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王世贞
昨夜懵腾意超忽,寐时得语醒时述:
百年那得更百年,今日还须爱今日。
王世贞的这首诗全诗共二十句,这里节选的是其中四句,是劝人惜时的警语。从诗题可知,作者因为睡梦中偶得这联警语而遂成全诗。“百年”是概数,大略指人的一生。“那得”即哪能够,“更百年”也就是再有百年。这句大意说:人生在世数十年,多至百来年,最后总要寿终正寝,告别人世,不可能转世重来再过百年。“百年”看来是一段不短的时光,但放在那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茫茫的宇宙空间里,其实不过是非常短暂的一瞬间。而且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这正如长江东流不复西一样,韶光逝去,不复再来,生命终结,不可能复生。因而这短暂的人生旅途便显得弥足珍贵。“今日还须爱今日”一句便很自然的对应了上句的内涵。“今日”属不定指,泛指人生中的每一天,也可理解为作者写诗的那个时候。“还须爱今日”就是说一定要爱惜眼前每天的时光,不要轻易抛掷每一寸光阴。因为“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因为“世间最宝贵的就是‘今’,最容易丧失的也是‘今’”。(李大钊语),只有珍惜每一个“今日”,踏踏实实的学习、工作,才能构成一个充实愉快、奋发有为的人生。这两句诗先提出一个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再作哲理性的劝诫,强调了在短暂人生中珍惜时光的必要性,言简意赅,发人深省。
这两句诗在写法上的最大特色是采用由大到小,由因及果的构思顺序。两句都扣紧“时间”着墨,前一句从整个宇宙人生的高度进行宏观探视,抓住人类的生存规律提出了“百年那得更百年”的命题,然后由前句自然生发,推导出“今日还须爱今日”的结论。从所用概态的范围来看,由“百年”而至“今日”,从大到小,从宏观到微观,“百年”由无数个“今日”组合而成,“今日”是构成“百年”的“细胞”,二者相映相衬,相辅相成,引人注目。从两句之间的关系看,前句是后句的原因,后句是前句的结果,因为只有真正爱惜每一个“今日”,才不致虚度“百年”,留下终身遗憾。这样由大到小,由因及果的揭示哲理,明确、精警,给读者鲜明深刻的印象。
结合原作内容看,这首诗当写于世贞因父难解官以后。当时他身无官职,一身轻松,怀着超脱尘俗的想法,居山读书。我们从他对待“故人不通谒”、“朝事不挂口”的豁达态度中,从他无暇招待山僧的忙碌情景中,从他梦中所得的一联诗句中可以看出,解官后的王世贞并没有蝇营苟且,虚度光阴,而是过着与世隔绝,潜心攻书的紧张生活。固然,因其当时处境的影响,他那种超然物外,不问世事的思想具有一定的消极因素,但他珍惜时间,专心读书的态度却是值得肯定的。而且诗中哲理对后世无疑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启迪教育作用。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