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庄·三堂东湖作》原文与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韦庄·三堂东湖作》原文与赏析

韦庄

满塘秋水碧泓澄,十亩菱花晚镜清。

景动新桥横蝃蝀, 岸铺芳草睡鵁鶄。

蟾投夜魄当湖落,岳倒秋莲入浪生。

何处最添诗客兴? 黄昏烟雨乱蛙声。

据夏承焘先生《韦庄年谱(修订)》,唐僖宗乾符四年(877),四十二岁的韦庄从长安附近的鄠杜移居虢州(今河南灵宝),《浣花集》中的《虢州涧东村居作》、《三堂早春》、《渔塘十六韵》以及这首《三堂东湖作》,皆作于居住虢州时。当时,黄巢虽已起兵,但虢州还是一片宁静,秋天,村居无事的人在月明星稀的夜晚,静静地游览东湖,他用清新秀丽的笔触画出了湖山美景,寄寓着悠然自得的闲适情怀。

韦庄的律诗,特别是像这首描写自然风光的律诗,虽不象他的一些绝句那样内涵深沉,发人深省,但它以明快清新取胜,在成功的抒情状物方面也自有其可贵的特色。

其一,“很少使事用典,而是根据自然环境,用明白晓畅的语言铸词造句,写出眼中所见和心中所感,以真切的情意来打动读者的心灵。此诗咏“东湖”,开篇即从“满塘秋水”着笔,直接入题,起得爽健自然。接着,在夜里,在那碧绿深沉的湖水上,作者便让各种景色次第展现出来:湖面上飘浮着十亩菱花,平展在明镜般清澈的水中;湖上横跨的新桥,像一条长虹,影子在水中荡漾;湖岸上,芳草如茵,睡着静静的池鹭;在明净的湖底,月亮投下它的影子,像从天上掉了下来,而四围的山峰也倒映着它们的倩影,像一朵朵盛开的莲花。作者以湖面为中心,将湖上、岸边、天上、四近的自然景物都组织在一起,汇集到湖中,成为活泼、优美、迷人而又宁静的一潭。这当中,既有平面的扩展,也有上下立体的交叉;既有动态中的活泼,也有宁静中的安详。然而,作者最后还说,那最能惹动诗兴的,还是黄昏时候,在烟雨迷濛中,那响彻四野的阁阁的蛙声。诗中描述的这一切,犹如一条清澈的小溪,从诗人的笔下涓涓流出,直淌到读者心间,沁人肺腑。文字上决没有故作艰深、矫揉造作之感,而是一任自然,如娓娓交谈,亲切动人。其中“蝃蝀” (di dong,长虹的别称)一词,虽出自《诗经·鄘风·蝃蝀》: “蝃蝀在东,莫之敢指。”但用在这里,和原诗意思已无关系,只是借来与对句的“鵁鶄” (jiaojing,即池鹭)对偶罢了,而中间两联的对偶,本是律诗应当遵守的规则,也不是做作和勉强。至于“蟾投夜魄”,看来象是用了《五经通义》 (“月中有兔与蟾蜍何?月,阴也;蟾蜍,阳也,而与兔并明,阴系阳也”)和《后汉书·天文志》 (“姮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的典故,但月中有蟾蜍,本系古代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这里信手拈来,驱遣自如,浑化无迹,全然没有使事用典的痕迹。

其二,结构新颖,在自然流利的笔调中,暗寓着章法上的精心安排。作者写东湖,是从夜里开始的,从第二句“晚”字可知,第四句“睡鵁鶄”、第五句“蟾投夜魄”更可证明,特别是“当湖落”三字,说明已是月到中天,至少半夜了。但到最后一联,却以问句逗起,在时间上来了一个很大的逆转: “黄昏烟雨乱蛙声。”这真是石破天惊,出人意表。这一安排,有着丰富的含义。它说明作者不是入夜才到东湖的,而是黄昏就来了,那时正一片烟雨,只听得满湖动人的蛙声,勾起了浓郁的诗兴。同时也说明前三联所写是新晴景色,雨洗秋光,格外清丽,暗中为第二句的“清”字作了最好的注脚。其次,前三联所写皆从视觉着笔,全是眼中所见,而最后补以蛙声,是耳中所闻,则进一步从听觉上为整个美景增添了气氛,视、听并用,收到了声情并茂的效果。另外,尾联出现蛙声,也是为深夜的宁静作反衬,即以闹衬静。黄昏时候,烟雨苍茫的东湖是蛙的世界,蛙们引吭高歌,好不热闹,而此刻,它们似乎都已经倦于歌唱,安静地歇息了,而这时,一轮皎洁的明月却悄悄地洒下清光,笼罩一切,幻化一切,使闹后的宁静静得深沉,静得奇异,静得令人心醉。这最后一联的巧妙安排,使全诗格外生色,令人产生丰富的联想,而留下悠远无尽的余味

其三,用字准确、生动,全诗音调响亮。诗中的动词,如“动”、“横”、“铺”、“投”、“落”、“倒”、“入”、“生”等,不仅准确,而且由于它们的频繁出现,便使本来静的景物有了动势,也使本来各不相干的景物相互融为一片,起了如同纽带般的联系作用。形容词“澄”、“清”、“乱”等,也恰到好处,例如用“乱”字来形容群蛙自由合唱的声音,真是维妙维肖,准确到不可移易的程度。特别是诗中还使用了“蝃蝀”、“鵁鶄”、“黄昏”、“烟雨”等双声词,读来流利自然,声韵和谐,增加了语言的音乐美。从中也可见作者熟练的文字技巧,他调动多方面的艺术手段,把东湖的自然美景表现得极为生动逼真,一片闲适之情,也充溢于字里行间,令人神往。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