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与翻译、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与翻译、赏析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乎!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注释】 ①三重茅:指草堂上的三层茅草。②挂罥(juan眷):挂结。③塘坳 (ao 傲): 低洼积水处。④俄顷: 一会儿。向: 接近。⑤衾 (qin亲):被子。恶卧:睡相不好。⑥雨脚如麻: 形容雨密。⑦丧乱: 指安史之乱。彻: 天亮。⑧突兀: 高耸的样子。

【诗大意】 八月秋高季节,岂料狂风骤至风声呼啸,卷走了我草堂上的三层茅草。茅草飞扬过江撒满江郊,高处挂在树梢,低处落入水塘里了。南村一群顽皮儿童欺我年老无力,竟当着我的面像盗贼一样,抱着茅草钻进竹林里。我高声呼喊,直到口焦舌燥也没用,回家来拄杖空叹息。刹时风停,黑云压顶而来,秋色漠漠,日暮天黑,用了多年的布被,冰凉潮湿,其硬如铁,娇儿蹬踏,被里子早已破烂。屋破漏雨,床头无一干处,秋雨淅沥不停歇。自从丧乱以来经常失眠,天阴雨湿长夜难熬。什么时候才能有千万间高楼大厦,庇护天下的受冻人都得到温暖,风雨无侵,安卧如山。啊呀! 这样的理想如能实现,即使我个人挨冻,死也心甘。

【赏析】 上元二年 (761)秋八月,杜甫一家居住的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的草堂,突遭暴风袭击,卷走了覆盖屋顶的茅草,风头过后,随之雨至。屋漏逢阴雨,境况甚是狼狈。诗人长夜难眠,浮想联翩,从个人的家庭遭际想到了天下的寒士,表现了诗人己溺己饥,推己及人和舍己为人的高尚精神。

这是一首记事抒情的七言歌行,全诗可明显地分为四小节,前三节顺序记事,最后一节抒发感慨。

一节五句。“八月秋高风怒号”,起势突猛,八月秋高气爽,却意想不到狂风呼啸而至,好端端的草堂屋顶被狂风撕裂,茅草散乱,漫天飞扬,有隔江而去者,有高挂树梢者,有低沉水塘者,真是满目狼藉。这一急速呈现而又变换着的景象,被诗人急速地捕捉到,并准确如实地描述出来,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景声之外,似乎还看到一个拄杖而立的老人,眼巴巴地望着茅屋破损而心急焦虑。

第二节,写儿童抱草的情景。狂风当是由北而来,茅草朝南方向刮去,所以南村群童出来捡拾。想必杜甫平素与这帮顽童相处平易,孩子们才敢有这恶作剧。你越喊,他越跑,竟然抱着茅草躲到竹丛中去了。这一节与前节的紧张气氛迥然不同,显得有张有弛,错落有致。老者气急败坏唇焦舌燥的呼喊叫嚷;顽童们嘻笑跑跳装聋作哑东躲西藏,两相衬托,生动而诙谐。这里称群童为 “盗贼”,决不是恶狠狠的斥骂,而是气急时的指责。

第三节八句,写屋漏又遭连夜雨的苦况。阵风刹时而过,接着黑云密布,秋色漠漠,天幕昏暗。这一天色暗然的气氛,是记实,也是烘托诗人黯淡凄楚的心情。“布衾多年冷似铁”,破旧的被褥,随全家由秦入蜀,屡经迁徙,已是冰凉帮硬了。这一平易诗句,没有贫困生活的切身体验是写不出来的。被子破旧,但孩子困乏,依然入睡,眼前的情境使诗人彻夜难眠。而这种忧家虑国形成的失眠,自安史乱后一直如此。心事浩茫连广宇,诗人从破旧的茅屋,想到了饥寒交迫的天下人。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由叙事过渡到最末一节的感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诗人在漆黑淋雨之夜,脑海中忽然闪现出一丝美好希望的火花,这火花给天下寒士带来温暖。我们一向称之谓现实主义的诗人,也不乏丰富的浪漫主义想象力。一声感叹,呜乎! 诗人又回到现实中来,这种幻想是难以实现的,如能实现,宁可牺牲自己。如果“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样从推己及人到舍己为人,诗人的思想境界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至此,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七言歌行比较自由灵活,适宜于铺陈叙事,也最能表达诗人奔放豪宕,勃不可遏的情感。全诗以时间为序,从黄昏到入夜,一段一情景急速变换,使人应接不暇。古典诗歌虽最擅写景状物,但如这首诗对瞬间急速转换的动态事物的描写,并描绘得如此逼真而动人,在整个唐诗中亦是不多见的。全诗始终充溢着强烈灼人的感情色彩,主要由其内容所决定,但在句法、用韵方面确实起到了加深和渲染的作用。七言歌行虽不严格要求对偶句式,亦多为上下两句为一联。杜甫在这里却用了一些三句为一联,如“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前者为了充分状物,后者为了充分达情,音节上也造成了急促焦灼的气氛。在用韵上,句句押韵而不断变换,平仄相间而以仄声为基调。开头写狂风呼啸而来的态势,用了 “号”、“茅”、“郊”等响亮的平声字。第二、三节写内心的焦急和感叹,就用了 “力”、“贼”、“去”和 “色”、“黑”、“铁”等仄声字。最后一节,却是先用平声字“间”、“颜”、“山”,以示理想愿望的美好。后三句又转为仄声,人的心情又黯然低沉下来。如此换韵,使全诗更加声情并茂,波澜起伏。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