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荆楚吟·湘西之旅·桃花源·胜景更在八景外
桃花源外的青山绿水间,还有伏波洞、马王溪、伏波宫、七星洞等著名景观。
伏波洞·马王溪·伏波宫
此三景皆为马援遗迹。马援(前14—49),东汉初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字文渊。新莽末,为新城大尹(汉中太守),后依附割据陇西的隗嚣。继归刘秀,参与灭隗。建武十七年(35)任陇西太守。十七年任伏波将军,封新息侯。数年后,率军进击武陵“五溪蛮”,病死军中。伏波洞在桃源县南60里,为其凿以避暑处。《桃花源志》载:“武陵蛮寇临沅,马援进军,壶头贼乘高守险,会暑盛,援亦中病,乃穿石为室以避炎气。”民间传说,当时马援虽病,但不愿进村打扰百姓,亦不忍心糟踏风景秀丽之地,于是凿石洞养病避暑,令兵士沿山脚扎营。驻扎期间,秋毫无犯,连吃水都不准到百姓井里去挑。马援稍愈,便亲自到远处小溪挑水。村中百姓大为感动,一老婆婆献出祖传治瘟秘方:用生姜、生米、生茶叶擂制成浆,冲以沸水,当茶饮用。服用此方后,军中病情大减。此后,喝擂茶便成为桃花源一带的习俗。如今在当年秦人设宴招待武陵渔人处的“延至馆”中,仍可品味这种风味独特之饮料。
马援离开后,百姓思之不已,乃将其避暑石洞名伏波洞,挑水小溪名马王溪。后马援病死于壶头山,乌头村百姓皆用白布巾蒙首致哀,并于伏波洞上建庙,名伏波宫,宫内塑马援夫妇像,宫外有联:“声腾东汉冠三辅;避暑南天第一峰”。据《桃源县志》载,人们对其哀思绵延甚久:“民思之所到之处,祠庙具存。至今妇人皆用方素蒙首屈角系脑,后云为伏波将军持服。鼎澧之民,率皆如此。”
七星洞
乌头村属“西楚唇齿”、“云贵门户”的常德,居于通往湘西之要道。当年诸葛亮夺取四川,征讨“南蛮”时曾兵过此处。据说扎营未稳,“南蛮”即前来攻打。闻知情报,诸葛亮未动声色,独自上山察看地形。下山后即将健壮士兵分为七队,皆持铁锤钢钎,于沅江对岸峭壁凿洞,限日落前完工。安排就绪,即与众将酣饮。傍晚七个洞成,皆长宽各1丈,深5尺。诸葛亮命士兵于洞外扯旗,洞内点灯。然后将兵带至沅江中流一荒洲上扎营隐蔽。
半夜时分,敌兵至,漆黑中见七堆火光,以为诸葛亮之营盘,便蜂涌前行。至江边,人马控制不住,淹死者无数。诸葛亮趁机挥军厮杀,将敌一举歼灭。后人念其功绩,将那七个石洞名为七星洞,扎过营的荒洲名为营盘洲。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