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清滇黔韵·大理之旅·巍宝山·南诏发祥地道教历史久
巍宝山,古称巍山,位于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城南11公里处,峰峦起伏,绵亘数十里,古树参天,风光优美,并因其为南诏发祥地及道教圣地而闻名。其中美女峰因山形秀丽,清晨傍晚白云缭绕,如仙女披绸,故得名。一江之隔,有白塔山,上面矗立一座宝塔。两山遥遥相望。
公主伴公子
相传,洱海龙王为扩张领域,派四公子和三公主到蒙化的蒙海底去堵住西流的江水,把蒙化坝子化为泽国,并许愿将它归四公子管辖。两人来到蒙化城,城里正在举行城隍庙会,热闹非常。三公主因贪看耍猴,被阵雨淋湿。一位书生递过手中雨伞,三公主感激地谢绝后,跟着四公子继续赶路。她一路走,一路想起刚才看到的许多情景,实在不忍心将这满城生灵、遍野庄稼都葬身水底。走到离蒙海底不远的洗澡塘,她决心不走了,四公子要拉她,却忽然变成一座小山。一个老婆婆飘然而来,对三公主说:“为了几万生灵,我不得不这样做了。”公主念着姐弟之情,哀求老婆婆放四公子回洱海,小山却摇摆着仍要把蒙化变为泽国。老婆婆扯下一根杨柳,对准一堆大石头一指,石头便接连飞向小山,在山尖叠起一座宝塔。小山停止摇动,可怜地立在岸边。公主愿在此陪伴,老婆婆便让其变成俊俏的美女山,与白塔山一道,永远留在阳瓜江两岸。
铁柱显异兆
巍宝山是南诏的发祥地,南诏始祖细奴罗就是在巍宝山起家的。
胡蔚本《南诏野史》载:“唐太宗贞观初,其父舍龙,又名龙伽独,将细奴罗自哀牢避难至蒙舍川,耕于巍山。”细奴罗父子迁到蒙舍川后,定居在巍山前山的今前新村。他们很快融合于当地乌蛮部族之中,细奴罗娶乌蛮女蒙欻为妻,生子罗盛。相传细奴罗素有祥异。一天,他和儿子罗盛在巍山后山耕地,蒙欻和小姑到后山送饭,遇到一位头戴赤莲冠、身披鹤氅衣的美髯老人乞食,她们就把饭送给老人吃,这样连续三次。后来老人在巍宝山点化细奴罗。细奴罗传王位十三代。至曾孙皮罗阁(第四世)继位时,出兵统一了六诏,迁都太和城(今大理市太和村),就是中国西南历史上显赫一时的南诏国。传说那位美髯老人就是太上老君,今巍宝山中的老君殿,“老君打坐石”、“老君撑腰石”就是太上老君点化细奴罗的遗址和遗物。
弥渡县城西南约4公里处有座铁柱庙,庙里有一根高3.3米的铁柱。根据铁柱上端正书阳文“维建极十三年岁次壬辰四月庚子朔十四日癸丑建立”可知,铁柱当建于南诏十一世王世隆建极十三年(872),可能与宗教活动有关。但民间传说这铁柱为一对老夫妻的纺锤所变。古时,毗雄江边有两位彝族老人,阿爷打猎网鱼,阿奶纺麻织衣。一天晚上,阿奶正在纺麻,突然外面刮起大风,响起大雷,屋里纺车摇晃起来。阿奶忙乱中把纺锤插在地上,一道金光闪过,一下子山不摇地不震,纺锤变成一根大铁柱子。两位老人以其为神物,便与乡亲一起为之盖庙。大庙快成之时,地震又发生,只听见一阵隆隆声,山川无损,铁柱和两位老人都不见了。大家往西边老尖山看去,只见铁柱耸立在树丛中。人们就在那里建起了铁柱庙,并在铁柱两边塑起两位老人的遗像。
人们还传说,这铁柱曾显示过神异之兆,使细奴罗即位为王。相传,铁柱最早是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武侯所立,铁柱上铸有两只金镂鸟。到唐封首领大将军建宁国(今红岩)王张乐进求时,因铁柱岁久剥蚀,故重新铸造。竣工那天,举行祭柱盛典,细奴罗父子也前往参加。铸在铁柱上的金镂鸟忽然飞到细奴罗的左肩上,一直停息八日才离去。人们都感到很惊异,张乐进求认为“天意有属”,要把王位让给细奴罗,并把自己的三女儿嫁给细奴罗为妃。细奴罗推辞不受,张乐进求却一再请求。细奴罗只好指着一块大石头发誓说:“如果我该当王,剑必入此石。”于是挥剑砍石,剑果入石三寸。细奴罗于是在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即位,建号大蒙国,自称奇嘉王。后来感念此事,把此地一个村子取名盟石村,即现在巍山县庙街乡盟石村。细奴罗死后,当地彝族尊奉为“本主”,立庙祭祀,这就是著名的巡山殿,殿内塑有细奴罗像。过去每年祭祀两次,一次是正月十五开始,会期三天。祭祀时,念彝经,杀猪宰羊祭奠,晚上举行踏歌,欢舞通宵。第二次是九月十四,传说这天为细奴罗生日。
道教故事多
巍宝山道教历史悠久,据地方史志文献记载,汉时已有孟优等道士在巍宝山出家传教。
《新纂云南通志·释道传》载:“汉,孟优,蒙化人,居巍宝山,土帅孟获兄也。素怀道念,常往来澜沧、泸水间,得异人长生久视方药诸书,随处济人。后主建兴三年,诸葛亮南征,军中误饮哑泉,辄手足四禁不语,或谓优有良药,使人往求之。优进仙草立验。亮惊异之,与语人:天运会深有契。后入峨眉山,不知所终。”南诏时期,著名道士杜光庭曾到巍宝山传教。还传吕洞宾也曾到巍宝山以栖鹤楼作为道场,带徒授教。巍宝山至今犹存两块据说为吕洞宾撰写的碑文:《栖鹤楼记》和《金阙选仙吕大真人降笔》。明末清初,大批道士出家巍宝山,并在巡山殿、文昌宫等基础上,先后新建了准提阁、甘露亭、报恩殿、主君阁、青霞观等道观,招徒修炼。民间流传着很多道教故事,吕洞宾卖药治病就是其中之一。
相传,当年吕洞宾装成一个穷老头,在蒙化城摆地摊卖药,专卖金钢钻。其间,他与药摊背后药铺的梁医生相识,梁医生常请老人帮忙抓药。老人从来不看梁医生开的处方单,抓的药却和单上的一模一样,从不出差错。有一年,蒙化县暴发伤寒病,梁医生整日忙着出诊,把药铺交给老人料理。说也奇怪,得了伤寒病的人只要吃了梁医生药铺的药,一付就好。后来,梁医生发现老人在抓药时,给每付药都加了他自己的一小包金钢钻药粉,于是对老头更加佩服。老人临行前把金钢钻全部送给梁医生。梁医生把金钢钻磨成粉末,加在药里,照样能治百病。后梁医生多次在梦中见到老人,才知老人就是吕洞宾。于是,梁医生请来名工巧匠,在后山大殿里塑起吕洞宾塑像。这座大殿就是现在的培鹤楼,又称吕祖殿。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