑥泣珠人:神话传说中鲛人流泪成珠。晋张华《博物志》载:“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从水出,寓人家,积日卖绡。将去,从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满盘,以与主人。”后用于蛮夷之民受恩施报之典实。

【译文】

听说皇帝的使臣,随着地方官员出使。用机密的奏章上奏异族事务,用中原的衣冠礼义教化被发文身的蛮夷。树色分开扬子江的水色,富春江两岸潮声满满。我知道您是正直仗义的官员,能把朝廷的恩德,带给那些知恩图报的少数民族。

【赏析】

此诗诗题一作“送李判官赴东江”,东江又称龙江,在广东南部,珠江水系干流之一。

“树色分扬子,潮声满富春”景色描写形象生动,今天的读者读来,滔滔江水和葱郁江岸如在目前。但诗歌的主题是送行出使少数民族的官员,关于主题的核心内容却不容易打动今天的读者,因为这一类的事情似乎与今人的生活体验有些遥远。

作者通过古雅的典故、词汇,将自己对少数民族地区治理的一些思考写入诗中。“封章通左语”强调朝廷与边疆的沟通,“冠冕化文身”强调移风易俗的必要性。《礼记·王制》载:“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孔颖达疏:“越俗断发文身,以辟蛟龙之害,故刻其肌,以丹青涅之。”古人认为,没有经过教化、衣冠不太周整的原始居民喜欢文身。衣冠周整、行为合乎礼义,文身的习俗会自然消失。在古代中原人看来,除了原始部落,文身的人大多不太正经:“有三五文身恶少年控马”(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结句从两个方面谈出使问题:“遥知辨璧吏,恩到泣珠人”,使臣应该正直,怀有恩泽偏远边疆诚意;皇帝的恩泽应该实施到那些知恩图报的人当中。此诗的写作是官场应酬的一种,但诗人在这种应酬诗中,明确地写出了自己的见解。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