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湋·路傍老人》原文与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耿湋·路傍老人》原文与赏析

耿湋

老人独坐倚官树,欲语潸然泪便垂。

陌上归心无产业,城边战骨有亲知。

余生尚在艰难日,长路多逢轻薄儿。

绿水青山虽似旧,如今贫后复何为。

“大历十才子”以作酬唱诗而得名,其山水诗也颇多佳作。他们总的倾向是离现实较远,集中一些感乱伤时之作,也多以自我为中心,真正继承杜甫的现实主义传统,将目光投向人民,以下层老百姓为主角的篇为数较少,比较著名的就是耿湋的这首《路傍老人》。

“老人独坐倚官树,欲语潸然泪便垂。”诗篇开宗明义点出“老人”,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见到老人的苦况及向老人发问,下六句都是老人自述之语。官树,即官道傍的树,因大路是公家所建,故称为官道。这两句写老人孤独地倚着官树而坐,诗人向前发问,老人未语先垂泪,总写出老人的悲苦,并令人急于知道他垂泪的缘由。

“陌上归心无产业,城边战骨有亲知。”这两句“乃一篇之警策”。“陌上”,即老人面前的大道,“归心”即思归之心,接着句中又陡然来一转折“无产业”,虽然思归,可是故乡的产业已经荡尽,回去又靠什么生活呢?假如有亲朋可以托庇,或许仍然可以归乡,可是老人的“亲知”——亲戚和朋友,又都化为城边的战骨。此句“有”,其实无,反言得妙。这样,既无产业,又无亲故,回乡梦必然化为乌有,读到这里,读者也不禁为老人一掬同情之泪,和老人一起痛恨,诅咒这可恶的战争。

“余生尚在艰难日,长路多逢轻薄儿。”老人家无家可归,无亲友可投,真正是走投无路,因而十分悲痛,“余生”二字有双重含义,一是指虎口余生,没有象“亲知”那样化为城边的战骨,二是说年纪老迈,剩下的生命已为日无多了,“艰难日”是说时局尚未太平,可见这首诗作于“安史之乱”尚未平定时。下句写老人在流浪途中又经常受到轻薄儿的欺凌、侮辱,这真是“破屋偏遭连阴雨”。可怜的老人叫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可以最后喊出发自肺腑的哭声:

“绿水青山虽似旧,如今贫后复何为!”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老人却历尽劫难,备尝辛酸,如今一贫如洗,真不知怎么办才好!这两句借与大自然的对比,喊出了老人积郁已久的声音,这无疑是对那个动乱的社会的控诉,但这种控诉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这首诗通过描写老人的不幸遭遇,深刻地反映了肃、代时期动乱的现实,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在诗风较为浮靡、题材较为狭窄的大历十才子诗中,弥足珍贵,同情老人的诗,在“十才子”诗中也并非绝无仅有,如耿湋本人的《代园中老人》、司空曙的《梁城老人怨》等,但反映深度皆不及这首《路傍老人》。与此诗差可比肩的,是李端的一首五律《代村中老人答》: “京洛风尘后,村乡烟火稀。少年曾失所,衰暮欲何依。夜静临江哭,天寒踏雪归。时清应不见,言罢泪盈衣。”这也是一首纪言之作,不过前七句为老人之言,最末句为诗人记述之言,结构与《路傍老人》相反。诗的首联描写京洛一带,经过安史叛军的践踏之后,附近的乡村人道稀少,炊烟不举。颔联说老人少年时即已无家可归,如今已到衰暮之年,更加无依无靠。颔联写老人的悲痛之情,夜深人静,他到江边放声痛哭,一抒悲怀,天寒地冻,他又踏雪而归,可是,他早已无家可归,又能归到哪儿去呢?尾联老人伤心地说:我再也见不到天下太平的日子了,说完之后,不禁热泪盈衣。从艺术上看,这两首写老人痛苦的诗都纯用白描手法,不假故实,文字上也绝无雕饰痕迹,《路傍老人》中的颈联“余生尚在艰难日,长路多逢轻薄儿”,和《代村中老人答》中的颔联“少年曾失所,衰暮欲何依”。本应对仗,此处都未对,这在讲究格律和字句工整的“十才子”诗中,不能不说是两个例外,究其原因,是由于诗人被老人的不幸遭遇所感染,对当时的混乱现实极为不满,发而为诗,自然喷薄而出,无暇雕章琢句了。

就内容而言,诗人选择老人作为描写对象,表现时代动乱,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一来老人问题是社会都很关注的问题,孤独无助的老人更是乱世中生计最为困窘的人,二来中国历来有敬老的美德,写老人的不幸最易引起人们的同情,三来“十才子”们在诗中写老人的不幸,也常常悲叹自己的衰老,这正是他们身处乱世而又无力振作的迷惘心理的折射。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