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贤的分道扬镳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竹林七贤的分道扬镳

与建安文坛上的“建安七子”相呼应,正始文坛有著名的“竹林七贤”,他们是阮籍、嵇康、阮咸、刘伶、王戎、山涛、向秀等七个作家。他们经常在竹林聚会,谈玄说理,饮酒赋诗,所以人称“竹林七贤”。他们行为放犷,崇尚老庄的自然哲学,但这仅是表面现象,随当时的政治形势的激变,他们七个人逐渐分化,终于分道扬镳。

嵇康是反世族统治的儒道对立派。他有儒家的“入世”思想,但现实的黑暗使他无法施展宏伟抱负,因此他转而崇尚老庄,重视玄学。当看到司马氏利用名教来欺骗人民时,嵇康便用自然与名教对抗。生性耿直刚烈的他以其犀利的笔锋对虚伪的礼教进行猛烈的抨击。山涛举荐他作官,他勃然大怒,以一篇《与山巨源绝交书》公开宣告与司马氏的决裂。恼羞成怒的司马昭借口“吕安事件”杀害了他。一个伟大的文学家就这样被黑暗所吞没!

阮籍、阮咸、刘伶是儒道共存的中间派。他们在危险的政治形势面前把抱负深深隐藏起来。他们并不真正反对礼教,只是反对司马氏的伪名教。迫于形势的险恶,他们只能苟且偷生,虚与委蛇,用纵酒来消除心中的苦闷,过着一种听从自然的道家生活。在他们身上,儒道思想共存。例如阮籍,他不拘礼俗,形骸放荡,“口不论人过”,但他是表面酣醉,内心清醒,他始终不动声色地与统治者周旋,其作品常用隐晦曲折的手法对伪礼教进行讽刺,表达作者的不满。

山涛、王戎、向秀则是投降派。在残酷的统治和奢侈的生活面前,他们屈服了,或被迫与司马氏合作,或欣然应之,成为统治者手中的工具。向秀本与嵇康友善,投降后,司马昭讽讥他说:“闻有箕山之志,何以至此?”可见,意志薄弱者总是不能让人很满意的。

“竹林七贤”的分道扬镳,固然有社会政治原因,但与他们各人的个性是分不开的。我们每个人都应从中吸取这样的教训:要经受住生活风浪的考验,就得有坚强的意志。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