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塞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是唐诗中著名的绝句。作者张继是天宝十二年(753)进士,其一生留下的诗作并不多,流传于世的则更少,《全唐诗》中仅录其四十余首,且大都鲜为人知,唯有《枫桥夜泊》一诗却千余年来传颂不绝,至今依然脍灸人口,它不仅是张继蜚声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品,而且在浩如烟海的唐诗中,也称得上是一篇独具特色的佳作。
这首仅有二十八字的小诗,几乎字字都是景色的画面,然而在这诸多景观以处,却又萦绕飘荡着诗人那无以自遣的羁旅愁怀,给人以浓重的感染。“月落乌啼霜满天”是泊船江畔的诗人仰望夜空的所闻和所见。斜月西沉,霜气满天,说明是深秋夜半;残月的余辉映照着江面,反射出幽暗的光,使江面上空呈现出一片迷朦的夜色,仿佛是霜气在空中弥漫。栖息在树上的乌鸦不知受到什么惊扰,发出声声鸣叫,使那被夜幕笼罩的江面显得更加空寂和凄楚,自然也触动了诗人的满怀愁绪。下一句“江枫渔火对愁眠”,既是眼前景物的续写,又是深夜难眠的原因。岸边的枫树象火一样红,远处的小船闪烁着点点渔火。这景色是很美妙的,本应引起观赏者很高的兴致,然而此时对于孤舟远行的诗人来说,却又别是一番滋味:枫叶火红,成了秋摧百花凋零,严冬即将来临的象征;点点渔火,则易使人联想起渔家常年飘游不定的旅居生活。此情此景又恰与诗人的羁旅愁怀相吻合,自然就更使他黯然忧思,难以成眠了。其中“对愁眠”三字更可谓是去尽雕饰、浑然天成的点睛之笔,一语道出了诗人当时当地的满腹惆怅。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的后两句与前两句景观密度较大的特点有所不同,两句只写了两个情景,即远望寒山寺,夜半闻钟鸣。乍看似包容量太小,其实作者是有意突出这远望古寺的意象感受和夜半鸣钟的音响效果。试想,本来就愁思难眠的诗人,忽然听到远处传来声声钟响,这钟声尤在“夜半”,自然显得更加悠扬而清晰。顺着声响望去,姑苏城外的塞山古寺,在葱郁的林木中依稀可见。耳闻钟声,眼望古寺,不难想象,这悠扬的钟声在诗人听来是多么凄楚,那远方的古寺在诗人眼中又是何等的孤寂,此情此境怎能不使抑郁满怀的诗人更增添几分哀伤呢!诗人巧借这夜半的钟声,不仅将自己难以名状的愁苦悲哀之情无形地传达给读者,表现出远远超出诸景观组合之上的人的思想感情,而且也使得诗的意境更加清幽深远、引人遐想。读者只需合目静思,便可尽情体味这如画的意境。关于唐时寺庙是否有夜半鸣钟的习俗,曾有人提出疑义,宋欧阳修就批评这首诗的后两句不真实,认为夜半并不鸣钟,“夜半钟声到客船”是“诗人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在《南史》的记载中,古代确有夜半敲钟的习俗,谓之“无常钟”。唐代诗人温庭筠、皇甫冉等在诗作中都曾有吟咏,只是都没能象张继描写得这般出神入化罢了。
仔细品味这首诗,其艺术魅力不在于词藻的华丽与想象的奇特,而是在于自然天成的构思和情景交融的契合。诗人不仅非常善于选取最能反映思想感情的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使客观的景物一一成为诗人主观感情意识的对应物,将抒情与写景完美和谐地统一起来。而且诗人手中的诗笔竟然能象画家手中的画笔一样,将诗句所呈现的画面给予颜色的点染与层次的区分。月色霜天是迷朦的白色,江枫渔火则是鲜艳的火红,远方阴森森的古寺与眼前孤零零的客船,又通过夜半的钟声联系起来,诸多景物遥相呼应,相映成趣。这样就使得上下远近的景物有机的组合起来,浑然成为一体,不仅使整个画面色泽丰富协调,而且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尽管诗作最大限度地透溢出悲凉清寂的感情基调,然而由于诗人精细巧妙的构思与匠心独运的景色描绘,似乎并不引人进入“愁”境,相反能使读者在吟咏之余获得一种美感。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