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佩里翁的命运之歌》原文与翻译、赏析
荷尔德林
你们在上空的天光里遨游,
踏着轻软的云毯,极乐的精灵们!
辉煌的神风
轻轻地触动着你们,
就像是女艺人的手指
抚着神圣的琴弦一样。
超脱命运的摆布,那些天仙们
像酣睡的婴儿一样透着呼吸;
神的精神
纯洁地保存在他们那
谦逊的蓓蕾之中,
开着永不凋谢的花朵,
那极乐的眼睛
在静静的
永恒的澄明中张望。
可是,我们却被注定,
得不到休憩的地方,
忍受烦恼的世人,
时时刻刻
盲目地
消逝、沉沦,
好像飞瀑被抛下
一座一座的悬岩,
一年年坠入渺茫。
(钱春绮 译)
【赏析】 荷尔德林虽然出生于神职人员家庭,而且从小在修道院里接受教育,但他的思想却与自己所受的教育是背道而驰的。。这里选的是插在他的书信体小说《许佩里翁,或希腊的隐士》第二卷中的一首著名诗篇,因音乐家布拉姆斯将其谱成乐曲而脍炙人口。本诗充分表现出了诗人的理想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的矛盾冲突。
荷尔德林这部小说的主人公许佩里翁是一个希腊青年,但是他所处的已不是希腊文化灿烂辉煌的年代而是他的祖国遭受土耳其蹂躏的屈辱之时。他参加了1770年反抗土耳其压迫的解放战争。但是他在战争中看到的一切同他的人道主义理想并不符合,加上他爱人狄奥提马不幸早逝,因而在绝望中离开了祖国。然而,他来到的那个国家——德国的现状同样使他失望。他在那里看到的是一个分裂的民族,一个缺乏人道主义的社会,像是“在一个战场上一堆被割裂的手和肢体所流出的生命血浆在沙地里流散。”
现实如此使他失望,使他感到注定“得不到休憩的地方”,感到“一年年坠入渺茫”。这就是诗歌第三节把我们带入的一种绝望痛苦的意境。但是,诗歌并没有一上来就直接让我们进入这种意境,而是首先描述超脱命运摆布的天上神仙的极乐生活。这种生活是荷尔德林本人理想的一种体现,它不是基督教宣扬的那种上帝统治下的天堂的生活,而是包含着古希腊文化世俗精神的人类共同理想的反映。诗的第一节仿佛使人听到了美好的音乐,第二节则仿佛令人见到了美丽的鲜花,这正表现出荷尔德林对美的追求,他把美看作一种超然于命运之上的最高境界。在这最高境界里也包含着他对爱情的追求。许佩里翁的恋人狄奥提马实际上就是荷尔德林自己的恋人——他在法兰克福当家庭教师时的女主人苏赛特。但是,现实是丑陋的,尤其是荷尔德林时代的德国更是充斥着鄙俗气和小市民的狭隘观念,因而荷尔德林追求的爱情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在展现了神的美好境界之后,诗歌将我们带回到现实的痛苦之中,前后形成强烈对照,突出了实的绝望感。这种对照以及诗歌前两节中的理想化和幻想色彩,是作者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十分成功的地方,但是,这一切又是为作者对现实的批判服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