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送隐者一绝》原文与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杜牧·送隐者一绝》原文与赏析

杜牧

无媒径路草萧萧,自古云林远市朝。

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云: “牧之云: ‘无媒径路草萧萧,

自古云林远市朝。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罗邺云: ‘芳草和烟暖更青,闲门要路一时生。年年点检人间事,唯有春风不世情。’余尝以此二诗作一联云: ‘白发唯公道,春风不世情。”盖穷人不偶,遣兴之作。”他别具只眼地拈出杜、罗二诗予以比较,又颇有创意地概括出“白发唯公道,春风不世情”一联,揭出二诗共同旨意,令人击节叹服。但细味诗意,“穷人不偶,遣兴之作”八字评语,实在未搔着痒处。殊不知小杜绝非一般“遣兴”,他抗议世间不平,呼吁社会公道,情绪正无比激越、慷慨。

首两句从隐者的居所和处境着笔,称扬隐者的德行。“无媒”语出《韩诗外传》: “士不中道相见,女无媒而嫁者,君子不行也。”原意女子因无人为媒难以出嫁,这里指士子因无人举荐、引进而无法用于世。正因为无汲引者问津,隐者门可罗雀,屋前小路长满了荒草,一片萧索冷落。“草萧萧”暗用汉代张仲蔚事。据《高士传》载,张仲蔚“善属文,好诗赋,闭门养性,不治荣名”。透过萧萧荒草,一个安于索居的隐者形象呼之欲出。“云林”,高入云中的山林,这里指隐者深隐之处。市朝,指交易买卖场所和官府治事所在。自古以来,隐者乐于洁身自好,有意远避这些争名夺利的尘嚣地,“退不丘壑,进不市朝,怡然自守,荣辱不及” (《周书·薛端传》)。清心寡欲,恬淡自适,诗人对隐者的洁行高志,流溢出钦羡、赞许之情。

末两句从白发落墨,生发健拔昂扬的议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白发与忧愁有着不解之缘。隐者“无媒”,因而怀才不遇。社会的压抑使他产生忧愁,难以排遣的忧愁又使他早生华发。他慨叹英雄无用武之地,痛恨扼杀人才的社会势力,呼唤世间公道。诗人充分理解隐者的心境,他与隐者灵犀相通,命运与共,对人世、对社会有着相同的见解。他以为,世间只有白发最公道,即使是达官贵人的头上也照长不误,决不饶过。不受财富摆布,不向权贵拜倒,不阿谀,不恂私,一切都公平合理,这就是人间的公道。诗中“唯”字,包含言外之意: 除了白发,人世间再没有公道可言。社会不平,在诗人笔下得到深刻的揭露和无情的针砭。这是理性的批判,是对当时整个社会现实的有力鞭挞。

全诗随情感的流动、意绪的变化而呈现不同的节奏和语势: 前两句如静静溪流平和舒缓,后两句如滔滔江潮激荡喷涌。批判的锋芒直指不公道的封建社会制度,议论警动,憎爱分明,痛快淋漓而又不乏机趣幽默。前人仅以“青楼薄倖”品藻小杜者,由此诗观之,实在是极大的历史偏见和误会。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