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经典·刘禹锡《聚蚊谣》七言古诗原文|翻译|赏析|注释
刘禹锡
沈沈夏夜兰堂开①,飞蚊伺暗声如雷②。嘈然歘起初骇听③,殷殷若自南山来④。喧腾鼓舞喜昏黑⑤,昧者不分听者惑⑥。露花滴沥月上天⑦,利嘴迎人著不得。我躯七尺尔如芒⑧,我孤尔众能我伤。天生有时不可遏⑨,为尔设幄潜匡床⑩。清商一来秋日晓(11),羞尔微形饲丹鸟(12)。
【作者小传】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贞元九年(793)登进士第,又登博学宏词科,十一年登吏部试入仕。历任太子校书,节度掌书记,渭南县主簿,监察御史,屯田员外郎,朗州司马,连、夔、和州刺史,主客、礼部郎中,兼集贤学士,苏、汝、同三州刺史,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生平见《子刘子自传》、两《唐书》本传,今人卞孝萱《刘禹锡年谱》、《刘禹锡丛考》较详备。其诗与白居易齐名,合称“刘白”。各体皆备,七言尤工。反映社会现实,学习民歌,成就甚高。有《四部丛刊》本《刘梦得文集》、《四部备要》本《刘宾客文集》,今中华书局《刘禹锡集》较完备。
【解题】
此诗作年不详。或谓作于元和元年(806)至九年间,顺宗永贞元年(805),刘禹锡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因受宦官、权臣、藩镇等联合攻击,革新失败,刘禹锡被贬朗州司马,多年不迁官。此诗实为政治讽刺诗,聚蚊:群聚的蚊子。谣:民歌体诗。诗中以聚蚊比喻政敌,揭露其害人本性,讽刺其只能在黑暗中伤人,并指出其必将“饲丹鸟”的可耻下场。感情强烈,笔锋犀利,鄙视神情毕现。
【注释】
①沈沈(chen chen):夜深昏暗貌。兰堂:堂屋的美称。②伺暗:趁着黑暗。③嘈然:声音杂乱貌。歘(xu):突然、迅速。初骇听:初听使人惊骇。④此句用《诗·召南·殷其雷》“殷其雷,在南山之阳”句意。殷(yin)殷:震动声。⑤喧腾:形容蚊子的喧闹声。鼓舞:形容蚊子鼓翅飞舞。⑥此句意谓使目不明者分辨不清,听觉灵敏者亦产生疑惑。⑦露花:露水。滴沥:下滴。⑧尔如芒:你微小如芒。芒:谷类植物外壳上的细刺。⑨遏:制止。⑩此句意谓为防备你的袭击,设置帐子躲上床去。幄:帐子。潜:躲藏。匡床:方正的床。(11)清商:指秋天。商为古代五音之一,古人把五音和四时相配,商属秋。
(12)微形:微小的身躯。丹鸟:丹蛉,红蜻蜓,初秋时飞翔空中,捕食蚊子(见宋书升《夏小正释义》)。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