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牛流马失传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分天下,战火连年。蜀国地处偏远,且国小人稀,然诸葛亮统率的蜀军却经常与强大的魏国争雄,多次出祁山攻魏,并阵斩魏军悍将张郃、王又,成为魏国的劲敌。
诸葛亮何以能以弱胜强、以少胜多呢?治军有方、精于兵法固然是他致胜的因素,但蜀魏前线峰峦迭嶂,山路崎岖,粮草的及时供给成为战争胜负的关键环节;蜀军兵力有限,再分出人马运粮,无形中便削弱了战斗力,“长于巧思”的诸葛亮制造的“木牛流马”,在此应运而生,并为消除蜀军兵员紧缺的隐患立了大功,起了重要作用。
木年流马过栈道,越险阻,不仅节省了人力,而且保障了军需辎重的供给。
在古典小说《三国演义》里,木牛流马更具魔幻色彩,它就象神怪一般上山下岭,运行自如,既便被俘,因敌方不知道机关的奥妙,反而倍受损失。当然,木牛流马绝非小说家凭空杜撰的虚妄之物,它也是有根据的,史书上明确记载,诸葛亮先后数次围祁山、出斜谷,都以木牛流马为运输工具;甚至在战争的间歇期间,诸葛亮“休士劝农于黄沙”,仍然“作流马木牛”。
《三国演义》上载有制作木牛流马的具体技法,造木牛之法为:“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头入领中,舌着于腹。载多而行少:独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二十里。……牛仰双辕,人行六尺,牛行四步。每牛载十人所食一月之粮,人不大劳,牛不饮食。”造流马之法更为详尽,索性就是一张图纸:“助长,三尺五寸,广三寸,厚二寸二分……”等等,诸如此类。虽然有具体的尺寸要求,但若是按此法依样画葫芦,木牛流马也是复制不出来的。
木牛流马究竟是一种什么东西呢?
木牛流马大致是一种自动机械,在三国时代,运用齿轮原理制作机械,是能工巧匠们层出不穷的杰作,如魏国的马钧,创制一种利用齿轮转动的提水机具,名为翻车(即龙骨水车),马钧又造“水转百戏”,以水力发动,使木偶击鼓吹箫,如真人一般。诸葛亮必然汲取前人及同时代人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在此基础上制造出木牛流马。南朝的大科学家祖冲之,“以诸葛亮有木牛流马,乃造一器,不因风水,施机自运,不劳人力。”可见,祖冲之不仅亲眼目睹过木牛流马,而且受其启发,制造出更为巧妙的机械。
遗憾的是制作木牛流马的技法到后来就失传了,一直到清末,古代战争中所使用的运输工具竟始终未脱离开传统的马队和车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