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塞下曲》原文与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李益·塞下曲》原文与赏析

李益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

写将士以前代名将为比,抒发他们安边卫国的豪情壮志。

诗的前两句先举出东汉两个安边名将。“伏波”,指马援,光武帝时历任陇西太守、伏波将军,封新息侯。曾先后平定西羌、匈奴、乌桓等寇乱。一次有人向他贺功,他说:“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六十二岁还自请出征,次年病死军中。“定远”,指班超,曾被封为定远侯。东汉明、章两帝出征匈奴,他历官军司马、将军长史、西域都护,在西域活动达三十一年,平定安抚西域五十余国。因久在边地,年老思乡,上疏给章帝说: “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为章帝召还。汉代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六朝时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在酒泉西边,是通往西域的门户。这两句是说为了保国安民,宁愿战死沙场,何必定要活着回到关内! 虽然分引两人的话,但文气语意非常通贯,如同一个人口中说出一般,充分表现了将士以身许国的英雄气概。定远语前加“何须”二字,反用其意,把原来年老思归有些衰飒的话,变成决心舍身卫国的豪言壮语。这里并不是否定班超,而是说要学班超那样立功边塞,即使为国损躯也在所不惜。两句对仗工整,语调顿挫有力,很有助于表现将士的壮志豪情。

三四两句又引本朝名将为比。“只轮”,一只车轮。语出《春秋公羊传》。“海窟”,指瀚海,即当时西北各族居住的塞外沙漠地带。这句是说要全歼敌人,不使一人逃归。据《旧唐书·薛仁贵传》载,薛在唐太宗、高宗朝屡立战功。高宗时,他任铁勒道总管,领兵击九姓突厥于天山,时九姓突厥十余万人拒唐军,选数十骑来挑战,仁贵连发三箭,射杀三人,其余的都下马请降,军中歌道: “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一箭定天山”即用此事。三四两句也是合讲一个意思,是说留下一支军队驻守边疆,定能全歼来犯之敌。薛仁贵为本朝著名将领,他的事迹,必然为将士们广泛传颂,并以此来激励自己的斗志,此诗真实地反映了将士们为国立功的强烈愿望和必胜信念。

此诗四句,全用前人之语和诗句写成,却没有半点勉强拼凑之迹。全诗一意贯注,气势豪迈,边塞传唱,定能激发将士的爱国精神。元辛文房《唐才子传》说李益“往往鞍马间为文,横槊赋诗,故多抑扬激厉悲离之作”。本篇即大有“横槊赋诗”之慨,是一首豪情四溢的战歌。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