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文化·久负盛名的传统民族工艺品和商贸活动·传统的民族工艺品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天山文化·久负盛名的传统民族工艺品和商贸活动·传统的民族工艺品

(1) 玉石和玉雕。新疆是我国著名的玉石产地,尤其被称为“昆山之玉”的和田玉石更是自古蜚声国内外,是人们广泛喜爱的珍品,它对古代中原文化所产生的作用和贡献是不容置疑的。据日本史学家研究,“于田”(和田)这一地名,古代少数民族语言中为“玉的村邑”之意。和田玉的历史非常悠久。本世纪初,英国人斯坦因在罗布泊地区曾发现玉斧两件,玉镟三件;法国人伯希和(1878—1945)曾在库车发现玉斧三件;我国考古工作者后来在罗布泊地区的罗布庄遗址出土了一件墨玉玉斧。这说明南疆在新石器时代的原始部落里已使用和田玉制造玉器了。和田自古就有自己的玉雕艺术,玉雕艺人们世代利用自然红砂以手工脚踩磨石机琢磨各种简单的玉器具和装饰品。张星烺《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一册载,公元16世纪末,由印度前来中国的基督教传教士鄂本笃,途中适遇于阗王的母亲阿吉哈尼姆朝圣回国。她一时路费短缺,向鄂本笃借黄金六百锭。太后归国马上即从府库中拿出价值数倍的玉石偿其债务,可见当时于阗王府所藏玉石之丰。

古代于阗采玉有“捞玉”,“踏玉”,“挖玉”和攻山采玉几种方法。从汉至唐宋,每年秋季,河水清浅,和田人二十至三十人排一行,沿河踏玉,发现玉石就捞取上岸。此风延续到清代。只是宋后,河中捞玉已不太容易,人们开始转向上山踏玉或到戈壁滩上挖玉。到近百年来,人们才转向“攻山采玉”。不过,直至近些年,在河中或山上拾到玉石之事仍时有发生。如1980年,和田县两位牧人,在一座海拔4400米高的山上采到一块1180斤重的优质白玉。

和田玉石远在“丝绸之路”开辟之前,就已源源不断运往中原。后来,和田玉石大多作为贡物、商品输往内地。《明史》记载:永乐四年,和阗“遣史者贡玉璞”,“二十二年贡美玉”。清代玉石的采集和使用均由皇家垄断,禁止民间开采。我国现存最大的玉器,重达万斤以上的《大禹治水图》玉山,就是清代从新疆和田一带的密勒塔山开采,输送内地,由扬州工匠雕刻而成的。现在,和田每年为国家贡献的玉料,主要靠矿区开采,收购农牧民拣捞的玉石,也仍是优质玉的重要来源。每年采玉季节末期,北京、上海、扬州、苏州等地的玉雕厂就会派人专程到和田选料订货。

“玉不琢不成器”。自60年代初,乌鲁木齐建起了新疆第一座玉雕厂后,新疆各民族玉雕艺人也能用自己的一双巧手,将优良的和田玉雕刻成鸟兽鱼虫、亭台楼阁和各种人物造型,还能雕刻出赛马、叼羊、姑娘追、摘葡萄等表现民族风情的玉雕,个个千姿百态,活灵活现。近年来,新疆玉雕畅销国内外,备受香港、日本、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人民的欢迎。

(2) 地毯。地毯是新疆又一传统的民族工艺品,主要产地是南疆的和田与喀什。随着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不断扩大,地毯业不断发展,除和田、喀什外,在乌鲁木齐、阿克苏、巴音郭楞等地也建起了新的地毯厂。现在全新疆有二十六个地毯厂。

1959年秋,在民丰县汉代精绝国遗址的木棺内,发现了一块地毯残片,据考证是当地的织物。这是我国至今发现的历史最久远的地毯残片。它的图案色彩仍很清晰鲜明,图案的组织结构、用色的风格手法都近似现代的和田地毯。由此可见,新疆羊毛地毯工艺的历史已有两千年以上。维吾尔语将地毯称“格兰姆”,民间对此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故事。很早以前,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乘着一匹生有双翼的骏马从云端来到人间。他的骏马上铺盖着五光十色的地毯,那么艳丽,那么引人。一位叫格兰姆的漂亮姑娘听说骏马上盖的地毯是老人自己织的,便苦苦央求老人收她为徒弟。老人为她的诚心所感动,就同意了。经过几年的勤学苦练,格兰姆学会了织地毯的绝技。在她学成之日,老人便不辞而别,腾云驾雾而去。从此,格兰姆一心一意投入制毯事业,技艺越来越高,并将这织毯技艺传给了后人。此后,维吾尔族人将那自天而降的老人尊崇为织毯圣祖那克希王,而地毯也就起名为“格兰姆”了。

