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与《墨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墨子与《墨子》

1.墨子其人

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姓墨名翟,世称墨子或子墨子,其出生里籍、生卒年月,因其留存资料甚少,且分散,历来争论甚多。据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载:“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关于墨子的里籍,学者们从《墨子》一书中记述的行踪看,他周游列国,多是“自鲁而往”或“自齐而往见荆王”, “自鲁即齐”, “越王迎墨子于鲁”等,据此,认为黑子里籍当为鲁国。也有学者认为他出生于宋国,后往鲁国。据专家们考证,墨子出生于公元前490年,卒于公元前403年,大约活了八十岁。

墨子出身劳动阶层,是一位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劳动者,“子墨子南游于楚,见楚献惠王,献惠王以老辞,使穆贺见子墨子。子墨子说穆贺,穆贺大说,谓子墨子曰:‘子之言则城善矣!’而君王,天下之大王矣,毋乃曰‘贱人之所为’(所谓贱人,即布衣之士),而不用乎?”(《墨子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贵义》,第554页,以下引文同)墨子自己也说:“翟无君上之事,无耕农之难。”(《贵义》,第559页)《吕氏春秋·爱类篇》说:墨子见荆王曰:“臣北方之愚人也。”《吕氏春秋·博志篇》,说:“孔、墨、宁越,皆布衣之士也。”

2.关于《墨子》

《墨子》一书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哲学、军事、人才、决策、科技等方面,主要体现在《尚贤》《尚同》《兼爱》《节用》《非攻》《非命》等篇中,有学者认为《亲士》《修身》《所染》非墨子所作。在政治、道德、修养方面,墨子提倡兼相爱、交相利、严己宽人、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推行节俭,反对奢侈厚葬,批判儒家的亲亲等级、繁礼奢乐、羞于言利等,主张民主政治,反对侵略战争。主张集中人民意志,形成统一思想,选贤任能,努力为民兴利除害。

经济方面,墨子主张发展生产,厉行节约,保障民生,提出:“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非乐上》,第298页)似有不劳动者不得食之意,反对“不与其劳获其实,已非其有所取之故”(《天志下》,第260页)。墨子学说,内容广泛,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其学说的进步性与深刻性,在某些方面超越儒家和其他学派。有学者认为墨子为中华民族树立起了爱好和平、反对侵略的旗帜。墨子学说中“兼相爱”“交相利”的广泛利人主义哲学,以及为之身体力行,努力献身的精神,对剥削阶级的利己主义与自私贪婪无疑是有力的挑战与鞭挞。墨子学说,集中代表了劳动阶层的智慧和聪明,其学说思想之丰富、深刻,在历史上也是少见的,在某些领域已走在当时世界的前列。他是出身于劳动者阶层的伟大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和科学家。

墨子学说是诸子百家中的“显学”,曾经显赫二百多年,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逐渐衰微。此外,由于墨子学说与历代统治阶级的利益与思想相矛盾,荀子称之为“役夫之学”(《荀子·王霸》),当然受到历代剥削阶级及其代言人的排斥与非难。但是其中的许多主张和观点,在许多方面,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