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荐饥六首(其三)·戴复古》原文与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戴复古

饿走抛家舍,纵横死路岐。

有天不雨粟,无地可埋尸。

劫数惨如此,吾曹忍见之?

官司行赈恤,不过是文移。

“庚子”,是宋理宗赵昀嘉熙四年(1240)。“荐”,通洊,屡次、接连的意思。据史书记载,当时连续出现饥荒,京城临安谷贵如金,饥民有的全家饿死,有的实在无法活下去,只好“相率投江”。浙西殍死盈路,流民充斥。作者是浙江人,对这场灾戾耳闻目睹。这组诗歌就是针对灾荒有感而发的,原来该题下共有六首,这里选其中的第三首。

这首诗着重写饥荒的严重和官府赈济的虚伪。头四句写所见: “饿走抛家舍,纵横死路岐。有天不雨粟,无地可埋尸”。连年的饥荒,老百姓已经一无可食,不要说谷价飞涨,就连野菜也已挖光,家家都揭不开锅。对这种情况,这组诗中有不少记述,如“十家九不爨,升米百余钱”;“啼饥食草木,啸聚斫山林”; “休言谷价贵,菜亦贵如金”。本诗写的比上面那些诗更为惨烈。饥饿已经把灾民逼上了绝路,他们抛下家舍出去逃荒,不少人竟倒毙在半路。“纵横”谓饿殍之多。看到这触目惊心的现实,诗人不禁仰天长叹:老天怎不下点粮食给饿急了的百姓!死人太多,已经无地可埋了!要老天“雨粟”,是不可能的,其实是对政府的谴责,语气中跳跃着愤怒的火花。

后面四句更加尖锐精警: “劫数惨如此,吾曹忍见之?官司行赈恤,不过是文移!” “劫数”,本指灾祸厄运,这里指灾情。如此严酷的灾难,希望朝廷官府赈济,可是他们只颁布一纸赈济灾民的空头公文,根本没有实际行动。面对灾患,还毫无心肝地搞这种官样文章来骗人!诗歌揭出了灾难的酿成,除了天灾,其实还有人祸。大自然的“天”和封建社会的“官司”,都是毫不怜悯百姓的杀人凶手!特别是后者,作者以犀利无比的笔锋戳穿了封建官府和统治者虚伪的画皮,把他们那套鬼把戏暴露在光天化日下。

这首诗的针线十分细密,如第三句紧顶第一句,第四句承接第二句,前面四句写完惨象后,在第五、六句作一收束,最后两句又使主题深化,把自然界的早魃与官司人为的破坏联系起来,展示了灾民处于靠天天不灵,求官官不应这种走投无路的境地。全诗相当完整紧凑,极大地增强了它的艺术批判力量!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