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戏剧文化·京剧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中华传统文化·戏剧文化·京剧

戏曲剧种,流行全国。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高朗亭率“三庆”班进京,随后“春台”、“四喜”“和春”徽班相继入京。清道光年间,唱“二簧调”的徽班与唱“西皮调”的楚调(汉戏)合流,形成“皮簧戏”。“皮簧戏”接受秦腔、昆曲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形成了完整的表演方法与艺术风格,京剧形成。京剧音乐属板腔变化体,主要唱腔为二黄、西皮,另用南梆子、四平调、高拨子、吹腔,唱腔结构为上下句结构,基本句式为七字句与二字句。伴奏乐器分文场和武场,文场用京胡、二胡、月琴、笛、海笛等管弦乐器,武场用鼓板、大锣、铙钹、堂鼓、碰钟等打击乐器。脚色分生、旦、净、丑四大行,每行又细分为若干小行当。京剧服装依照明代服制,多用绸缎、彩绣,色泽鲜艳,式样讲究,分大衣箱、二衣箱、盔头箱、把子箱、旗包箱。京剧化妆,生旦俊扮,净丑勾画各种脸谱,以鲜明的对比色彩和图案显示人物性格品质与容貌特征。表演方面,歌舞并重,融入武术技巧,广用虚拟动作,念白富于音乐性。京剧典型地代表了中国戏曲“唱做念打”的特征,同时又是最大剧种,京剧被视为国宝。京剧传统剧目有一千多种,常演者三四百,如《文昭关》《追韩信》《霸王别姬》《捉放曹》《空城计》《野猪林》《打渔杀家》《三岔口》等。1942年又有《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等。1949年以后,有《杨门女将》《海瑞罢官》等。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