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舟中听大人弹琴》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者:苏轼 栏目:苏轼诗集 2022-03-29 13:29:15

舟中听大人弹琴

弹琴江浦[1]夜漏[2]水,敛衽(rèn)[3]窃听[4]独激昂。

风松瀑布[5]已清绝,更爱玉佩[6]声琅珰[7]。

自従郑卫[8]乱雅乐[9],古器[10]残缺世已忘。

千家寥落[11]独琴在,有如老仙不死阅兴亡。

世人不容独反古,强以新曲求铿锵[12]。

微音淡弄忽变转,数声浮脆如笙簧[13]。

无情枯木[14]今尚尔,何况古意堕渺茫。

江空月出人响绝,夜阑[15]更请弹《文王》[16]。

【注释】

[1]江浦:江边。浦,水滨。

[2]漏:计时器,古代滴水以计时。

[3]敛衽(rèn):整理衣服,表示肃敬。

[4]窃听:私下整衣静听。

[5]风松、瀑布:古琴曲名。

[6]玉佩:古琴曲名。

[7]琅珰:象声词,玉石撞击声,这里形容琴声。

[8]郑卫:指春秋时郑、卫两国的音乐,被儒家看作靡靡之音。

[9]雅乐:帝王举行大典时所奏的舞乐,儒家认为它“典稚纯正”“中正和平”,故称雅乐。

[10]古器:古代的乐器。

[11]寥落:冷落,衰落。

[12]铿锵:金属撞击声,常用以形容声音响亮。

[13]“微音淡弄”二句:进一步形容那些“强以新曲求铿锵”的人,他们先是轻轻抚琴,琴声微弱;突然变得频繁急促(数),发出像笙簧一样的浮脆之声。这是指“世人”以琴弹“新曲”,失去了琴的深醇之音。笙:管乐器。簧:笙中振动发声的簧片。古人认为琴声比笙醇厚,如晋人嵇康的《琴赋》就有这种观点。

[14]枯木:指琴。古人多以枯桐作琴,沈括《梦溪笔谈》(卷五)认为琴虽用桐,但需经过多年,木性皆尽,琴声才清妙。

[15]夜阑:夜将尽。

[16]《文王》:即《文王操》,古琴曲名。

【译文】

夜已经很深了,父亲还在江边弹琴,我悄悄整衣静听,琴声激扬高昂。《松风》《瀑布》,已清妙到了极点,更可爱的是《玉佩》,真像玉声般悠扬。自从郑、卫的靡靡之音乱了纯正的雅乐,古乐器残缺不全,早被社会遗忘。

各种古乐器都已零落,只有琴还在,正像那不死的神仙阅历了世代兴亡。社会上的人不容许它独自返回古朴,硬要用新曲子来追求音色响亮。他们先是轻轻抚弹,发声微弱,突然变得急促,像笙簧的浮脆声响。琴是无情枯木所制,今天被糟蹋成这样,何况古人的深意,更落得渺渺茫茫。江面空阔,月光明亮,已经没有人声,请再弹一曲《文王操》吧,天已将晓。

【解析】

嘉祐四年十月,苏轼兄弟服母丧期满,随父亲返京。他们沿氓江、长江而下,十二月初抵达江陵,过年后再北上赴京。沿途游山玩水,观赏名胜古迹,父子三人写下了不少诗文,并汇为《南行集》(原集已失传)。这首诗就是其中的一篇。大人,对父母的敬称,这里指父亲苏洵。诗的前四句点题,写深夜听父亲在江边弹琴。中间十句由听琴而发议论,其中“自从”四句叹古代乐器已残缺不全,唯独琴保留了下来;“世人”六句感叹琴也变得声音浮脆,古意渺茫。最后两句照应开头,以要求父亲再弹一首《文王操》作结。这是苏轼最早一篇咏音乐的诗歌,全诗纵横态肆,词意高妙,已表现出苏轼诗歌好发议论的特征。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