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第《元夕宿泉州洛阳桥》明山水诗鉴赏
陈第
春风又度洛阳桥,柳色青青伴寂寥。
回首故园今夜月,满江灯火上寒潮。
在福建省泉州市东北洛阳江入海处,横江飞架着一座大石桥,它就是洛阳桥,原名叫万安桥,建于北宋皇祐五年(1053)至嘉祐四年(1059)。桥面上有石栏翼护,塔亭错落,石狮雄踞; 桥头广植树木,绿荫夹道。这里是泉州有名的一个风景点。
明代爱国将领陈第是连江(今浙江省连江县)人,曾在厦门一带协助守将抗击倭寇。戎马倥偬之中,作者又迎来了一个春天,但不是在家乡,而是在洛阳桥畔。第一句“春风又度洛阳桥” 点明了作者所处的特定时空。春风送暖,杨柳泛绿,也该是春花含苞欲放之时,可是作者只写了桥畔新柳。那柳枝一色的青碧,看去有些单调,傍晚又无蜂蝶禽鸟相戏,也显得寂寞冷清。原来这是作者茕茕独处的无聊心情投射到了景物之上。“寂寥”,静寂的状态,它既是写景,也是作者心情的反映。这时月轮东上,清辉流泻,洛阳桥更应呈现出一副绰约的风姿。但作者无心赏玩眼前之景,他憧憬的是内心之景——他想起了家乡的上元之夜。上元节是我国各地普遍赏灯的节日,连江人却有独特的风俗。他们在潮水上涨时,将灯火放在江里,任其随波漂流。“满江灯火上寒潮”便是这个场面的写照。灯火满江时,赏灯活动达到了高潮,所以是个极富包孕的时刻,给人以更多的联想。月光下,密密麻麻的灯火映红了水面,波涌灯摇,火光跳动,好似一条巨大的火龙向大海缓缓游去……。前两句的寂寥情景也有力地反衬出这一热闹场面。
在这首诗里,作者的思乡之情写得真挚、深切。而对于欣赏写景诗的读者来说,我们反倒通过洛阳桥畔的孤寂诗人的想象,看到了连江人民欢度元夜的风景画和风俗画。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