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荆楚吟·庐山之旅·庐山·庐山瀑布诗文多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煌煌荆楚吟·庐山之旅·庐山·庐山瀑布诗文多

庐山山势突兀,断崖绝壁间多瀑布,除著名的秀峰(开先寺)、三叠泉、香炉峰瀑布外,还有玉帘瀑、黄龙潭和乌龙潭瀑布、石门涧瀑布、谷帘泉瀑布、王家坡双瀑等。

庐山一绝

石门涧瀑布是最早载入史册的庐山飞瀑。《后汉书·地理志》载:“庐山西南有双阙,壁立千余仞,有瀑布焉。”东晋山水诗人谢灵运曾在此筑“石门精舍”。石门由天池山与铁船峰二峰构成,一瀑从石门飞落,绝壁千仞,水声如急鼓奔雷,声震十余里。徐霞客当年由西麓上庐山,从几乎垂直的悬崖绝壁“百丈梯”,手攀青藤,脚踏石隙,缘崖贴壁,登上此山。大天池、龙首崖均在附近。元好问《石门》诗曰:“两崖横绝倚山根,草径低迷未可分。潭影乍从明处见,竹香偏向静中闻。石林万古不知暑,茅屋四邻惟有云,曳杖行歌羡樵叟,此生何计得随君。”

王家坡双瀑由牯岭可去,经小天池东下五华里再折向北里许即到。此瀑势若二龙吐珠,双龙自天而降,崩云裂石,声如雷霆,响彻山崖。其上有碧龙潭,可游泳,游人击水潭中,欣赏周围各种怪石,别有一番情趣。

乌龙潭瀑布在大天池下,两山之中一线深涧,水从巨石上分六股倾泻。黄龙潭瀑布即在附近,潭深瀑涌,此处多彩色蝴蝶和水鸟,别有特色。

庐山瀑布成为庐山一绝,与泰山青松、黄山云海、华山摩岭、峨嵋古寺并称于世。但因水源有限,其气势比不上黄果树大瀑布,甚至也不如雁荡山的大龙湫瀑布。但其名气却远在它们之上,其重要原因即在于历代名人对庐山瀑布的题咏很多,尤其是李白诗句的巨大影响。

李白咏秀峰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只短短的二十八个字,即写出庐山瀑布的神韵,给人以极大的审美享受:

《庐山瀑布诗文多》古诗句出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望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写的是庐山的秀峰瀑布(亦称开先瀑布)。秀峰含香炉峰、双剑峰、文殊峰、鹤鸣峰等,奇峰竞秀,故名秀峰。人们常说:“庐山之美在山南,山南之美在秀峰。”这秀峰是南唐中主李璟年幼时的读书之处,后以其书堂建寺,名开先寺,为庐山“五大丛林”之冠。康熙曾赐《般若心经》一部,并书“秀峰寺”,从此改名。开先瀑布自鹤鸣、双剑峰间泻下,分为东西二瀑。秀峰西瀑在(黄岩瀑)枯水季节只如一丝细线,但在山雨之后,水旺之时则气势雄伟,如李白所描写的一般。秀峰西瀑与东瀑(马尾瀑)汇合后注入青玉峡龙潭,气势亦颇壮观,明代李梦阳诗曰:“瀑布半天外,飞响落人间。莫言此潭小,摇动匡庐山。”米芾诗曰:“度峡扪青玉,临深坐绿苔。水从双剑下,山挟两龙来。春暖花惊雪,林空石迸雷。尘缨聊此濯,却去首重回。”

