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使清夷军入居庸三首(其一)》原文与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高适·使清夷军入居庸三首(其一)》原文与赏析

高适

匹马行将久,征途去转难。

不知边地别,只讶客衣单。

溪冷泉声苦,山空木叶干。

莫言关塞极,云雪尚漫漫。

天宝九载(750)秋天,四十七岁的高适以河南封丘县尉的身份送兵往清夷军。清夷军,是当时唐朝军队的名称,驻在妫川城内,即今河北省怀来县,由范阳节度使统领。《使清夷军入居庸三首》是在冬天送兵返回途中,进入河北昌平县居庸关时所作。王文濡评这首诗说:“由行役而写到边塞,复由边塞而转入行役,意绪环生,如见当日匹马过关之状。” (见《唐诗评注》卷五)这首诗的特点,就在于把感慨行役中路途的艰难和边塞的寒冷结合在一起,加以形象的描写,使之生动感人。

使清夷军入居庸关三首(其一)高适

清《马骀画宝》

首联“匹马行将久,征途去转难”,是说自己单人匹马已经行走了很久,在漫长的征途中去时十分艰难,现在回来也十分艰难。“去”,指前往清夷军送兵; “转”,即回,返入居庸关。这一联先从行役写起,“匹马”,则孤独可见; “行将久”,而路途遥远、人困马乏可知。“难”,不仅指山路的坎坷崎岖,也暗含边地冰雪严寒之苦,为过渡到中间二联写边塞寒冷,作了巧妙的伏笔。

中间两联,即集中笔墨写居庸关一带的寒冷气候。“不知边地别,只讶客衣单。”是说自己原来不知道边塞和内地的区别,现在只惊讶客子衣服的单薄。这一联妙在写“寒”字而不说穿。作者送兵去时是秋天,边塞还不太寒冷,那时还显不出与内地在气候上的明显区别,而冬日回还,北风凛冽,积雪满地,才分明感觉到寒不可当。说“不知”,实际上是已经深知,吞吐含茹,措语婉曲。写人对气候的感觉,虽然字面上没有“寒”字,但读来已觉寒气逼人,真是“不寒而慄”了。

“溪冷泉声苦,山空木叶干。”是说溪流因为气候寒冷,泉水流功的声音也显得悲苦,而山上的树叶已经干落,十分空旷。这一联的意思十分曲折。上句正面点出“冷”字,但不是作者直接感受,而是通过泉声的悲苦间接感觉的。连泉水也因寒冷而悲咽,人的寒苦也就自在不言之中了。再看山上的树木,也抵挡不住寒威,叶子全部干落了。“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世说新语·言语》)这是通过树木的感觉,曲折地传达出人的感觉。这两句都是透过一层,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把非同一般的酷寒,通过水和树,表现得十分曲折深入,给人以一波三折之感。同时,这两句也是对居庸关一带景物的写实性描绘。居庸关坐落在险峻的峡谷之中,两边峰峦耸峙,一道溪水从关侧流过。作者从精炼的字句中,展示了形象的画面,透出雄浑苍凉的意味。

在着力描写居庸关一带的严寒之后,作者抬首瞻望前途,从描写边塞而从容地转到描写行役,再一次发出征路遥遥的慨叹。“莫言关塞极,云雪尚漫漫。” (“漫漫”二字应读平声)意谓,不要认为进入了居庸关,就走完了艰险、高寒的关塞,那前面云雾弥漫、冰雪覆盖,还无边无际啊!居庸关在昌平县西北,是长城要口之一,与紫荆、倒马合称“内三关”,从塞北过了居庸关,山势渐缓,即进入华北平原,气温也相应升高一点,但毕竟是在冬天,仍然寒冷。“云雪尚漫漫”一句,正是对过关以后的景象和寒冷的描写,其中也蕴涵着征路漫长的意思,因为从这里到河南封丘,还十分遥远,等待着诗人的,还有艰难的跋涉。这一联与首联“匹马行将久,征途去转难”相呼应,全诗从写行役开始,经过描写边塞,最后又以写行役结束,形成一种回环的结构,给人一种谨严而浑然的美感。

这首诗与高适其它描写边塞的篇什一样,具有雄浑峻拔的气势,但又别有一种自然朴实的风格。诗意虽然深折含蓄,但通篇不用典故,读来晓畅流利,显得纯任天机,不假涂饰。文字干净利落,而又准确凝炼,并无雕琢的痕迹,好象随口道来,全从肺腑流出,显得质朴自然,表现出作者驾驭文字的深厚功力。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