新疆地毯在国际上被誉为“东方式地毯”,富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它选用纤维细长,富有弹性,具有光泽的新疆羊的秋毛为原料,配以优质长绒棉纱,经合捻成规格的经纬线而织成。地毯在图案与配色上,融中原与外域同宗之精华。传统图案多系几何形体纹样构成,繁缛多变,丰富多彩,一般分为阿娜古丽(石榴花),夏木努斯卡(蜡花式),卡其曼(散点排列式),伊朗努斯卡(波斯式),拜西其切克古丽(五枝春花),开力肯(波浪式),艾地亚努斯卡(洋花式)和博古式八大类图案,都是以图案内容和富于民间风趣的寓意命名的。新疆地毯质地细密,严实牢固,经久耐用,而且使用多年仍能色泽艳丽如新。一般地毯可用五十至六十年,丝绒地毯可用百年以上。维吾尔族人非常喜欢新疆地毯。许多人有钱就买地毯,认为这是最好的保值办法,因为它不易变旧,总是很值钱。新疆地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国外许多有名的博物馆和著名的艺术品收藏家都珍藏着新疆地毯。作为新疆重要的传统民族工艺品,近些年产量突飞猛进,产品远销世界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倍受世界各地用户的青睐。

(3) 英吉沙小刀。新疆各民族兄弟几乎人人身上备有小刀。来了客人,他们用小刀杀牛宰羊;吃手抓羊肉时,他们用小刀割肉;吃水果时,他们用小刀削皮;西瓜、哈密瓜熟了,他们用小刀切瓜。加上,新疆地广人稀,单身出外,带把小刀还可防身。小刀对他们来说实在是须臾不可离身的特需商品。

新疆的小刀在国内外享有盛名。伊犁沙木萨克折刀、英吉沙小刀、焉耆陈正套刀和沙车买买提折刀被人们称作新疆的四大名刀,是新疆传统的名牌手工艺品,其中,英吉沙小刀以其精美的造型、秀丽的纹饰和锋利的刀口而崭露头角,1987年荣获全国旅行工艺品评比第一名。

据传,三百多年前,在英吉沙县城南的卡尔瓦西村,有个铁匠叫买买提·库拉洪,他心灵手巧,打制的小刀刀柄上雕有直,方,圆,齿,三角形图案,涂有红,绿等颜色,很美观,而且刀刃特别锋利。于是他制作的刀子远近闻名,销路日广。周围的人们开始向他拜师学艺,打小刀的人家越来越多。经过代代相传,不断改进,这个塔里木盆地西部边缘的英吉沙县便以生产小刀而出名了。英吉沙小刀用优质弹簧钢板锻打成型,先用锉刀锉平磨光,再经老师傅淬火处理后,刃口就变得锋利无比,遇硬不崩口,不生锈,经久而耐用了。它的刀柄上镶嵌着用宝石、金、银、骨等组成的不同式样的花纹、图案,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近些年,刀柄普遍用有机玻璃和塑料薄板来装饰,不仅保持了色彩艳丽的特点。而且变得价格更低廉而时髦。每把英吉沙小刀都配有自己的刀鞘。这些刀鞘有的用牛皮,羊皮制成,有的用银,铜,铝制成。边上有个环扣,便于随身佩带。英吉沙小刀有自己独特的造型和花色。它的传统造型有直式、弯式、箭式、鸽式等十二个品种,又按各民族的欣赏习惯,分为维,哈,蒙,汉,藏等不同式样。它的花色有四十多个,各种花色又有大、中、小三种不同规格。人们普遍将英吉沙县小刀厂生产的小刀认作正品。为防假冒,这种小刀的刀柄上镶嵌着两背相靠的巴旦木花,并有维,汉文“英吉沙”字样的模戳标记。现在,英吉沙小刀的名气越来越大。它已不仅仅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之物,而变成了一种令人爱不释手的民族工艺品。国内外的游客到新疆来,总要买上几把英吉沙小刀,或作纪念,或馈送亲友。英吉沙小刀还远销日本,巴基斯坦等国。