银河倒挂三叠泉

三叠泉瀑布,是庐山第一大瀑布,李白亦有题咏。

安史之乱时(756),李白在庐山避乱半年,隐居于三叠泉旁九叠屏的太白书堂。当年冬,永王李璘引兵勤王路过九江时,召李白为幕府,但不久在内战中肃宗以谋反罪杀永王,并将李白逮捕下狱。一年后李白流放夜郎,途中遇赦。760年李白最后一次上庐山,写下了著名的“庐山谣”,诗中所写“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都是写的庐山飞瀑。其中“三石梁”即三叠泉瀑布,在五老峰东北三公里的深山峡谷中,是青莲涧的下源,也叫三级泉、水帘泉,因第四纪冰川形成的三级台阶(学名“冰阶”),使五老峰、大月山等处的溪水由此形成三级瀑布,落差共一二百米,第一叠最长,第二叠次之,第三叠最短,“上级如飘雪拖练,中级如碎玉摧冰,下级如飞龙走潭”(《纪游集》)。

相传此瀑布在宋代才被一樵者发现,当时朱熹正在五老峰下的白鹿洞书院,听说三叠泉奇景,梦寐不忘,但因年老多病,山深路险,不能前去观光,只好请人画来欣赏,感叹道:“未能一游以快心目。”后有“未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说。青莲涧全长三里,涧中河床陡峭、怪石不绝。出青莲涧河谷有观瀑亭、六合亭,可俯视三叠泉。从铁壁峰仰视三叠泉,则更为壮观。后人写三叠泉的文甚多,明王世懋《三叠泉瀑布》云:“两崖铁色壁立数百千丈,峡水森束转急,仰视不寒而栗。……三叠泉从山南最高处,冉冉盘空而降,初级如云如絮,喷薄吞吐,流注大盘石上。水石冲激,乃始潆洄作态,珠进玉碎。复注二级石上,汇为巨流,悬崖直下龙潭。飘者如雪,断者如雾,缀者如旒,挂者如帘,散入山足,森然四垂;涌若沸汤,奔若跳鹭。其声则蕴隆之候,风掀电驰,霆震四击,轰轰不绝,又如昆阳、巨鹿之战,万人鸣鼓,瓦缶相应,真天下第一伟观也。”

江西庐山黄岩瀑布

石壁白鹅

玉帘瀑在金轮峰下,瀑布从40米高的悬崖飞落而下,泻入深潭之中,状若玉帘,故名。泉旁有“玉帘”、“玉柱撑天”等石刻。旁有石洞,俗称“羲之洞”。因此处曾为王羲之故宅,其遗迹甚多。羲之洞内有乱石,可坐可卧。洞外有石屋残垣和石拱桥,传为王羲之平时起居之所。东二里处有一池,池边石上刻着“羲之鹅池”四字,传说王羲之喜鹅,曾在池中养鹅以练“鹅”字。据说道士陆修静曾用白鹅换得王羲之为他抄写《黄庭经》。这些白鹅养在玉帘泉边的“春鹅池”中,王羲之日夜观察其神态,在泉边石壁上写成一个大“鹅”字。有一次玉帘泉发了大水,山洪把“鹅”字冲刷掉一半,那半个鹅字竟成活鹅浮游于水面。据说如今石壁上的“鹅”字有一半是黄山谷后来补上的,字补得天衣无缝,足见他书法之妙。

另有说,王羲之刻苦练字,写的“鹅”字出神入化,价值连城,一天一老妇病死,家贫无钱收殓,王羲之即给他儿子一张“鹅”字,要他去当铺当100两银子。当铺老板有眼不识泰山,不肯收,帐房先生一看是王羲之的真迹,就劝老板收下,老板出了50两银子收下了。不久,当铺失火,火光中飞出一只大白鹅,扑打着翅膀,几下子就把大火搧灭了,老板才知这个“鹅”字真是一宝。再看那大白鹅已展翅飞去。待他要追时,帐房先生说:“谁叫你当初只肯出一半价钱的,如今哪里能收回来?”那鹅飞回了玉帘泉,落在石壁上,就是我们看到的那个鹅字。传说每到三月三、六月六、九月九,这大白鹅就会飞下池中,遨游戏水。

池边石刻甚多,著名者有宋黄山谷手书“石镜溪”,陈立书“归宗”、“金轮峰”、“山水”,明朱端书“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