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代军事理论家尉缭
尉缭,生卒年不详,大梁尉 (今河南省尉氏县) 人,大约生活在秦始皇时代 (一说梁惠王时代),著名的军事理论家。
秦始皇十年 (公元前237年),尉缭至秦,向秦始皇建议用间谍贿赂六国大臣,离间六国君臣之间的关系,然后出兵攻灭。秦始皇非常重视他的建议,对他也很器重。但是尉缭以军事家的洞察力,看出了秦始皇的阴险狡诈一面,认为秦始皇一旦夺取天下,天下人都会成为他的奴隶,于是决定逃走,但被秦始皇发现,阻止了他,并任命他担任国尉 (即最高军事长官)。此后,秦始皇就利用尉缭的计谋,多次贿赂六国权臣,然后乘六国君臣相疑之机,大兵压境,一一攻灭。尉缭一生留下了军事理论专著《尉缭子》,此书分5卷24篇,集中体现了尉缭的思想。
在政治上,尉缭强调君主要充满自信,敢于面对现实,即不追寻往昔,也不应坐待来世,要以积极进取的态度改善社会。他认为军事上的胜利取决于国家良好的政治制度和措施,只有国富民强,才能取得对外战争的胜利。他强调君主应当从整顿朝政入手,健全国家制度,明确君臣的职责,公正审理案件,使株连的百姓能得到平反。作为君主应当推行强有力的农战政策,使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有粮食吃,使战士得到爵位,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无敌于天下。他还强调要达到这一目的,应当体恤民众,安抚流离失所的百姓,并利用流民来开发荒芜的土地,注重耕织,把农业作为兴国之本。他的这种思想实际上是自战国以来重农思想的发挥和具体化。
在强调农战的同时,尉缭也注意到了市场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他认为大国致力于农战,不必借助外力; 中等国家用守备以自救,也可以不依赖外援; 小国致力于农耕,也无需外援。国家的收入不足以供给外战和内守的,则要通过市场管理增加收入。市场收入就是为了供应作战和防务的。大国如果没有中等国家的援助,则应像小国那样有市场收入弥补财政的不足。他指出,所谓市场,就是管理百货买卖。应该在物价便宜时买进来,物价昂贵时卖出去,发挥政府在物资调控方面的主导作用,防止奸商以此牟利。只有加强市场管理,才可以避免市场的混乱,这样才能保障国家和军队的供应。那种只懂得打仗,却不懂得市场经营的人,那就谈不上他是能打仗的。
在战争观上,尉缭将战争分为 “挟义而战” 和 “争私结怨”两类,主张应诛暴乱、禁不义。他认为军队所到之处,应使农民不离开自己的田地,商人不离开自己的店铺,官吏不离开官府。他还认为军队每到一地,只要不侵害老百姓的利益,不耽误老百姓的农时,就会得到百姓的拥护。尉缭这种仁义为本的战争观,其目的是要通过大规模的战争,实现封建统一。在战术上,他强调要出奇制胜,作战中要奇正配合,避实击虚,运用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打击敌人,以夺取战争的胜利。在治军方面,他认为将帅应当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应与士兵同甘共苦,要具有自我牺牲精神。作为将帅还要赏罚分明,严明军纪,严格练兵。只有正确处理好将帅与士兵的关系,才可以在战场上充分调动士卒的积极性,立于不败之地。
在用兵之道上,尉缭强调要以 “权”为核心。在作战中应当集中优势兵力,做到百战不殆。反对打无计划、无把握的仗,要审慎举兵才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他认为获胜的办法有三种,即“道胜” (用谋略获胜)、“威胜” (即以兵力取胜)、“力胜” (以兵力取胜)。在战前要做好五个方面的准备工作,一是进行战略筹谋,二是选择有威望的将帅,三是迅速占领有利的战略要地,四是构筑坚固的防御工事,五是出兵讨伐。只有做到这五点,才能掌握战争的主动权。他还强调在作战中 “兵贵精” 的用兵方法,兵少而精,既可以节约军费,又可以夺得战争的胜利。他认为一个好的将领应是一个以少胜多的著名将领。为了使部队保持旺盛的战斗力,尉认为平时应加强对部队的训练,常备不懈。
此外,尉缭的军事理论中还包含有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他认为决定战争胜利的是人的因素,只有发挥广大士兵的积极性,才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他反对依靠迷信鬼神方法来进行战争。
尉缭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军事理论家,他为我们留下了《尉缭子》这部军事著作。他本人的事迹虽然约略不显,但他理论的光芒则是永久的。他所提出的农战政策、市场在国家经济中的作用、间谍战以及仁义战争等在当时起了很大的作用,推进了秦始皇统一天下的进程。特别是在战争中他强调出奇制胜,将士要与士卒同甘共苦、要打有备之仗、用兵贵精等多为后代的军事家所采用。对于尉缭这样中国古代的伟大军事理论,我们应当很好地发挥和继承。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