(4)维吾尔族小花帽。小花帽不仅是维吾尔族特有的一种服饰,而且也是维吾尔民族一种著名的手工工艺品。它是人们馈赠亲友的贵重礼物,也是姑娘向小伙子表达爱情的信物之一。由于它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和艺术特色,许多中外观光旅游者都要购买以作留念。

花帽虽小工艺精。制做时先要选质地好的丝绒和丝绸作帽子面料,将它们依帽子大小裁剪成四个三角形花瓣(也有五个三角形花瓣的),之后用手工在这些花瓣上或绣花,或用珍珠串成美丽的图案。然后以帽顶为中心,将四个(或五个)花瓣拼连缝合起来。缝好后套到木质帽模上成型,最后镶上黑绒布边,就成了一顶美丽的小花帽。它可按缝折叠而便于携带和保存。小花帽的帽面图案丰富多彩,最常见的有巴旦木花纹样的巴旦木花帽、单独适合纹样的曼甫花帽、满地散花纹样的奇依曼花帽等等。这些帽子面上的图案形象大多来自新疆的花卉、果实、禽鸟、昆虫以及星月、雪花等,经过高度的艺术提炼、概括、夸张、变化而成为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和强烈民族情趣的艺术造型。此外,还大量运用富于变化的几何图案。除保持和继承了维吾尔本民族的传统和风格之外,汉族的一些传统图案纹样,如云间海浪、盘枝莲花、梅菊佛手也被巧妙地吸收在花帽的图案中,使本民族的优秀遗产得到了充实和创新。花帽图案的制作方法和工艺特点也很多,可分为丝线平绣,丝线结绣,串珠片绣,格子架绣,盘金银绣,十字花绣,勾花刺绣,扎绒刺绣以及刺、扎、串、盘综合绣等。

各地区的小花帽在制作上又都有自己的地方特色。喀什地区以巴旦木花帽最为突出。巴旦姆杏是从西亚引进来的,在喀什等沙漠干旱地区生活力极强。巴旦姆杏仁味道鲜美,还可治病,深受维吾尔族人的喜爱,因此被设计到花帽上的图案中。巴旦姆花帽以黑色为底,四周涟漪着波浪和晶莹的水珠,四个白色巴旦姆杏仁被绣于中央,淡雅素净,为中年以上的男子所喜爱。库车地区以串珠、镶银的女式鼓顶花帽比较多见。其帽纹凸起,银鳞闪耀,斑斓绚丽。吐鲁番地区的花帽色彩浓烈灼艳,整个花帽铺满四组丰盈的花朵纹样。伊犁地区花帽的花纹图案受到哈萨克民间图案的一定影响,造型偏浅圆巧,色彩柔和协调,素雅大方。哈密地区的花帽因受汉族和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较深,图案纹样繁多,色彩非常鲜艳。和田地区以格子架绣女式花帽最负盛名。它四角突起,状似升斗,是维吾尔族女花帽中的上乘之作。在于田、民丰、策勒、且末一带,中老年妇女戴一种直径不足十厘米的纯属装饰性的小花帽。它的帽顶用彩色绸缎作面,下沿用羔皮,做工十分讲究。妇女们把这种小花帽别在头中的右侧,近看似帽,远看宛如一朵鲜花,富有浓郁的装饰韵味。小花帽主要出自心灵手巧的维吾尔族妇女之手,她们大多是利用空闲时间精心绣制。现也有了专门生产花帽的作坊和工厂。

(5)花毡和芨芨草编织品。新疆各民族,尤其是游牧民族的每个毡房里都少不了铺各种精美的花毡,这种花毡既软绵舒适,防寒防潮,又是色彩绚丽的工艺品。姑娘们出嫁时,花毡是不可缺少的陪嫁。

