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2],岂得珍珠始是车[3]?
运去不逢青海马[4],力穷难拔蜀山蛇[5]。
几人曾预《南薰曲》[6],终古苍梧哭翠华[7]。
【注释】
[1]咏史:原连七绝《十二楼前再拜辞》,题作《咏史二首》。蒋本题作《咏史》,后一首另有题,作《赠白道者》;戊签亦题作《咏史》,后一首作《送白道者》。今从二者,题作《咏史》。
[2]琥珀枕:用琥珀制作的枕头。沈约《宋书》载:宋武帝(刘裕)时,宁州献琥珀枕,时北征需琥珀治金疮,即命打碎分赐诸将。
[3]珍珠车:《史记》载,齐威王与魏惠王田猎于郊,魏王夸说他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有十枚。威王谓自己所贵者贤臣,“将以照千里,岂特十二乘哉!”
[4]青海马:产于吐谷浑青海的杂交马,日行千里,时称青海骢马。此以马比喻英才。
[5]蜀山蛇:据《华阳国志》记载,秦惠王嫁五女于蜀,蜀王遣五丁迎之。回到梓潼,见一大蛇入穴中,五人共掣蛇尾,山崩,压五人及秦五女,皆化为石。此以蛇喻宦官、佞臣。
[6]预:与闻。《南薰曲》:传说舜帝弹奏五弦琴,歌《南风》之诗,其词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7]苍梧:即九嶷山,在今湖南省宁远县南,传说舜葬之处。翠华:翠羽旗,皇帝的仪仗。
【译文】
纵览历史上政治贤明的政权,其成功都源自于勤俭节约,其衰败皆因为奢靡铺张。为什么一定要琥珀才能做枕头,难道只有镶嵌珍珠的车才能算车?时运不济,没有遇上千里马,精疲力竭难以拔除蜀山的大蛇。这世界上有几个人曾听过舜帝所唱的《南风歌》,最终只能在舜帝葬处对着苍翠的华盖哭泣罢了。
【赏析】
此诗题名为《咏史》,实际上是通过多个唐前典故,为伤悼唐文宗而作。《通鉴》记载,文宗“自为诸王,深知两朝(指唐穆宗、唐敬宗)之弊,及即位,励精求治,去奢从简”。他力图挽救唐王朝的统治,两次图谋诛杀宦官,革除宦官专权的弊病,均以失败告终。特别是第二次谋诛宦官(即甘露之变)失败,更是将唐王朝推向了深渊。诗人直觉唐王朝的颓势已经非贤明的君主所能挽救,感慨唐文宗时运不济,诗歌中笼罩着悲哀之雾与迷惘之情绪。
首联化用韩非子答秦穆公“常以俭得之,以奢失之”之句,揭示了国家兴衰和个人发展的规律,具有极强的进步性和现实意义,至今为人所乐道。颔联承首联,言唐文宗勤俭治国,不嗜豪奢,由普遍道理转至文宗具体行事。颈联语意为之一转,“运去”“力穷”既道出文宗无法挽救唐王朝的事实,也体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无可奈何,最终只能将一切归结为天意。连用“青海马”“蜀山蛇”,流露出国家危在旦夕之意,诗人似乎感受到了亡国祸胎,却又不愿相信,内心十分矛盾。尾联以舜帝比文宗,感慨自己曾经历过文宗的治世,然而如今国家隐有大厦将倾之感,再也无法听见治世之音《南风歌》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