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八》原文与翻译、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尺八》原文与翻译、赏析

卞之琳



像候鸟衔来了异方的种子,

三桅船载来了一支尺八,

从夕阳里,从海西头。

长安丸载来的海西客

夜半听楼下醉汉的尺八,

想一个孤馆寄居的番客

听了雁声,动了乡愁,

得了慰藉于邻家的尺八,

次朝在长安市的繁华里

独访取一支凄凉的竹管……

(为什么年红灯的万花间

还飘着一缕凄凉的古香?)

归去也,归去也,归去也——

像候鸟衔来了异方的种子,

三桅船载来了一支尺八,

尺八乃成了三岛的花草。

(为什么年红灯的万花间

还飘着一缕凄凉的古香?

归去也,归去也,归去也——

海西人想带回失去的悲哀吗?



【注释】 尺八:又称“箫管”。古代管乐器,因营长一尺八寸而得名,7至8世纪传到日本,现仍流行于日 泰。

【赏析】 30年代,卞之琳受西欧和美国文学的影响写了不少诗。这时期诗人的作品怀旧、怀远的情调比较浓。其原因用诗人自 己的话说是,“当时由于方向不明,小处敏感,大处茫然,面对历史事件、时代风云,我总不知要表达或如何表达自 己的悲喜反应。这时期写诗,总像是身在幽谷,虽然是心在峰巅。”(《雕虫纪历 · 自序》)30年代中期,卞之琳曾跨海到日表,为职业(为国内特约译书)而在京都住过5个月。《尺八》正是这个时期写下的作品。

表诗是凄凉而忧愁的,它所表现的是诗人对于当时祖国前途的哀愁。诗人在表达这种感情时,所选定的中心意象是“尺八”,此物吹奏时,声音哀婉悲凉,悠远销魂,听之使人凄然。诗人开篇写道:“像候鸟衔来了异方的种子,三桅船载来了一支尺八,从夕 阳里,从海西头。”这里的“海西头”指的是祖国。一支尺八被三桅船从祖国载来,它就像鸟儿街来的“种子”,在诗人的内心播下,长出 了浓郁的乡愁和对祖国命运不济的忧虑。“长安丸载来的海西客,夜半听楼下醉汉的尺八,想一个孤馆寄居的番客,听了雁声,动了 乡愁。”“海西客”当然也包括诗人自 己,都是些流落漂泊异乡的“番客”,当他们听到夜半悠悠动人的箫声,想到自 己的处境和祖国的命运,怎么不思潮起伏,感慨万端呢? 哀婉的尺八声勾起了“番客”内心的痛苦,而又同时成为一丝慰藉。但慰藉是暂时的,尺八吹不出欢快的调子,它勾起的人们的痛苦却是像它的音韵那样悠长。于是,“海西客”的唯一的愿望便是“归去也,归去也,归去也——”。诗人在这里连用三句“归去也”,且后边贯以长长的破折号,使那浓烈的乡愁袅袅萦回,化作长长的、长长的呼唤而掣动人们的心弦。“像候鸟衔来了异方的种子,三桅船载了 一支尺八,尺八乃成了三岛的花草。”“尺八”在这里已经成为“乡愁”的象征,那萧管中吹出的无限乡愁像种子播下,长出无际的花草,确是“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归去也,归去也,归去也——”,诗人以此句式再一次加强了那种“乡愁”的浓度,然而,“海西人”的悲愁是无边无际的,“孤馆寄居”是痛苦的,但“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则更为痛苦。

这首诗以“情”贯穿首尾,所表达的是一种凄婉之情,是对祖国前途和命运的哀叹。在诗中,诗人选定的很多意象,本身有就是含情的,是我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情种”,如“尺八”、“孤馆”、“雁声”、“花草”等等,这样,我们在读诗时,自然会受到诗情的感染。此外,这首诗前后呼应,使诗之“情”在前呼后应中得到升华和深化,也能充分打动读者的心。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