哈萨克族的花毡都是由妇女制作的。制花毯的第一步是制出白毡。先把羊毛打蓬松,打匀称,铺平,在上面喷上水,加压擀制成毡子,使其干透。第二步才制花。缝制花毡是个既要有技术,又要有耐心的工作。哈萨克族的毛毡多数是补花毡,也就是将五颜六色的彩色布套剪成图案,然后用羊毛线缝制在白毡上。还有的把白毡染成各种颜色,将这些彩色的毡子一块块拼出各种图案,用羊毛线将它们缝合得天衣无缝。再有的是用彩色毡片和彩色布拼成图案,一针一线缝合在一起。花毡上的图案多种多样。有的是黑底红花,白底黄花,绿边白花,黄边绿叶,有的是羊角、树枝、彩云,将整个毡片点缀得华丽美观,极富草原生活气息。花多为双层,非常厚实,针脚缝得也特别密,所以它经久耐用,可用四十至五十年,传两代人。各种花毡大小各异,方正有别,用场不同。长方形的,多铺在毡房地上,专供客人就坐。扇形的,是睡觉时的铺毡。维吾尔族农村也喜欢用花毡。他们的花毡多是在洁白的羊毛毡上印上各种花纹的印花毡,一般由工匠来制作。

芨芨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丛生,秆细长,坚韧,富有弹性,在新疆的草原上遍地皆是。同汉族人用麦秆、竹子编织各种手工艺品一样,新疆的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等民族也因地制宜,用芨芨草配上自制的羊毛线,编织出门帘、墙帷和席子等赏心悦目的手工艺品,作为毡房内的装饰物。这是牧民们自产、自用的专利产品,市场上买不到。

每年秋季,牧民们把成熟的芨芨草割回,曝晒干透,剥掉外皮,截成各种需要的长度,妇女们就开始编织。她们把染成多种颜色的羊毛或者缠在芨芨草上,或者与芨芨草混合,依照一定的图案花纹编织成各种手工艺品。编织的图案,各民族有自己的特色。哈萨克族多用几何纹样,图案富于变化,色彩对比强烈。柯尔克孜族编织的花样简直同毛毡图案无异,包括有山峰、水波、花草、禽兽等,线条清晰,美观大方。夏天,鲜花盛开的草原上,家家户户毡房下面的毡子都撩了上去,围上了芨芨草编织的墙帷,毡房的门上也挂起了芨芨草编织的门帘。这些芨芨草编织品既可挡住风沙和蚊蝇,又可使毡内空气流通,凉爽舒适,还为毡房增添了美色。难怪牧区的妇女们将这一编织技艺当成自己的传家宝,代代相传。

(6) 褡裢和马鞍。新疆的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都备有褡裢,出门时将褡裢搭在肩上,或搭在马背、驴背上,可以起到旅行袋或背包的作用。现在还生产出一种纯作纪念品的褡裢,工艺精细,色彩艳丽,小巧玲珑,深得中外游客的喜爱,很多人买来留作纪念。褡裢形状如长口袋,由里外两面缝合而成。里子那一面中间开口,两端各成一个口袋,口边留有绳扣,可串连套锁。它的正面,用不同色彩的线编织着具有民族特色的图案,大都是几何纹样,配以色彩协调的粗犷线条,朴素大方,结构严谨,线条均匀。花纹的编织各地区又有不同的风格,表现出新疆各地各民族不同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特点。

褡裢有各种大小。搭在肩上的小一些,搭在马背、驴背上的大一些。它是用粗棉线或毛线编织出来的。和田等地区的一些褡裢,正面织成一块小地毯,又厚实又漂亮。平时人们把它铺在床上当褥子,出门时携带上它,既可放物品,又可挡风遮雨,护身保暖。碰上在野外戈壁上露宿,它又是极好的垫褥。因褡裢非常实用,而且是精美的手工艺品,所以许多在新疆农村、牧区工作的汉族人也都喜欢备上一个。

爱屋及乌,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族的牧民出于对马的深爱,将马鞍也看作一件工艺品,精雕细刻得无比美观。马鞍分为男鞍和女鞍,按其形制及装饰特点又可分为木制雕刻漆画鞍,木制包皮铆钉鞍,木制包皮烤花鞍三种。每一种马鞍不仅结实耐用,而且上面都布满各种装饰图案。这些图案线条优美,色泽鲜艳。加上用铜钉排列组成花纹,闪闪发亮,光彩耀眼。银匠们还给一马鞍用黄金、白银、宝石等装饰上种种精致的花纹,使这种马鞍价值连城。一匹骏马配上一个精美的马鞍,背上搭个花纹别致的马褡裢,实在会给马的主人增添一份风采。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