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化·特色鲜明的戏曲艺术·优美动听的黄梅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安徽文化·特色鲜明的戏曲艺术·优美动听的黄梅戏

黄梅戏原称黄梅调,又有采茶调、采茶戏、花鼓戏、化谷戏、二高腔、怀腔等多种别称。它起源于湖北省黄梅县一带,这里的紫云山、龙坪山盛产茶叶,每年谷雨前后,青年男女上山采茶,劳动过程中或独自高歌,或彼此唱和,因而产生了许多采茶调。由于这里经常发生旱涝灾害,灾民出外谋生,将采茶调也带了出去,而且常以唱小调为谋生手段。在这种过程中,黄梅采茶调与在皖、鄂、赣等地流行的道情、花鼓、连厢、莲花落、罗汉桩、送傩神等多种民间演唱艺术以及高跷、旱船、挑花篮、推车灯、走马采菜灯等民间歌舞发生融合,逐渐向戏曲形式发展,形成黄梅戏的独脚戏、两小戏和三小戏。

独脚戏、两小戏和三小戏大约萌芽于清乾隆末年,到道光时期,已有很大发展,出现了一些临时性业余班社,而且其活动中心也由湖北的黄梅、江西的湖口、安徽的宿松和望江一带向东移到以怀宁为中心的安庆地区。这里是徽调的发源地,黄梅戏艺人与徽班艺人组成混合班社同台演出,受到徽州以及流行在这一地区的青阳腔的很大影响,不仅常把徽调和青阳腔小戏拿过来上演,也模仿它们编演小戏的手法创作新剧目,在唱腔上,也采用当地语言讲唱,并吸收当地民间音乐,形成新的流派,被称为“怀腔”,与原来的黄梅采茶调已有明显差异,成为具有安徽特色的地方戏。

在演出过程中,黄梅戏从单纯的小戏逐步发展出一种称为“串戏”的演出形式。到咸丰时期,黄梅戏又产生了“本戏”,就是有较为完整的故事、出场人物较多,可演三四小时的大型剧目。黄梅戏由单纯的小戏演变到以本戏为主,小戏为辅,是其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标志着它基本上走向成熟了。到本世纪20年代,黄梅戏终于摆脱了只能在乡村演出的限制,唱进安庆市区,后来又由安庆进入上海,影响越来越大。1949年后,黄梅戏的影响面更是迅速扩展,成为深受全国人民欢迎的大剧种之一。

黄梅戏是在广泛吸收民歌小调、说唱音乐、宗教音乐以及青阳调、徽调等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形成的,唱腔十分丰富。大体说来,黄梅戏的唱腔可以区分为平词和花腔两类。

在表演艺术上,黄梅戏唱、念、做、舞相结合,强调细微之处见功夫,生活气息浓郁。黄梅戏也逐渐形成一些程式化动作,如推车、行船、挑水、纺纱等,都是从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容易引起普通百姓的共鸣。黄梅戏的剧目积累也比较丰富,有“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十二出”之说,实际不止此数,有近二百个。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