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书劫
自古乱世多劫难。人如此,书也如此,试看古往今来书籍的若干次大的劫难竟无不产生于多事之秋。
公元23年,刘玄遣兵入长安,讨伐王莽的“新”朝,不用说要放一把火,于是皇家图书所剩无几。
东汉末年有“长安之乱”,所有书籍几乎全部焚毁。
西晋有“八王之乱”,秘阁图书3万卷毁于一旦。
梁代侯景作乱,纵兵焚烧建康,东宫图书数百橱焚之皆尽。
西魏兵逼江陵时,梁元帝惟恐书籍落入敌手,焚书达14万卷。
唐朝“安史之乱”,两都陷落,6万余卷藏书毁灭殆尽。
唐末的昭宗,逃难到洛阳时,随行携带了大量图书,结果途中大多散佚。约12库5万余卷典籍荡然无存。
北宋“靖康之变”,金兵攻破汴京,将太清楼秘阁、三馆图书7万余卷洗掠一空,携大批珍贵图书北去,结果不知下落。
南宋时,有典籍约6万卷。元军破临安后,“封书库,收史馆礼寺图书及百司符告敕”(《宋史·恭帝本纪》),蜀刻珍本也遭到焚掠。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放火烧文渊阁,明代编的《永乐大典》的正本藏于文渊阁,自是难逃劫难,存于史皇城的副本也被士兵抢走,丧失约2422卷。
清代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藏于文渊阁、天一阁、文汇阁等处的《四库全书》全部被毁。
1932年,一·二八事变,日寇炸东方图书馆,损失中文图书268000册,外文图书8万册。
更为令人触目惊心的当数“文革”。此时已不能以数量来统计毁掉的书籍,而要以重量来计算了。据粗略统计所毁图书,仅北京一地就约2000万吨。损失之惨重也可称得上是“史无前例”。
自古至今,书籍经过了一重重的劫难,一次次的战火,存留下来的数目已少得可怜。面对这些残缺不全的人类精神财富,在痛心和惋惜之余,我们似乎还应该再更深地思考一点什么……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