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此词写边塞之行的情景,真切自然,情感深挚,得唐人边塞诗之三
味。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榆关”,山海关,河北省通向东北地区的一个关口,在万里长城的东端。“那畔”,当时口语,犹如说:“那边儿”。一起首,词人就将你带入了漫长遥远的旅程之中:不知度过了多少个“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清晓,也不知体味了几多次“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滋味,只觉得翻越了一座座山,只觉得涉过了一条条水,故乡越来越远了。词人感到朦胧、迷惘,却又清晰地意识到,自己是在向榆关的方向进发。此二句,词人以极简约自然的笔法,将千里行程中所目睹的万物,凝缩为“山”、“水”二字,而“一程”二字的重叠复旮(这是词牌所要求的)也正合于词人的满腹乡思、一腔愁绪。
然而,词人深沉的心绪,却没有喷涌而出,而是戛然止于一句景物的描写上:“夜深千帐灯”。千帐灯火齐明,其景象似乎是十分阔大雄奇、气势恢弘。然而,其中的内蕴却不是辛弃疾式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沙场秋点兵”;也不是王昌龄式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放歌。历史又经历了近千年的流逝,它已然是饱经世患、疮痍满目了。在纳兰的词章里,更是充满着深沉的哀伤。这一点,在下片里得到了更清楚的表现。
上片在时间顺序上,是由白日之行程而至夜深之景况,下片承上写夜里的感受。词人在连日“山一程,水一程”的跋涉后,已然十分疲劳了,但他却毫无睡意。是什么使词人难以入睡?是帐外风雪交加的边塞之声吧!“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北风卷地白草折”;“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那边塞所特有的声音,搅碎了词人的思乡之心。暗夜里,他长叹了一声:“故园无此声”。这一句,不仅把边塞与故乡在空间上联络统一,而且,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全词笼上了一层悲凉的氛围。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